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中文系
- 作品数:62 被引量:113H指数:5
- 相关作者:仲文章君李琦马白蓝冰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词类活用与特殊动宾关系
- 1990年
- 1 古代汉语当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动宾关系(除一般支配关系而外的所有其他动宾关系),是两种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目前常见的古代汉语著作,一般都把这两种不同的语法现象,在“词类活用”这个总题目下加以介绍。这样的安排,对于指导阅读虽说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但从理论上说却是欠妥的,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使一些问题纠缠不清,如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词类活用的概念就完全不相吻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遇到学生提出类似的一些问题,因而感到对此有做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 史震己
- 关键词:词类活用动宾关系古代汉语普通名词意动用法
- 探骊寻珠 与时俱进——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
- 2003年
- 200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由周忠厚、邹贤敏、印锡华、冯宪光四位知名教授主编,国内十余所高校教师参与编著.该书定位于'教程',在编写体例上体现了教材应该具备的特点,即框架体系完整,纲目清晰,阐说明确,是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很有建树的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虽然是教材,但不囿于对原典中基本问题简单刻板的阐释,没有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过程时间性的梳理,而是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置于文化学术的历史演变中,广泛汲取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以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进行宏观的理论开掘,从而使'教程'显示出较强的学术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理性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 高明霞
- 关键词:体例后现代主义
- 诗歌建构的压缩机制
- 1998年
- 诗歌建构的压缩机制○仲文在诸种文学体裁中,诗歌无疑最是精练,它有时会短到只有一句。(也有人实验写一字诗,虽无成功,却是把诗歌的精简性推至极端的尝试,这在其他的文体是想也不敢想的。)佛家自诩:“纳须弥于芥子”、“一粒粟中藏世界”,谓佛法无边。诗人则高歌...
- 仲文
- 关键词:诗歌创作同一性意象组合弗洛伊德诗性思维
- 《社交与礼仪》评介
- 1999年
- 由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顾问、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授李作南、李仁孝两位先生编著的《社交与礼仪》一书,已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仪与修养。本书正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这...
- 丁艳
- 关键词:宗教礼仪自我修养社会交往礼仪文化鉴赏价值
- 《离骚》中的比兴系统及意象群
- <正> 最早评论《离骚》比兴手法的是西汉刘安的《〈离骚〉传叙》,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录引其文:“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意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 任刚
- 文献传递
- 在花的原野上徜徉——内蒙古自治区四十年小说创作简论
- 1987年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年来,小说创作在获得新生的草原上开垦、耕耘,到现在已是繁花如锦,蔚成大观。一大批优秀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领导自治区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众多闪烁着时代光彩的艺术形象,构成了自治区成长的历史画卷;一支多民族的小说家队伍,在群众性的创作中,逐渐形成和壮大。同时,自治区的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民族色彩和地区特色渐见鲜明,使自治区小说创作成为新中国小说原野上引人瞩目的一隅。
- 闻钟
- 关键词:小说创作蒙古族作家原野中篇小说小说家
- 诗歌建构意识的演进
- 1997年
- 仲文
- 关键词:结构主义中国诗歌结构观弗洛伊德语言形式解构主义
- 《威尼斯商人》研究述评被引量:3
- 1994年
- 学术界对《威尼斯商人》一剧长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围绕这部剧的中心冲突是什么,夏洛克是不是被压迫的犹太民族的代表,安东尼奥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等问题介绍了对立双方的论点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文章提出要使我们的认识接近莎士比亚创作的原意就要把握莎剧的本质-丰富的戏剧容量,人物性格的多元化,自由不羁的独立风格以及莎士比亚对时代的惊人感受力。
- 李鸿泉
- 生命共感与诗的深层建构
- 1995年
- 生命共感与诗的深层建构班澜诗这种文体确有特性。诗人郑敏说:“诗与传统的小说、散文、戏剧的不同之处是诗的突出的含蓄。这种含蓄常常使它有着不同于上述文学品种的内在结构。……它主要的特性是在于通过暗示、启发,向读者展示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境界。”①“突出的含蓄...
- 班澜
- 关键词:逻辑框架流水线意象俄国形式主义
- 艺术的整体观漫议被引量:1
- 1985年
-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整体美.艺术的这种和谐的整体美,是一切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艺术的整体观,就是建立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这一整体美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艺术的整体美的思想,作为文学艺术的客观规律,很早就为众多的哲学家、美学家所注目.在我国。
- 齐鲁青
- 关键词:整体观文学艺术作品整体美创作意图艺术形象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