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学学系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鼠
  • 4篇长爪沙鼠
  • 2篇蛋白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小鼠
  • 2篇基因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病患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动脉
  • 1篇性成熟
  • 1篇性早熟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症状
  • 1篇日常生活自理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卢静
  • 7篇陈柏安
  • 2篇吴娜
  • 2篇张静

传媒

  • 5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rTg4510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Tau病变特征异同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拟为选择rTg4510转基因小鼠用于磷酸化Tau蛋白代谢、AD相关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等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S396、4G8、IBA1等抗体检测了rTg4510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脑内磷酸化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小胶质细胞,利用CaseViewer、IPWIN Application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三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了rTg4510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脑内磷酸化Tau蛋白聚集的表达、分布、类型以及小胶质细胞病变、Aβ斑块等特征的异同。结果与AD患者大脑皮质及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S396)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特征相似(P<0.001),rTg4510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S396)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对照小鼠(P<0.001)。与AD患者大脑皮质中磷酸化Tau蛋白(S396)表达显著高于相同面积内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S396)表达的特征相近(P<0.001),rTg4510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中磷酸化Tau蛋白(S396)表达相对于相同面积内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S396)的表达也有类似趋势。与AD患者相似,rTg4510转基因小鼠脑内过度磷酸化Tau蛋白(S396)聚集均可见type1类型和type2类型。与AD患者相似,rTg4510转基因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IBA1)对过度磷酸化Tau蛋白(S396)识别敏感。与AD患者脑内过度磷酸化Tau蛋白(S396)伴随出现Aβ斑块(4G8)异常表达不同的是,rTg4510转基因小鼠脑内过度磷酸化Tau蛋白(S396)未伴随出现Aβ斑块(4G8)异常表达。结论rTg4510转基因小鼠将是用于研究AD相关磷酸化Tau蛋白致病机制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可用的动物模型。
李梦陈柏安陈柏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小胶质细胞
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特征的异同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明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斑块特征的异同。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单克隆抗体(4G8)检测了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的Aβ斑块,利用CaseViewer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其脑内Aβ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在形态、数量、类型等特征上的异同。结果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特征的主要相同点包括:在两者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中均可见明显的Aβ斑块;两者均可见弥散型Aβ斑块和致密型Aβ斑块;两者脑内均以直径<15μm的Aβ斑块占比最高;两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 Aβ斑块的数量相似;两者脑内均可见明显的淀粉样脑血管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特征的主要不同点包括:在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直径<15μm的Aβ斑块显著少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而直径在[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显著多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P=0.020);此外,在AD患者脑内致密型Aβ斑块中可见有典型日冕结构的Aβ斑块,而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未见典型日冕结构的Aβ斑块。结论5xFAD转基因小鼠大脑中Aβ斑块出现的位置、主要形态、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以上Aβ斑块数量以及CAA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高度相似,但是在大脑相同面积中直径<15μm、[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数量以及在有无典型日冕结构Aβ斑块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不同,明确以上特征是使用5xFAD转基因小鼠研究我国AD患者相关病变特征的重要前提。
孟霞李梦王晶晶张静张静卢静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动脉的方法初探
2024年
目的探究通过3D-TOF-MRA方法确认长爪沙鼠实验前条件的可行性。方法使用7.0 T MRI扫描仪对长爪沙鼠脑动脉进行扫描,扫描数据采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进行后续处理;采用乳胶灌注法对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与比较;通过MIMICS软件对长爪沙鼠及大鼠的后交通支及周围脑血管进行三维重建;使用此方法筛选血管发育异常的长爪沙鼠个体验证本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3D-TOF-MRA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3D-TOF-MRA技术观察长爪沙鼠脑主要动脉血管的准确性较高,并且能观察组织内部血管,但对于较细血管分支的观察效果不如乳胶灌注法;3D-TOF-MRA技术所得数据可以用于血管的三维重建;3D-TOF-MRA技术应用于长爪沙鼠脑动脉结构异常个体的筛选具有较好效果。结论3D-TOF-MRA技术可以应用于活体长爪沙鼠脑动脉的结构观察及相关研究。
焦昆张静孟霞王战京雷建锋陈柏安卢静
关键词:血管成像长爪沙鼠动脉
长爪沙鼠肾病变随年龄变化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长爪沙鼠不同年龄段肾病理表现特征的研究,为相关肾病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利用HE染色观察长爪沙鼠不同年龄段肾病理表现,利用CaseViewer对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进行记录、分析;利用CaseViewer对肾病理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在12、48和72周时,可见肾小球增大,挤压肾小囊囊间隙;肾小球外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球与肾小囊黏连,并破坏附近近曲小管;肾小囊壁层增厚、分层;48、72周时,可见近曲小管管腔内蛋白样均质红染物质和肾小球坏死;病理评分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其肾病理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雄性长爪沙鼠,12与8周比较,72与48周比较,肾小体病理评分都出现极显著性增长(P<0.01);而雌性长爪沙鼠,12与8周比较,48与12周比较,72与48周比较,肾小体病理评分都出现极显著性增长(P<0.01)。结论在12~72周时,长爪沙鼠表现出广泛的肾病理损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病理损伤逐渐加重。
李梦陈柏安陈柏安
关键词:长爪沙鼠肾小球近曲小管
筑巢能力障碍小鼠模型筛选及神经病理变化被引量:1
2022年
认知障碍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因其病程长、难逆转、暂无有效治疗方案,经常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退[2],并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3]。目前对散发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根本病因尚不明确[1],对散发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也缺乏针对性。
肖福川吴娜张静陈柏安张静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神经病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健康小鼠模型
雌雄同笼诱导雌性长爪沙鼠中枢性性早熟及卵巢的提前排卵
2024年
目的应用离乳后立即雌雄同笼饲养的方法诱导雌性长爪沙鼠中枢性性早熟及卵巢的提前排卵。方法本研究选取130只4周龄长爪沙鼠,其中雌性90只,雄性40只,将雌性随机分为9组,雄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观察雌性长爪沙鼠阴门开启日龄(VO),阴道涂片检测第一次发情间期日龄(D1);测量体质量、卵巢和子宫湿重并计算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反转录PCR法测定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GnRH受体(GnRHR)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卵泡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长爪沙鼠VO和D1出现的平均日龄比对照组2分别提前了8.2 d和8.5 d(P<0.05);实验组卵巢湿重、子宫湿重、卵巢指数、子宫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2沙鼠下丘脑GnRH-1、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合笼长爪沙鼠与未合笼沙鼠相比较,卵巢湿重、子宫湿重、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在8周龄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合笼组均明显高于未合笼组,且9周龄和10周龄时无明显差异;合笼组与未合笼组卵巢大小均逐渐增大,未合笼组8~10周龄黄体发生率分别为0%、50%、60%,合笼组分别为60%、70%、80%。结论雌雄同笼可诱导雌性长爪沙鼠中枢性性早熟并促进卵巢的提前排卵。
池亚菲彭博雅马俊陈建南陈柏安陈柏安卢静
关键词:长爪沙鼠性早熟下丘脑-垂体系统卵巢
社会隔离对C57BL/6小鼠行为表征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对C57BL/6小鼠行为表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社会隔离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5只/笼饲养,隔离组1只/笼饲养。8周后进行筑巢、水迷宫和旷场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隔离组小鼠在筑巢实验中得分显著降低;在水迷宫实验中穿过平台次数、进入目标象限的次数、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在旷场实验中穿格总次数、总运动距离、平均运动速度均显著增加,静止时间显著减少;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会隔离8周的C57BL/6小鼠日常活动执行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自主运动能力和探究行为增强。
吴娜吴娜张铭昊陈柏安卢静
关键词:社会隔离学习记忆能力
长爪沙鼠性成熟前后生殖系统的发育情况
2024年
目的深入探究长爪沙鼠性成熟过程中生殖系统的发育情况,为其性成熟的确切时间提供直接研究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6~14周龄长爪沙鼠共150只,按6、8、10、12和14周龄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15只,称量体质量并采集卵巢、子宫、睾丸、附睾样本,测量各样本组织湿重并计算脏器指数;镜下观察卵巢外观形态;细胞计数仪检测精子数量;每组随机选取6个样本进行HE染色,观察卵巢、睾丸、附睾的组织发育情况。结果雌性沙鼠10周龄时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均明显增加,且10~14周龄期间无明显变化,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均呈阶段性变化;镜下观察外观,10周龄、12周龄、14周龄组黄体发生率分别为46.7%、60%、73.3%;组织切片显示,10周龄起可见明显黄体。雄性沙鼠在6~10周龄阶段睾丸湿重随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0周龄后无明显变化;睾丸指数在8及12周龄时明显增加,14周龄时明显减小;6~12周龄阶段附睾湿重和附睾指数均随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4周龄时附睾湿重无明显变化,附睾指数明显减小。细胞计数仪结果显示,6周龄时精子数量为0,10周龄与8周龄相比,附睾内精子数量明显增加,10~14周龄期间无明显变化。组织切片显示,8周龄起,睾丸和附睾内开始出现少量精子,10周龄起可见大量精子。结论随着周龄的增长,雌性沙鼠卵巢在10周龄左右卵泡开始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达到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雄性沙鼠8周龄左右开始产生精子,进入初情期,10周龄左右睾丸发育稳定,精子达最大数量,达到性成熟,此后附睾继续发育,12周龄左右发育稳定。
池亚菲彭博雅马俊李梦陈柏安陈柏安卢静
关键词:长爪沙鼠睾丸附睾性成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