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 作品数:133 被引量:371H指数:8
- 相关作者:高旭东安佰鸿郭艳娟郑毅陈小龙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间性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 2008年
- 间性研究包括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四个方面内涵,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审美转向"和"文化转向",而目前则逐渐展现出"文化间性转向"的态势。可以说,间性研究正成为文艺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学术生长点。
- 李庆本
- 关键词:文艺美学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
- 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从《河湾》中的意象看奈保尔笔下的两个世界被引量:2
- 2006年
-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 王刚
- 关键词:奈保尔意象虚幻
- 季羡林:学科复兴的主将 跨文化研究的典范
- 2009年
- 2009年7月11日上午,朋友发来短信,说是季羡林先生逝世了……我感到悲痛异常。虽然,我知道季先生近年一直住院,而且已是望百高寿了,然而突闻噩耗,仍然抑制不止自己的哀痛,眼前总浮现出季先生慈祥的面容……季先生对比较文学学科的贡献,在跨文化研究中的杰出成就,对年轻学子的培养,仗义执言的仁者形象,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 高旭东
-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文学学科
- 间性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 间性研究是当前文艺美学研究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研究观念和方法,它包括四个方面: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它追求和强调的是学科之间、文化之间、主体之间、文本之间的综合性、跨越性、开放性、互动性。本文分别探讨了学...
- 李庆本
- 关键词:文艺美学
- 文献传递
- 在两岸文学史中读林斤澜的《台湾姑娘》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罗蒂新实用主义与儒家教化思想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教化思想一直在东西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代以来教化的超越性和普遍性逐渐遭到质疑。罗蒂吸取传统教化思想,从新实用主义出发赋予哲学以教化的核心特征。中国儒家学派中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教化进行了探讨。东西方教化思想虽然时空差异巨大,但在教化的方式、特征、作用等方面有着诸多联系,对两者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各自的独特性,加深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和理解。
- 安佰鸿
- 关键词:教化新实用主义儒家思想
- 政治哲人眼中的女性与城邦——解读色诺芬的《斯巴达政制》
- 2018年
- 希腊古典作家色诺芬的《斯巴达政制》共十五章,其中第一章对斯巴达女人和婚姻生活的描述,成为后世人们了解斯巴达社会,尤其是斯巴达妇女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史料。本文基于对《斯巴达政制》1.3-1.4中的重点字词、辞章和文脉的梳理,深究色诺芬的笔法。色诺芬对照斯巴达与其他城邦在女性的饮食、劳作、身体锻炼等方面截然不同的政制安排、立法措施和生活方式,处处都是盛赞的口吻,然而,其中却暗自检视了斯巴达女人的道德品性和斯巴达城邦的精神。色诺芬从政治哲人的角度思考斯巴达女人与政制的关系。他对斯巴达妇女隐秘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斯巴达城邦隐秘的批判,因而可以说,色诺芬从《斯巴达政制》第一章一开始就促使我们思考:斯巴达城邦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优于其他城邦。
- 陈戎女
- 关键词:色诺芬
- 《约翰·克利斯朵夫》:给自由勇敢的灵魂被引量:1
- 2021年
- 19到20世纪的法国文学,大师级作家和旷世经典不断涌现,在世界文学舞台上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法国文学独特的感染力,曾经让习近平总书记感觉到"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曾经如此回忆:"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
- 陈戎女
- 关键词:《约翰·克利斯朵夫》青年时代感染力
- 神话历史: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
- 2011年
- 神话历史的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视角,在其烛照下神话的历史隐喻性质得到彰显:神话非但不是历史的对立面,甚至是构成历史书写和政治话语的内在机理。在神话历史视野下重新进入中国文化,不难看出作为合法性和权威来源的神话始终在历史、思想文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建构作用,理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
- 黄悦
- 关键词:神话历史新史学集体记忆
- 跨文化研究与当代美学话语转型
- 笔者认同于下列观点:美学话语转型的目标和方向,不应该是“向后看”,而应该是“向前看”,不应该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应该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实现转型的手段也不是简单地只要采用中国古代的一些术语就算一了百了,而仍然需要...
- 李庆本
- 关键词:当代美学话语转型文化融合资源利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