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全军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龚育平杨苗任艳丽李冕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4篇细胞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4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免疫
  • 2篇模拟表位
  • 2篇基因
  • 2篇杆菌
  • 2篇高变区
  • 2篇高变区1
  • 2篇16S_RD...
  • 2篇表位
  • 1篇大细胞

机构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戚中田
  • 5篇赵平
  • 3篇薛利军
  • 3篇朱诗应
  • 3篇龚育平
  • 3篇任浩
  • 3篇王永智
  • 2篇童一民
  • 2篇任艳丽
  • 2篇杨苗
  • 1篇李莉
  • 1篇边中启
  • 1篇荣光华
  • 1篇秦照玲
  • 1篇丁惠
  • 1篇潘卫
  • 1篇高军
  • 1篇李冕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CV2a(JFH1)NS5A蛋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在原核与真核细胞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2a型JFH1(japanese fulminanthepatitis 1)株NS5A蛋白,分析JFH1NS5A蛋白与其它基因型NS5A蛋白间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NS5A蛋白在HCV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PCR特异扩增JFH1NS5A基因,克隆入pET-32a和pEGFP-N1载体中,构建JFH1NS5A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JFH1NS5A和pEGFP-JFH1NS5A。将pET-JFH1NS5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EGFP-JFH1NS5A转染HEK293T细胞,在原核与真核系统中进行表达,并以SDS-PAGE、荧光显微术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利用PubMedBLAST软件对JFH1与HCV1a、1b、2b和2c型NS5A蛋白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JFH1NS5A和pEGFP-JFH1NS5A。SDS-PAGE电泳检测到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blot检测到了GFP-JFH1NS5A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BLAST分析显示,JFH1和H77、HC-J4、HCV-J8和BEBE1病毒株NS5A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57%、60%、68%和74%。结论JFH1NS5A蛋白在原核与真核细胞中表达成功,为研究HCVNS5A在JFH1株病毒高效复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材料。
王永智任浩丁惠赵平薛利军潘卫戚中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NS5A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模拟表位的交叉反应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高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抗原表位的交叉反应性,获取高反应性的抗原表位。设计并合成5种HVR1模拟表位基因,构建编码HVR1模拟表位的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表位蛋白。ELISA法检测表位蛋白与35份HCV抗体阳性血清的交叉反应性。包装HCV假病毒(HCVpseudotype particles,HCVpp),评价表位蛋白免疫BALB/c鼠血清在假病毒感染Huh7.5细胞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表达纯化的5种表位蛋白(P1、P2、P5、P6、P8)均可与HCV抗体阳性血清反应,阳性反应率分别为54.3%(P1)、62.9%(P2)、80%(P5)、68.6%(P6)、54.3%(P8)。表位蛋白P6、P8免疫BALB/c鼠血清对HCV假病毒感染Huh7.5细胞具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选取的HVR1模拟表位在HCV感染免疫与疫苗研制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
杨苗赵平边中启任艳丽龚育平戚中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模拟表位交叉反应性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2006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自然宿主范围很窄,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便成为研究其生物学特征及进行药物筛选和疫苗效果评价的关键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在HCV感染模型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龚育平戚中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复制子
乙型脑炎病毒入侵人神经细胞的内吞机制
背景:乙型脑炎病毒(JEV)是一种蚊媒传播病毒,其感染具有嗜神经性,易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及其并发症.JEV 入侵神经细胞是导致乙型脑炎发生的先决条件,而目前对于JEV 侵入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徐庆强曹明媚宋洪元陈生林钱汐晶赵平任浩唐海琳王岩朱勇喆戚中田
基于16S rDNAs的快速检测血液细菌污染的荧光定量PCR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快速筛选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细菌污染的方法。方法对20余种常见致病性细菌的16SrDNAs进行多序列比对,设计扩增细菌16SrDNAs基因的荧光定量PCR(FQ-PCR)通用引物。以12种致病菌、2种真菌、1种支原体、1种病毒和人基因组DNA为模板,验证通用引物检测细菌的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DNA靶片段,构建标准质粒pMDT-Bfr,并建立FQ-PCR定量标准曲线。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代表菌,以其不同浓度的DNA为模板进行FQ-PCR反应,检验该方法的敏感性。抽提梯度稀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模拟血液细菌污染标本的总DNA作为FQ-PCR反应模板,检验基于16SrDNAs的FQ-PCR作为血液细菌污染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设计的FQ-PCR通用引物有较高的特异性,仅能检测出细菌的16SrDNAs;用该方法检测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对于浓度在103拷贝/μl以上的16SrDNAs基因都可以准确定量;以该方法检测血液细菌污染模拟标本,灵敏度可达到105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以16SrDNAs作为FQ-PCR靶基因快速检测血液细菌污染的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王永智薛利军任浩赵平朱诗应李冕戚中田
关键词:细菌污染荧光定量PCR
丙型肝炎病毒复合高变区1模拟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将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融合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获得HCVHVR1模拟表位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融合蛋白与HCV抗体阳性血清的结合情况。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HCV抗体水平及其与天然HCV高变区1合成肽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与HCV抗体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融合蛋白与HCV抗体阳性血清的结合频率为71.6%(25/35)。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能有效诱导免疫应答,其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最高滴度达104(免疫后第8周),且该抗体能同2条天然HCVHVR1合成肽发生交叉反应。本研究提示,HCV复合HVR1模拟表位融合蛋白在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中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龚育平高军赵平秦照玲杨苗戚中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模拟表位免疫原性
炭疽芽胞杆菌染色体特异序列的筛选及实时定量检测被引量:6
2006年
筛选117条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特异序列,经双重特异性验证后得到19条理想的特异序列(genomic signatures),其中6条符合设计TaqMan探针建立实时定量PCR的要求,根据常规PCR检测结果选择其中CO4片段与炭疽芽胞杆菌毒性质粒pX01、pX02上的pagA、capB基因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经试验证实这一体系检测灵敏度达到每PCR反应10~100个拷贝。利用12种相关菌株评价后获得100%特异性,对10份模拟污染标本和20份对照标本检测,所有污染标本均被检出,所有对照标本均为阴性。此方法特异、灵敏、高效,在炭疽芽胞杆菌感染的诊断和环境污染的检测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荣光华夏懿朱诗应童一民戚中田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实时定量检测PCR
肥大细胞负调控分子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2008年
任艳丽戚中田李莉
关键词:肥大细胞调控分子细胞表面表达免疫治疗变态反应病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诱导的细胞基因表达与肝细胞肝癌
2004年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编码的蛋白质(HBxAg)具有的反式激活功能,可通过结合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和改变细胞质内信号转导途径而激活宿主基因的转录及调控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用HBx基因转染HepG2细胞,有10个细胞基因有表达差异,其中8个基因表达增强,2个基因表达减弱。已经证明,HBx诱发的这种高水平表达的细胞基因产物及其相应的抗体常存在于肝癌发生之前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而且这些细胞蛋白及其相应抗体的出现早于甲胎蛋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提示,这些指标有可能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成为原发性肝癌颈警、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新指标。
戚中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基因表达肝细胞肝癌
16S rDNA用作荧光定量PCR靶基因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被引量:11
2006年
对20余种细菌16SrDNAs进行多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设计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FQ-PCR)特异性引物。提取PA基因组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16SrDNA靶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pMDT-Pfr。将梯度稀释的pMDT-Pfr质粒作为模板,用于建立定量标准曲线。以SYBRGreenI荧光染料建立20μL反应体系,对不同浓度的PADNA样品进行FQ-PCR检测。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志贺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的基因组DNA作阴性对照,验证FQ-PCR方法检测PA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设计的FQ-PCR引物的靶向序列,仅对PA16SrDNA有高度同源性;FQ-PCR方法检测PA,其灵敏度达3.6pg/μL的基因组DNA或(2.1×103±3.1×102)拷贝/μL的16SrDNA基因,并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从细菌DNA提取到FQ-PCR检测,可在2h左右完成PA鉴定。较传统的培养鉴定法而言,以16SrDNA作为FQ-PCR靶基因快速检测PA,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薛利军王永智任浩童一民赵平朱诗应戚中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RDNA荧光定量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