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域外汉籍研究所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卢仝与韩国汉文学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唐诗人卢仝存诗百余首,虽然数量不多,但以诗风险怪名家,有"卢仝体"之称,对宋以来诗歌创作中的怪奇倾向有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月蚀诗》是一首体式奇特的政治隐喻诗,后世仿作不断;其所作《茶歌》,传神地刻画了饮茶时的丰富感受,成为后世饮茶诗乃至东亚茶道文献的经典文本。卢仝其人其诗,对中日韩三国都有深远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文艺学的角度来探讨对卢仝与韩国汉文学的关联。卢仝诗传入韩国时间不可确考,高丽明宗(1170—1197)时人林惟正《百家衣集》曾引卢仝《解闷》"人生都几日"(卷一《闲中偶书》)诗句,大概是今知最早引用卢诗的例子。
- 金程宇
- 关键词:卢仝汉文学中唐诗人李奎报上梁文
-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新探——以两种稀见日藏本为中心被引量:1
- 2010年
-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产生于宋元之际的唐宋诗歌选本,其中大量诗作仅见于此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向为学界所重。该书的校勘及版本研究,已有学者加以探讨,但由于日本成篑堂文库的藏本尚未得到调查,故仍留有余地。笔者旅日期间对成篑堂文库所藏元刊残本以及前人未曾利用的龙谷大学所藏室町注本进行了调查,多有所获。经过全面校勘,楝亭本包括明抄本的古本来源及相关文字的改动得到了具体清理,使对该书的异文取舍得到了版本依据。成篑堂藏本与北京大学藏本同一系统,然刊刻较早,故有不误之处,且有三卷可补前者之不足,使元刊本的文本面貌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现。本文通过校勘证明,龙谷大学藏本是一个新发现的版本系统,文本面目独特,颇具校勘价值。可以认为,通过这两种稀见版本,特別是龙谷大学藏本的利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文献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金程宇
- 明代藩府刻书辑考被引量:2
- 2010年
- 明代藩府刻书,历来研究很多,今人亦颇多关注。其著录与考述最详者,莫过于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所列《明代藩府印书表》,开列有明一代诸家藩府本书目约430余种,然仍不免有遗珠之憾。今在张氏《明代藩府印书表》之外,征之于各类文献,得张氏所未及者凡120种,庶可补明代藩府本考录之阙。
- 陈清慧
- 记佚存东瀛的两部宋代骈体文选——兼谈日本禅林四六与宋代骈文之关联
- 2016年
- 宋代骈文是骈文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代产生了众多的骈文作家和作品,体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对后世影响甚大,其影响还远被海东。本文拟对国内学界较少关注的两部宋代骈文分类选本——日藏《圣宋千家名贤表启翰墨大全》(以下简称翰墨大全)、《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以下简称因师语录)加以考察。前者国内仅存残本,因书贾挖改,卷次等信息不详,而日藏残宋本存卷一至卷八、卷十八至二十六,目录和序言俱存。
- 金程宇
- 关键词:骈体文《全宋诗》
- 日据初期台湾汉诗领袖籾山衣洲诗学研究
- 2010年
- 日据时期在台日本人所作的汉诗,继承江户后期、明治前期日本汉诗兴盛余绪,在新殖民地台湾大放异彩。本论文以日据初期台湾诗坛领袖籾山衣洲的诗学思想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与明治前期诗坛之关系,概括其诗学主导思想为"诗中有人"与"境能移人",以及重义理源流与宗尚神韵、性灵诗派。
- 高平
- 关键词:日据时期汉诗
- 高丽大学所藏《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及其价值被引量:7
- 2008年
- 韩国高丽大学所藏《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为中土久佚之珍籍。本文首次对之加以考察,认为该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书中保存了一批重要佚文,如陶渊明年谱佚文三种,宋人傅共、蔡真逸关于《东坡先生和陶诗》的佚注以及宋遗民蔡正孙的注释及按语,皆极为珍贵。该书尚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是考察陶集、苏轼和陶诗版本的新资料,值得重视。
- 金程宇
- 诗学与绘画——中日所存唐代诗学文献《琉璃堂墨客图》新探被引量:5
- 2012年
- 《琉璃堂墨客图》是一部重要的唐代诗学文献。本文利用日本史料,首次指出该书唐代有两种传本的事实,探讨其在研究唐人诗学观念方面的独特价值。该书同时为解决学界颇有争论的王昌龄是"诗夫子"还是"诗天子"的称号问题,提供新的证据,指出"诗天子"说为是。《墨客图》与美术史的关联,前人从未注意。本文首次指出该书是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的命名和题材来源之一,应纳入对该绘画的解释。认为琉璃堂非实存地名,该绘画可能存在较大的虚构性,具体人物不宜一一指实。此外,《墨客图》传入日本甚早,对日本平安时代和歌集《三十六人撰》
- 金程宇
- 关键词:诗学文献琉璃唐代绘画题材来源平安时代
- 关於孤本朝鲜活字版《选诗演义》及其作者曾原一
- 2009年
- 引言《文选》的研究著作,始于隋萧该《文选音》(《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十卷)。嗣后隋唐之际,江都(扬州)曹宪倡导"文选学",著《文选音义》十卷,许淹、李善。
- 芳村弘道金程宇
- 关键词:文选学研究著作宋末
- 近十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述评被引量:8
- 2010年
- 金程宇
- 关键词:域外汉籍中国古籍学术空间
- 《史记》“以事见义”论
- 引言在中国的史学传统中,叙事是极受重视的一个方面,《史通·叙事》将其视作史书成就的首要因素: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疲,百遍无敦,自非作者日圣,其孰...
- 伏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