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检测中心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荧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病理
  • 3篇增殖
  • 3篇临床病理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增殖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淋巴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儿童
  • 2篇病理特征
  • 2篇肠癌
  • 1篇凋亡
  • 1篇多年生草本
  • 1篇多年生草本植...
  • 1篇性疾病
  • 1篇胸腺

机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3篇余秋波
  • 2篇李亚男
  • 1篇巫静娴
  • 1篇曹文富
  • 1篇荣小凤
  • 1篇邹凌凤
  • 1篇曹友德
  • 1篇罗祎
  • 1篇刘荧
  • 1篇赵娜
  • 1篇易永芬
  • 1篇曾敏
  • 1篇杨雅莹
  • 1篇杨雅莹
  • 1篇贾咏存
  • 1篇王立娟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es相关蛋白1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在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以及YAP1对肝母细胞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YAP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38例儿童肝母细胞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将YAP1 siRNA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YAP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YAP1在肝母细胞瘤的细胞核表达率为50.00%(19/38),瘤旁肝组织无表达0.00%(0/21)(χ^2=15.49,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患儿的预后呈负相关。β-catenin在肝母细胞瘤的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52.63%(20/38),瘤旁肝组织不表达(0/21)(χ^2=16.72,P<0.01)。YAP1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转染siRNA后,HepG2细胞Y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增高。结论YAP1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并且与患儿的预后呈负相关。YAP1可能与β-catenin共同促进肝母细胞瘤的生长。YAP1可能成为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的新靶点。
雷蕾徐曼刘慧谭憬一曹鲜许文凤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Β连环素预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人结直肠癌组织及LOVO细胞中ARTC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LOVO细胞中ARTC1对VEGF及bF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ARTC1、VEGF和bFGF的表达,并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MIBG处理前后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中ARTC1、VEGF和bFGF的表达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RTC1、VEGF和bFGF的阳性率分别为71.3%、85%、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VEGF、bFGF的表达与ARTC1表达呈正相关(P<0.05)。ARTC1+VEGF(25.4±8.3)及ARTC1+bFGF(22.3±5.9)共表达组的MVD与非共表达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LOVO细胞经MIBG处理前后,VEGF及bFGF阳性率分别由99.5%、91.38%降至77.84%、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BG处理前VEGF(1.19±0.025)、bFGF(1.18±0.048)蛋白表达水平与处理后VEGF(0.71±0.053)、bFGF(0.58±0.033)相比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RTC1可能通过调节VEGF和bFGF的合成及其表达参与结直肠癌血管的生成。
杨炼肖明李娴唐怡王娅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BFGF血管生成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其来源。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检测中心已手术治疗的MNT 2例,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73、70岁。肿瘤大小分别为2.50 cm×2.50 cm×2.00 cm及1.20 cm×0.70 cm×0.50 cm,边界清楚,切面呈实性,灰白色,质地中等。镜检显示肿瘤主要由温和的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组成,上皮细胞呈团状或岛状分布,短梭形,细胞异型性较小,细胞核仁不清楚,细胞核分裂罕见,其间被淋巴细胞间隔,局灶见淋巴滤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显示肿瘤性上皮细胞:高分子角蛋白(CKH)、细胞角蛋白19(CK19)、CK、P63、CD57均为阳性,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为阴性;间质淋巴细胞:CD5、CD3主要表现为非生发中心阳性,CD20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中心阳性,Bcl-2表现为非生发中心及淋巴套区阳性,上皮结节周围及结节内少量不成熟T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阳性,上皮内散在细胞CD1a、S100、Langerin阳性。结论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镜下特点比较典型,IHC检测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立娟曹友德曾敏邹凌凤曹晓静
关键词:病理特征免疫表型
GM130通过14-3-3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M130)通过14-3-3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2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和42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GM130和14-3-3ζ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卵巢癌SKOV3/A2780细胞株GM130和14-3-3ζ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高表达细胞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GM130与14-3-3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将设计好的重组表达质粒shRNA-GM130片段稳转进入卵巢癌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筛选出降低GM130的最佳片段。细胞分为三组:空白组(WT)、对照组(NC)、低表达组(313),采用CCK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卵巢癌细胞生殖情况及周期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14-3-3ζ、GRASP65、P115及增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M130和14-3-3ζ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01)。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GM130和14-3-3ζ呈正相关关系(r=0.873,P<0.001)。GM130蛋白及其mRNA在SKOV3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A2780细胞(P<0.05),14-3-3ζ蛋白及其mRNA在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实验选用SKOV3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显示,GM130与14-3-3ζ主要在胞质表达,前者近核膜部分呈堆叠样表达量较高,后者胞核中表达较少,二者可能存在共定位关系。转染313组片段后,对GM130的抑制效果最好。转染质粒313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在G1期阻滞的数量增多,G2期阻滞数量减少,S期阻滞的细胞数量稍减少,GM130、14-3-3ζ、P115、Cyclin A、Cdc25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2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抑制GM130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14-3-3ζ表达,影响卵巢癌细胞周期有关。
郑依果易永芬罗祎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体会被引量:14
2012年
回顾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历程,观察中国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现状,21世纪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美国教育家泰勒曾说过:创新活动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刘荧余秋波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卫生事业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平台在组织病理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远程病理诊断虽在病理领域的各方面逐渐彰显出积极作用,但在疑难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索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平台在组织病理诊断疑难病例的上级专家会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病理诊断中心2013年4月至2023年6月采用“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中的407例信息完整的组织病理疑难会诊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会诊病例的各系统/器官/科室比例、专家意见进行总结归类,评价会诊结果、分析会诊及时率。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本诊断中心病理医生对远程病理会诊平台的看法。结果:会诊病例系统/器官分类最多的3个为骨组织、软组织、女性生殖系统。本科室诊断意见与专家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4.28%,不符合率为15.72%。远程会诊专家诊断时间为1 d的占67.81%,>5 d的占6.8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95%的医师赞同或非常赞同“遇到疑难病例会选择远程会诊”;85.71%的医师赞同或非常赞同“觉得从远程会诊中可以学习收获”;病理、临床信息提供不全面,数字化图片质量不佳在“影响远程会诊质量的因素”中占比较高。结论:组织病理的远程会诊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问题,在为患者提供便捷就诊途径的同时,对病理医师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可为智能化诊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成龙薛英王婷婷赵娜赵娜喻姗姗
关键词:病理会诊组织病理诊断疑难病例
NF-κB在小鼠胚胎着床前植入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而胚胎着床这一生理过程类似于炎症反应。该研究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了妊娠小鼠孕第1天(d1)至第5天(d5)子宫内膜NF-κB的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妊娠小鼠(孕d1~d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研究发现,NF-κB于孕d1开始表达,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表达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m RNA水平与蛋白质水平相一致。NF-κB在孕d5于子宫内膜表达着床点高于着床旁,而在假孕小鼠子宫内膜中NF-κB的表达低于真孕组,炎症因子IL-6与TNF-α的含量也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表达逐渐上升。该研究结果表明,NF-κB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过程参与了胚胎着床这一生理过程。
刘丽媛贾咏存余秋波
关键词:NF-ΚB胚胎着床子宫内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LRP3炎性复合体的活化及对其神经保护作用
巫静娴赵敬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威胁全世界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的高病死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我国以肺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高发。虽然近年来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肿瘤的高复发、
李亚男余秋波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早筛得以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T1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了肿瘤内镜切除。T1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追加肠段切除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应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根据目前国内外指南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追加手术后,结果仅约10%的T1型结直肠癌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并未发现存在淋巴结转移,导致了大量的追加手术切除无临床获益。因此,目前亟需一项更为准确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体系来解决该问题,本文就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评估体系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李林骏石素钰洁(综述)杨雅莹
关键词: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