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科学技术处
- 作品数:25 被引量:43H指数:5
- 相关作者:崔学烈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提高机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机械基础课因其内容通俗、知识面覆盖广的特点,对此本文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如何有效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既能使学生轻松而又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机械类相关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从而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 孙艳萍孙纯国
- 关键词:机械基础感性认识
- 高校财会人员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 1991年
-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经济杠杆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提高其投资效益,更好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已现实地摆在科技管理者和财会人员的面前,成为亟须研究的课题之一。1 高校科研经费的特点高等院校是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科研工作与工矿企业、一般科研单位相比有着一定的特色。在高等院校中,科研队伍比较庞大,既有专职科研队伍,又有兼职科研队伍。
- 侯丽娜张勤
- 关键词:财会科研管理
- 采用活性非均匀分布催化剂中变反应器的模拟计算
- 1992年
- 模拟计算表明:采用活性趋于表层的分布,可以较明显地提高国产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有效地节省催化剂用量,而对“热点”温度没有多大影响。
- 高崇罗忠禹王树清魏奇业
- 关键词:催化剂活性反应器
- 反应动力学模型筛选的Fuzzy判别法
- 1992年
- 提出二个反应动力学模型筛选的Fuzzy判别准则。这些准则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能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正确的模拟,比目前的筛选方法更为有效。
- 高崇罗忠禹王树青
- 关键词:动力学
- 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3
- 2019年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深刻分析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的必要性,并从教师的责任意识、课程体系、交流平台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有机化学教学与立德树人思想教育有效融合的实施措施。
- 张跃伟于雪
- 关键词:立德树人有机化学教育
- 新冠疫情下线上教学考核评价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被引量:14
- 2020年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高校共同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在延期开学情况下各大高校有序开展了线上教学。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为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保障线上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线上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课程考核评价是衡量线上课程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程考核评价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了当前高校线上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有机化学专业课程为例,从线上课程考核评价的观念、方式以及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策略,意在为目前高校线上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 于雪张跃伟
- 关键词:高校
- 五氯化铌/离子液体[BMIm]Br共催化合成酰胺化合物
- 2021年
- 以脂肪族或芳香羧酸和脂肪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酰胺类化合物。建立了一种温和条件下五氯化铌和离子液体共同参与的催化脂肪族或芳香羧酸和脂肪胺直接酰胺化的方法,用于高效制备酰胺类化合物。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有机酸2.0 mmol,有机胺2.0 mmol,五氯化铌0.16 mmol,1-甲基-3-丁基咪唑溴化物0.3 mmol,4A分子筛200 mg,甲苯4 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4 h)下,酰胺收率为77%~96%。
- 于雪包青青张跃伟
- 关键词:离子液体酰胺类化合物
- “虚-实”组合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虚-实”组合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张跃伟于雪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组合教学
- 环状阀片动态应力测试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提出对活塞式压缩机环状阀片瞬态应力的测量方法。并针对阀片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水平进行了分析,为气阀的设计及提高阀片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实验依据。
- 张勤朱希田朱洪江邢万坤
- 关键词:气阀应力
- 用多级返流模型模拟芳烃分馏萃取过程
- 1991年
- 本文用多级返流模型描述芳烃抽提塔的液——液分馏萃取过程。模型参数为级数和返流比。萃取因子及返流比经验式的系数由生产操作数据估算。用矩阵解法解包括14个组分的物系的组成和流量。用此模型分析了溶剂量与原料量之比和反洗液量与原料量之比对过程的影响,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
- 罗忠禹张绍芳
- 关键词:芳烃回收萃取塔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