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热工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4H指数:7
- 相关作者:邵海燕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更多>>
- 干法/半干法脱硫中脱硫剂利用率及脱硫灰利用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从新颖的视角,即脱硫灰的化学、矿物组成角度分析研究了该问题,进一步证明了以循环流化床技术为代表的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采用脱硫灰作原料生产硫铝酸盐水泥技术可实现干法/半干法脱硫产物的高效利用,一方面,通过强化脱硫反应可以实现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另一方面,实现脱硫产物的高效综合利用,也可弥补脱硫剂利用率低的缺陷,实现了脱硫技术向资源化方向发展,是一种极有潜力的途径。
- 王文龙董勇任丽马春元
- 关键词:脱硫脱硫灰硫铝酸盐水泥
- 半干法脱硫灰烧制硫铝酸盐水泥的中试试验被引量:18
- 2009年
- 针对目前半干法脱硫灰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脱硫灰烧制硫铝酸盐水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并在1个工业水泥回转窑生产线上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利用技术高效、易实施且工业可行性高,脱硫灰中各成分可高效地转化为水硬性矿物硫铝酸钙(Ca4Al6O12SO4)和硅酸二钙(Ca2SiO4);熟料的凝结时间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强度性能良好.该项技术不仅可解决脱硫灰闲置堆放引起的直接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间接促进半干法脱硫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这将给相关电力企业和水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任丽王文龙张慧艳付建忠张永信
- 关键词:脱硫灰半干法脱硫硫铝酸盐水泥
- 旋/直复合流化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的气液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A)和双回路抽气式热电偶测试了旋/直复合流化方式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的液滴和气相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液滴的分布基本呈中心区域高边壁区域低的趋势;与常规直流流化方式相比,当相对高度H/D>2时,旋流的存在从整体上提高了塔内各点的液滴干燥速度,而且旋流量越大,干燥速度越快;在喷嘴雾化区域内,烟气温度分布呈中间低边壁高的趋势,当相对高度H/D<2时,旋流的存在加剧了这种趋势,但有无旋流对液滴完全干燥后的气相温度及分布影响不大;综合来看,旋/直复合流化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粘壁现象。
- 崔琳马春元董勇宋占龙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 电厂脱硫灰烧成硫铝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
- 电厂脱硫灰由于成分复杂和高硫高钙的特点,为其综合利用造成了很多困难。试验证明,只需添加部分CaO或CaCO3,用脱硫灰作生料即可在1300℃左右烧成硫铝酸盐水泥。这种方式可以完全利用脱硫灰中的游离CaO,CaCO3,Ca...
- 王文龙董勇任丽马春元徐夕仁
- 关键词:脱硫灰综合利用硫铝酸盐水泥
- 文献传递
- 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流化床内喷雾增湿可以使颗粒在不断的碰撞中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而团聚长大。综述了颗粒物化特性、操作参数及加入团聚促进剂对颗粒团聚的影响,分析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工艺过程、床内增湿团聚机理以及综合脱除SO2以及超细颗粒物的可行性,指出增湿团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燃煤烟气中超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齐国杰董勇崔琳马春元
-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流化床增湿团聚
- 干法/半干法脱硫中脱硫剂利用率及脱硫灰利用研究
- 从新颖的视角,即脱硫灰的化学、矿物组成角度分析研究了该问题,进一步证明了以循环流化床技术为代表的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采用脱硫灰作原料生产硫铝酸盐水泥技术可实现干法/半干法脱硫产物的高效利用...
- 王文龙董勇任丽马春元
- 关键词:脱硫技术脱硫灰硫铝酸盐水泥
- 文献传递
- 干法半干法脱硫中脱硫剂利用率及脱硫灰利用研究
- 从新颖的视角,即脱硫灰的化学,矿物组成角度分析研究了该问题,进一步证明了以循环流化床技术为代表的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采用脱硫灰作原料生产硫铝酸盐水泥技术可实现干法/半干法脱硫产物的高效利用...
- 王文龙董勇任丽马春元
- 关键词:脱硫灰硫铝酸盐水泥矿物组成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
- 文献传递
- 农作物秸秆微波热解特性试验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了研究农作物秸秆在微波辐照下的热解特性,采用定制的微波加热装置,进行了整包秸秆的微波热解试验,并对秸秆微波热解的产物和能耗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过程中料包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升温迅速。微波输入功率是影响加热过程的关键因素,同时料包内部的传热传质对温度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微波加热会引发秸秆的热解反应,气体产物主要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组成,通过氮吸附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到了固体产物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微波热解电耗较大,应该合理选择微波功率和物料处理量,以提高经济性。该文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
- 赵希强宋占龙刘洪贞王涛李龙之马春元
- 关键词:热解秸秆温度分布
-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处理有机废液的经济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分解有机废物的新型环境友好技术。以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对废液处理量为300 m3/d利用水膜反应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同其他有机废液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到56.4%;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液的成本为33.05元/m3左右;该技术处理废液范围广,产物清洁,尤其适用于二恶英、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难降解物质的处理,且反应能量和产物CO2可回收利用,不仅经济上可行,还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 沈晓芳马春元王志强陈桂芳陈守燕张家明衣宝葵
-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生物质秸秆预处理工艺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20
- 2008年
- 秸秆预处理是进行秸秆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随着秸秆应用项目的日益增多,对于秸秆预处理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依照关键技术划分,秸秆预处理工艺主要分固化成型和压缩打包两种,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比较。
- 赵希强马春元王涛宋占龙
- 关键词:秸秆预处理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