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作品数:2,396 被引量:18,907H指数:51
相关作者:黄永梅张学波王晓岚张蕾赵金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29篇期刊文章
  • 12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5篇天文地球
  • 496篇经济管理
  • 4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07篇农业科学
  • 192篇文化科学
  • 165篇历史地理
  • 15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8篇生物学
  • 87篇建筑科学
  • 66篇水利工程
  • 45篇医药卫生
  • 42篇社会学
  • 33篇政治法律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理学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9篇地理
  • 177篇土壤
  • 165篇生态
  • 155篇气候
  • 149篇城市
  • 133篇遥感
  • 113篇生态系统
  • 105篇灾害
  • 99篇土地利用
  • 94篇气候变化
  • 88篇植被
  • 86篇青藏
  • 84篇影响因素
  • 83篇青藏高原
  • 71篇生态系统服务
  • 62篇流域
  • 58篇干旱
  • 50篇网络
  • 49篇地表
  • 49篇耕地

机构

  • 2,35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23篇中国科学院
  • 80篇中国科学院大...
  • 76篇青海师范大学
  • 75篇北京大学
  • 62篇教育部
  • 48篇中山大学
  • 46篇中国科学院生...
  • 3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9篇北京林业大学
  • 28篇安徽师范大学
  • 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4篇曲阜师范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空...
  • 21篇南京大学
  • 21篇武汉大学
  • 20篇辽宁师范大学
  • 20篇清华大学
  • 18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2篇傅伯杰
  • 38篇史培军
  • 32篇程昌秀
  • 30篇朱秀芳
  • 27篇刘彦随
  • 25篇何春阳
  • 21篇张光辉
  • 19篇江源
  • 17篇黄庆旭
  • 15篇张强
  • 14篇许映军
  • 13篇刘志锋
  • 13篇李裕瑞
  • 12篇宋长青
  • 11篇张国明
  • 10篇李小雁
  • 10篇彭建
  • 10篇王文杰
  • 9篇康慕谊
  • 8篇郑景云

传媒

  • 14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2篇生态学报
  • 87篇地理学报
  • 65篇地理科学进展
  • 64篇遥感学报
  • 56篇灾害学
  • 55篇经济地理
  • 51篇地理研究
  • 50篇中学地理教学...
  • 39篇自然资源学报
  • 38篇地理科学
  • 37篇地理教学
  • 37篇遥感技术与应...
  • 36篇农业工程学报
  • 35篇水土保持学报
  • 35篇世界地理研究
  • 33篇中国沙漠
  • 30篇水土保持研究
  • 29篇中国水土保持...
  • 25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93篇2024
  • 291篇2023
  • 304篇2022
  • 328篇2021
  • 310篇2020
  • 354篇2019
  • 317篇2018
  • 250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2,3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中甲基乙二醛的来源、毒性及其清除剂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species,RCS),其中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是人体内最主要的RCS,它是机体内源性代谢产物,也能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尤其在含糖量高的焙烤食品和加入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碳酸饮料中含量较高。除了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MG也参与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糖化反应,引起羰基应激,诱发组织病理损伤,加剧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恶性发展。本文概述了食品加工中MG的产生、健康危害及其清除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清除MG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过利敏过利敏李士明
关键词:甲基乙二醛功能食品
罗霄山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以井冈山为例被引量:27
2019年
生态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而山区生态用地变化及其引起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山区地域人地关系变化的反映,认识和探讨山区生态用地时空分布和形成机理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运用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和Meta分析方法,分析井冈山的生态用地变化空间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Logistic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用地的空间指向特征和时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井冈山生态用地变化显著,呈不断减少趋势,其中近城区表现最明显;生态用地转移的主要对象为城乡建设用地。1990—2000年间,井冈山生态用地的总体转移速率远远大于2000—2015年间的转移速率;林地的转移面积及占比最大,转移部分大于新增部分,属于生态用地减少型地类,而草地和水域属于生态增加型用地,且转移速率较大,是井冈山市较“活跃”的生态用地类型。(2)生态用地的时间演化过程的主导驱动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空间演变格局中的主导驱动因素为到河流的距离和到地域中心的距离。(3)199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降低但减少速率逐渐放缓,19902000年的年均减少量大于2000—2015年的年均减少量。其中,林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山区乡村振兴应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目标导向,实现农民生计和生态安全的协同优化,利用山区地域资源优势,强化三产融合,推进山区“乡村振兴”。
璩路路刘彦随刘彦随周扬
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
有黏性和无黏性沙坡面流的挟沙力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水流挟沙力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重要参数。利用黑龙江省嫩江县的黑土(中值粒径d黑土为0. 01 mm)作为有黏性沙的代表进行了坡面流挟沙力试验,将有黏性沙水流挟沙力与前期完成的没有粒径分级的的无黏性沙(该试验用沙从北京市永定河获取,中值粒径为0. 28 mm)水流挟沙力进行比较,并利用前期完成的粒径分级的无黏性沙关于中值粒径的方程式进行验证。试验共设计了5个坡度(3°、6°、9°、12°和15°)和6个流量(0. 25、0. 50、0. 75、1. 00、1. 50和2. 00×10-3m3/s),共30组试验,在长5. 0 m,宽0. 4 m的水槽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有黏性沙和无黏性沙坡面流挟沙力均随着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2)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大于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 3)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与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较好地表达,用流速模拟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用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模拟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 4)有黏性和无黏性沙的坡面流挟沙力存在差异,用无黏性沙作为试验材料得到的关于中值粒径的水流挟沙力方程式不适用于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计算。本研究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模拟提供了基础知识。
于现举刘晨光符素华符素华吴思南刘瑛娜张光辉
关键词:土壤侵蚀坡面流水流挟沙力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剧黄土高原退耕区蒸散发被引量:31
2019年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显著影响着区域植被生长及水文循环过程,对陆地蒸散发(ET)年际变化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全球通量估算和模型模拟蒸散发产品、格点气候数据及遥感植被特征参量数据,利用趋势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退耕区ET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退耕前相比较,退耕区在退耕还林(草)后ET的升高趋势明显,但其变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其中,以年降水量在400~600mm区域内变化趋势最大;(2)相较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总降水量,退耕区土壤含水量及植被NDVI是ET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3)退耕后ET变化趋势增大更多地归因于退耕区植被生长的加速,并且退耕后土壤含水量对ET贡献较退耕前降低,而NDVI的贡献度增加.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退耕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ET的变化趋势进行的探究,为工程实施对该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雅舒李小雁石芳忠张树磊吴秀臣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蒸散发
1982—2013年内蒙古地区植被物候对干旱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4
2019年
气候变化引起的植被物候变化正在大幅度改变生态系统,研究植被物候对干旱的响应对保护内蒙古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100万植被区划,把内蒙古划分为8个植被分区,利用多时间尺度气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NDVI3g时序数据所反演的物候指标,分析内蒙古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1)在1982年至2013年间,内蒙古植被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干旱的高度控制,尤其是时间尺度干旱的影响(SPEI-3);2)对于整个研究区,生长季开始(SOS)呈提前趋势,生长季结束(EOS)呈延后趋势,生长季长度(LOS)呈延长趋势,像元比例分别为63.79%、59.77%和62.83%;3)内蒙古除荒漠植被类型地区外,同年春季和夏季初期干旱对SOS均具有延迟作用,同年秋季干旱对EOS均具有延迟作用;4)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强度指数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响应程度集中在-10d/0.1-10d/0.1(例如,1d/0.1表示干旱强度指数每增大0.1,会导致物候指数延迟1 d,而-1d/0.1表示干旱强度指数每增大0.1,会导致物候指数提前1 d)。
黄文琳张强孔冬冬孔冬冬顾西辉孙鹏
关键词:物候
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遥感监测被引量:7
2022年
秦岭地区是中国自然保护区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秦岭中部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分析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长状况,且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尚不明确,因此探究该区域长时序的植被生长状况有助于了解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及植被生长情况。本文利用Landsat、MODIS、GLASS等遥感数据及相关产品分析了秦岭中部地区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二三十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覆盖度(FV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趋势变化情况,并综合4个指标探究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情况与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南部与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南部的植被类型与其他区域存在差异;2)在趋势上,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或维持稳定状态;3)综合各指标发现,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成效良好,但极个别地区仍需要重点关注。
王晓雅凌子燕陈研翟俊邓雅文荔琢彭凯锋
关键词:植被指数遥感
四川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灾害降雨阈值
2024年
四川省秦巴山区因其复杂地形和频发的极端降雨,成为中国滑坡灾害高发区,降雨是其主要自然致灾因素之一。尽管现有区域滑坡预警系统提供了基本的监测,但在准确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本研究通过分析2000—2020年间1850起滑坡灾害及同期逐时降雨数据,识别影响滑坡发生的关键降雨特征,采用混淆矩阵和技能得分等评价指标,拟合筛选确定最佳阈值曲线。研究表明:(1)拟合确定了诱发滑坡灾害的最佳降雨阈值曲线,并将其应用于2021年滑坡灾害预报,预测正确率达到87.72%。(2)通过滑坡隐患点编目数据进行滑坡危险性区划,中高及高危险性区域(4级和5级)的滑坡灾害点占比51.46%,中至高危险性区域(3级至5级)的灾害点占比91.23%,显示出阈值曲线在空间预测上的有效性。最佳降雨阈值曲线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滑坡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现行滑坡预警系统,提高灾害管理效率,可为滑坡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王智昊杨赛霓姚可桢佟彬唐得胜
关键词:降雨型滑坡气象预警
撞击坑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2024年
撞击坑是宇宙中小天体以超高速度撞击固态天体表面形成的构造结构,撞击作用是天体演化最重要的驱动力,撞击坑为固态天体形成、演化和撞击历史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撞击坑对象、撞击坑数据、撞击坑识别算法和撞击坑应用等维度进行了综述.全面描述了遥感观测数据中撞击坑所呈现出的几何纹理、光照和形貌特征.重点总结了月球、火星、水星、金星四颗“类地行星”和小行星-谷神星撞击坑遥感数据和矢量编目数据库.详细探究了传统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撞击坑分类、分割和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撞击坑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撞击坑算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陈动胡凡张立强吴昀昭杜建丽Jiju PEETHAMBARAN
关键词:类地行星深空探测撞击坑
苏里格气田河流相储层预测
2018年
结合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测井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运用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地震属性和储层反演等技术手段,开展河流相储层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幅类属性对于苏6区块砂体比较敏感,如均方根振幅属性;复地震道属性对于该区河流相预测较为敏感,如瞬时相位属性。地球物理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盒八下段为砂体主要分布层段,有效砂体发育广泛,可作为有利储层。
韩兴刚韩兴刚李小锋于占海许珍萍于占海
关键词:储层预测苏里格气田河流相储层反演
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及其评价——以北京门头沟区灵水村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人们具备认识和评价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的素养。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及其评价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的必修课程《地理2》中的内容。与上一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相比,这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因此文章将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灵水村为例,探索讲授这个知识要点的步骤。文章的结论是:第一,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可以用土地利用和人口的两套数据来分析,由于人口数据不易获得,因此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是重点;第二,刻画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方法有面积比例、连片性、相邻性等,但是也可以结合不同情况使用新的刻画方法;第三,村落空间结构的评价要与空间分布特点对应起来,充分考虑空间分布在四个维度上的效果。
周尚意苏娴洪睿哲
关键词:教学步骤
共2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