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根胜王保垒兰志刚赵禹何宽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核移植
  • 3篇山羊
  • 3篇细胞
  • 3篇母细胞
  • 2篇体外发育
  • 2篇体细胞
  • 2篇皮质
  • 2篇小脑
  • 2篇小脑皮质
  • 2篇小鼠
  • 2篇卵母细胞
  • 2篇脑皮质
  • 2篇克隆胚
  • 2篇基因
  • 2篇核移植胚胎
  • 2篇HTERT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机构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2篇张涌
  • 3篇王保垒
  • 2篇兰志刚
  • 2篇郑月茂
  • 2篇赵慧英
  • 2篇卿素珠
  • 2篇张拓
  • 2篇刘军
  • 2篇徐永平
  • 2篇王勇胜
  • 2篇蒲鹏
  • 2篇苏建民
  • 2篇胡广卫
  • 2篇赵禹
  • 2篇曹泽磊
  • 1篇刘凤军
  • 1篇彭巍
  • 1篇安志兴
  • 1篇郭志林
  • 1篇彭新荣

传媒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羊胚胎小脑皮质的形成和发育被引量:7
2004年
 对山羊胚胎小脑皮质形成及其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羊胚胎小脑形成于第6周末,小脑皮质的外颗粒层、分子层首先形成。(2)发育过程中,山羊胚胎小脑的外颗粒层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变化趋势:第7~10周外颗粒层达到一定厚度,第11~12周开始变薄,此后外颗粒层又开始变厚,直到第15~16周又变薄,17~18周再次增厚,此后再次变薄,直到出生前1周外颗粒层已经较薄,仅有4~5层细胞。(3)山羊胚胎的蒲肯野氏细胞可能在第8周以前就已聚集定位,第14周以后,蒲肯野氏细胞内部结构逐渐发育成熟,这说明蒲肯野氏细胞虽然发生较早,但其开始发育的时间较晚。
徐永平张涌郑月茂卿素珠赵慧英蒲鹏
关键词:山羊胚胎小脑皮质中枢神经形态学
出生前山羊小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超薄切片技术研究了第6周到出生前山羊小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1)出生前山羊小脑皮质内颗粒层细胞在第10周龄以前一直处于未分化状态,第10周龄以后开始分化,但直到出生前山羊小脑皮质内颗粒层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缓慢。(2)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在第7周龄以前处于未分化状态;在第7周龄开始分化,第7~14周龄处于不成熟期;第15~18周龄浦肯野氏细胞处于发育成熟期,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均出现并充满整个胞体,细胞核膜趋于成熟,核内常染色质发达,中央核仁发育成熟;浦肯野氏细胞自第19周龄开始进入成熟期,细胞内尼氏小体开始形成并发育,但其体积较小,界限不明显,这表明浦肯野氏细胞在出生前尚未完全成熟,出生后仍存在一个较长生后发育过程。
徐永平郑月茂赵慧英张涌蒲鹏卿素珠
关键词:山羊小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
HBD-3基因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真核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制备高效表达人β-防御素-3基因的转基因奶牛提供可靠的核移植供体细胞,本试验采用RT-PCR从人胎盘组织获得人β-防御素3cDNA,通过双酶切法将目的基因片段hBD插入到质粒pBCP之间,最后再通过双酶切法将目的片段BCD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最终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CD。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抗性筛选3-4周后,经PCR、RT-PCR扩增检测和报告基因EGFP表达检测,得到稳定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供体细胞;同时检测稳定转染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上清液,检测到重组人β-防御素-3蛋白可以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组织特异性表达。
彭巍兰志刚马晶晶王保垒张涌
关键词:EGFP报告基因供体细胞核移植
5-Aza-CdR联合TSA对牛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及表观遗传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联合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牛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及其表观遗传状态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受精胚胎作为对照组,将部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以及体细胞联合核移植胚胎用5-Aza-CdR+TSA(5-Aza-CdR:20 nmol/L,72 h;TSA:50 nmol/L,12 h)进行处理,统计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率,并对2-细胞、8-细胞和囊胚阶段胚胎进行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检测,研究5-Aza-CdR+TSA处理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及其表观遗传状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Aza-CdR+TSA单独处理供体细胞和核移植胚胎均可以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P<0.05);供体细胞和核移植胚胎均用5-Aza-CdR+TSA处理后,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能力进一步提高,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单独处理供体细胞或核移植胚胎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体细胞和核移植胚胎均用5-Aza-CdR+TSA处理,不但显著降低了2-细胞和8-细胞阶段DNA甲基化水平,而且也显著增加了组蛋白乙酰化水平(P<0.05),使核移植胚胎附植前各发育阶段的表观遗传状态更接近于体外受精胚胎。【结论】5-Aza-CdR联合TSA处理供体细胞和核移植胚胎可以更明显地提高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改变核移植胚胎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使它们的表观遗传状态及体外发育率更接近于体外受精胚胎。
胡广卫苏建民曹泽磊丁向彬王勇胜张涌
关键词:克隆胚胎曲古抑菌素A体外发育
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构建适合大多数基因座位点打靶的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及打靶成功后去除正选择标记基因,以克隆载体pGEM-3Z为骨架,插入了一个正选择标记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两个相同的负选择标记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1和HSV-tk2,并在neo的两侧各添加了一个方向相同的LoxP(locus of crossing-over(x)in P1)序列及两个不同的多克隆位点序列,从而构建了载体pA2T。插入的两个不同的多克隆位点序列中,neo和HSV-tk1之间的多克隆位点序列有8个稀少的酶切位点、neo和HSV-tk2之间的多克隆位点序列有5个稀少的酶切位点,neo、HSV-tk1和HSV-tk2有各自独立的转录单元。脂质体法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用遗传霉素(G418)和丙氧鸟苷(GAC)进行正负筛选,验证了正负选择标记基因的生物活性,证明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pA2T构建成功。载体pA2T转化组成性表达Cre重组酶(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 protein)的大肠杆菌BM25.8,检测到LoxP序列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A2T中的正选基因可以被Cre重组酶去除。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pA2T,根据不同的基因座设计同源臂后,插入到MCS中可直接用于不同基因座位点的打靶,并能够在打靶成功后用Cre重组酶去除基因组中插入的neo基因,为用基因打靶的方法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了便利。
陈兴启孙达权刘凤军贾淑玲张涌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CRE重组酶
小鼠卵母细胞化学去核及手工构建核移植胚胎被引量:5
2009年
为优化脱羰秋水仙碱(DC)诱导去核程序,研究以DC去核卵母细胞为核受体的、无透明带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在小鼠体细胞核移植中的应用,试验比较了乙醇、SrCl2两种激活方法及脱羰秋水仙碱处理开始时间对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去核效率的影响;将DC诱导去核成功的卵母细胞去除透明带,与胎儿成纤维细胞粘合、电融合和SrCl2激活后,体外培养重构胚。结果显示,7%乙醇激活后0 min起始DC处理可得到最高的诱导去核率(66.4%);而在8 mmol/L SrCl2中激活15 min后用DC处理可得到最高的诱导去核率(64.3%);目前重构胚可以体外发育到8-细胞。试验结果首次证明了SrCl2在小鼠卵母细胞DC诱导去核中的作用效果与乙醇相当,初步证明了将DC诱导去核技术与无透明带技术相结合手工克隆生产小鼠重构胚的可能性,它的成功将大大简化核移植程序。
赵禹刘军王保垒张拓刘根胜张涌
关键词:小鼠
绵羊精子提取物对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作用,确定了绵羊精子提取物的最佳注射剂量,并将其孤雌激活效果与离子霉素联合6-DMAP法的激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绵羊精子提取物对绵羊卵母细胞有孤雌激活作用,最佳注射剂量为每个绵羊卵母细胞注入2~4pL浓度5~6mg/mL的绵羊精子提取物;绵羊精子提取物的孤雌激活效果与离子霉素联合6-DMAP法的激活效果差异不显著。
赛务加甫张立彭新荣郭志林杨丽李向臣何宽军安志兴张涌
关键词:绵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显微注射
共培养对小鼠囊胚质量及其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本研究探讨了共培养对小鼠囊胚质量及其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将小鼠的受精卵体外随机分别置于含颗粒细胞(试验组I)、输卵管上皮细胞(试验组Ⅱ)、输卵管组织块(试验组Ⅲ)的KSOM培养液中作为试验组进行共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A(体外培养,仅含KSOM)和对照组B(体内培养)。比较各组受精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并应用碘化丙啶和Hoechest333258对囊胚进行染色,利用ICM/TE值评价各组胚胎体外发育的质量;同时将囊胚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其基因组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A相比,试验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其囊胚细胞数目及内细胞团细胞数与滋养层细胞数比值(ICM/T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0.05);各试验组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A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体外培养组均与对照组B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对照组A、B差异均不显著(P>0.05)。共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小鼠胚胎的体外发育,提高囊胚的发育质量,但是仍不能克服由体外培养造成的基因组甲基化异常。
王保垒赵禹刘军权富生华松张涌
关键词:小鼠共培养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
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及ES细胞样集落分离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并从重构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S)样 集落,以便对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来源的ES细胞样集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作为核供体,核移植重构胚激活率为60.48%(254/420),囊胚发育率为6.90%(29/420),6个囊胚中 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分离率为1.43%(6/420),3个ES细胞样集落能够稳定传代,至第5代时核 型正常率分别为77.84%,75.18%,77.20%.分离出的ES细胞样集落具有岛屿状团状隆起结构, 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体外可自发分化成上皮样或梭形细胞.实验证实小鼠唇部皮肤成纤维细胞能 够支持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至囊胚,并能分离出可以稳定传代的ES细胞样集落.
曹鸿国张涌
关键词:ES细胞集落囊胚发育率重构胚核供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对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包含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hTERT转染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并对转染阳性细胞分别进行RT-PCR检测,倍性分析,细胞周期检测和细胞凋亡检测,以观察该基因对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阳性细胞现已传至第50代;RT-PCR检测,端粒酶基因成功整合到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并持续表达;倍性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第50代细胞呈正常二倍体;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第50代细胞较未转染第30代细胞有较高的S期,说明该细胞DNA合成旺盛,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发现,转基因第50代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少于转染第30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这些试验结果均表明,hTERT能增加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代数,并保持细胞良好的形态及较强的增殖能力。
鲍珣张拓张涌
关键词:HTERT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