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物理加工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 被引量:50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薇薇 刘雪姣 罗娟 孟廷廷 龚洋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菊粉双频逆流聚能式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菊芋是一种天然草本植物,具有优良的保健功能。超声波广泛用于天然成分的辅助提取,采取双频逆流聚能式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超声波对菊粉多糖提取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各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功率密度>料液比>时间>温度>脉冲/间歇时间比。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组合20 k Hz/35 k Hz、超声脉冲间歇时间比4 s/3 s、超声功率密度250 W/L、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5 min,此条件下菊粉提取率为56.35%,同条件下的热水浸提法得率为33.89%。菊粉呈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超声波对菊粉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不同纯化方法得到的菊粉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其中菊粉水提粗提物具有最高的·DPPH清除能力,超声粗提醇沉物具有最高的还原力和Fe2+螯合能力,超声后的纯化醇沉物具有最高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王珂 马海乐 叶晓非关键词:菊粉 多糖 抗氧化 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的研究 2016年 为了克服传统酶解技术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采用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考察超滤膜对牛乳蛋白及酶的截留、膜通量及滤出液的ACE抑制率和IC_(50)的影响,确定出超滤膜最佳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 u;研究了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7%(W/W)、加酶量2000 U/g、反应时间100 min、循环泵转速100 r/min,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达到53.16%、39.59 g肽/g酶、76.81%,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转化率、单位酶产肽量、ACE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6.99%、16.61%、18.55%;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ACE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发现样品中分子量≤2253 u组分质量分数为94.62%,超滤膜对截留分子量大小控制准确。因此不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可为酶法制备牛乳蛋白ACE抑制肽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 龚洋 马海乐 王洋 苟文来 熊建 刘芳关键词:牛乳蛋白 ACE抑制肽 固定化碱性蛋白酶酶解酪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为研究物理场强化蛋白酶解反应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研究其酶学性质;同时以该酶为催化剂,研究酪蛋白酶促水解反应。结果:固定化酶的最适p H 10,最适温度60℃,制得的固定化酶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较好。对此固定化酶进行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固定化酶水解酪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优条件:温度60℃,p H 9.5,底物5%,加酶量940 U/g。结论:此固定化技术可有效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用于酶解蛋白。 孟廷廷 马海乐 王薇薇 叶晓非关键词:固定化酶 海藻酸钠 碱性蛋白酶 酶学性质 酪蛋白 玉米低聚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玉米低聚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小鼠经口灌胃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的玉米低聚肽进行肝损伤前预防,30 d后,以10 m L/kg的剂量一次性灌胃0.5%的CCl4,16 h后测定小鼠的肝指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ALT、AST和MDA水平(P<0.05),提高SOD和GSHpx活力(P<0.05),且明显促进肝功能恢复,光镜下可见玉米低聚肽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但对肝指数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刘雪姣 徐卫东 马海乐 姚豪杰 罗娟关键词:玉米低聚肽 CCL4 小鼠 保护肝脏 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粕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粕的效率,对发酵所用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种子培养基氮源、碳源、无机盐种类及温度对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基组成为1%酵母膏、1%玉米黄粉、1%KH2PO4,培养温度36℃,其生物量、中性和碱性蛋白酶酶活较常规蛋白胨培养基分别提高210.10%、459.20%和67.50%。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发酵培养基碳源量、接种量及温度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20%豆粕、2%玉米黄粉、1%KH2PO4、接种量10%,培养温度36℃,其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及多肽含量较仅含22%豆粕的培养基分别提高40.90%、28.60%和36.40%。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粕的效率。 罗娟 马海乐 刘雪姣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液态发酵 培养基优化 豆粕 香葱分段式变温催化红外干燥的特性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为提高脱水香葱品质、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能耗,本研究采取了红外分段式变温加热技术。利用单板和双板进行高温加低温结合的工艺,对香葱不同干燥模式下干燥特性、色泽和复水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单板模式下第一阶段80、90℃分别处理12、6 min能够去大量水分,水分比分别降至0.38和0.12,第二阶段的低温干燥60、70℃干燥速率没有明显区别,总干燥时间为17~18 min。双板组合条件下,第一阶段60~90℃在2~3.5 min能够快速去除约一半水分,第二阶段温度为70℃组总干燥时间为19~23 min,60℃总干燥时间为27~29min。组合干燥模式解决了干燥过程中因高温而造成的色泽焦变的现象。通过对比不同组合干燥后香葱的色泽变化和复水比可以看出,经单板+单板的变温组合处理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复水比,而双板+单板的变温组处理的产品够具有较优的色泽。 王蓓 赵兴 马海乐 周存山 曲文娟关键词:红外 香葱 色泽 复水比 蒜皮膳食纤维物理改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为增强蒜皮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研究了双螺杆挤压蒸煮、蒸汽爆破、高温蒸煮3种物理加工技术对蒜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及其基本成分的影响。单因素优化试验表明,3种方法的较优条件下SDF含量由5.31%分别提高到15.87%,15.04%和10.54%,其中挤压蒸煮技术效果最好,较优的挤压蒸煮处理条件为:样品水分含量25%、进料速度25 r/min、螺杆转速170 r/min、螺杆温度分布150-150-130-90-60℃。经物理加工处理后进行纤维素酶酶解,SDF含量仅分别提高0.97%,0.95%和1.06%,说明直接进行物理改性即可满足蒜皮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增强的需求。在较优条件下,挤压蒸煮处理可导致蒜皮中总糖、可溶性多糖、SDF分别从原料中的19.52%,3.72%,5.31%,大幅度提高到38.59%,19.69%,15.87%。本研究结果为蒜皮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刘湾 马海乐 罗娟 姚豪杰关键词:改性 蒸汽爆破 高温蒸煮 聚能式逆流脉冲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研究聚能式逆流脉冲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性能的改善,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解度和酶解产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优的超声预处理条件:超声工作频率40 k Hz、液料初始温度30℃、超声处理时间15 min、单位体积超声功率200 W/L、超声脉冲工作时间6 s和脉冲间歇时间3 s。玉米蛋白经最优超声工作条件预处理,其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分别达到24.22%和70.97%,与未经超声预处理的玉米蛋白常规酶解相比较,分别提高了9.39%和11.08%。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不仅促进其酶解,而且对其酶解产物ACE抑制活性同样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王凯 马海乐 张艳艳 叶晓非关键词:玉米蛋白 酶解 水解度 ACE抑制率 静磁场辅助液态发酵对樟芝菌丝体及三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对樟芝菌丝产量以及菌丝三萜产量的影响,探讨了磁场促进樟芝液态发酵的基本规律。通过GC-MS、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比分析普通液态发酵和磁场辅助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中生物活性成分、发酵液中挥发性成分、菌丝体微观形貌及三萜化合物成分的差别。结果显示,在磁场强度60 m T,处理36 h条件下,磁场对樟芝菌丝的生长和三萜产量促进作用最强,菌丝产量增长率约23.53%,三萜产量增长率达到28.19%。GC-MS结果显示,普通发酵液和磁场辅助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显著不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磁场辅助发酵获得的菌丝体表面形态比普通发酵菌丝更松散。红外光谱表明两种方式产出的三萜化合物成分无明显差别。因此,静磁场辅助液态发酵能够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樟芝菌丝及三萜的产量。 王蓓 王薇薇 马海乐 叶晓非关键词:樟芝 磁场 液态发酵 低强交变磁场促进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其生物学窗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使用实验室自制磁场摇床,以灰树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交变磁场作用各参数条件,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丝体生长促进效果的影响,并借助发酵液pH值的变化对窗效应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一般性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对比常规液态发酵和磁场辅助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差别。研究表明,当磁感应强度为35 Gs、初次磁处理介入时间为接种后1 h、作用时长为3 h时,磁场对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灰树花的菌丝体干质量提高率达11.43%,各营养成分总量均有所上升。在磁场处理时长为3 h和5 h时,出现了磁场促进灰树花生长的"生物学窗效应"。 李心怡 叶晓非 马海乐 刘伟民 孙玲 孔娜关键词:灰树花 液体发酵 交变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