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2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阮源萍朱尔一李顺华李卫峰马珊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单细胞质谱成像
- STED 和PALM 等高分辨光学技术已被用于鉴定基因表达及分子在细胞内分布,但这些技术均依赖荧光探针与目标分子结合的标记方法。质谱具有分子直接鉴别能力,虽然二次离子质谱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分辨,但谱图干扰十分严重。
- 殷志斌程肖玲梁志森杭纬
- 关键词:单细胞药物质谱成像
- 可用于检测非极性物质的电晕喷雾质谱法的研发
- 2016年
-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可以很方便地分析极性物质,但难以分析非极性物质,而离子源的切换是一件麻烦的工作。我们尝试改造常规ESI成电晕喷雾离子源(Coronal Spray Ionization source,CSI),使它也能够分析非极性物质,检测器为一台飞行时间质谱仪。我们将高达2 500~5 000伏特的高压加到一根60μm内径的不锈钢毛细管上,将其作为电喷雾源。当加的高压高达3 500伏特或以上时,在不锈钢管尖端会出现微小的电晕,这部分电晕的作用便是用来电离弱极性或是非极性物质。通过调节加到不锈钢管上的电压,这套装置可以检测到不同种类的弱极性物质,而不需要对装置本身做太多的改动或是卸掉仪器的真空。我们在这套CSI上成功测到了萘和芘,而ESI无法检测出这两种物质。另外我们将其信号强度与APCI对比,发现在同一数量级上。
- 张书迪王小华杭纬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仪
-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在细胞外囊泡临床诊疗研究中的应用
- 2024年
- 细胞外囊泡(EV)是细胞分泌的极具异质性的纳米小囊泡,携带着来源于母细胞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近年来在液体活检和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流式细胞仪难以检测粒径小于300 nm的EV。基于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研发成功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FCM)将EV的检测下限推进至40 nm,通过单粒子水平的多参数同时检测,可实现粒径、颗粒浓度和多种生化性状的同时分析,并可应用于EV临床诊疗研究中。
- 胡芸芸张清源底浩楠詹小贞蔡年桂颜晓梅
- 关键词:疾病治疗
- 可用于检测非极性物质的电晕喷雾质谱法的研发
-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可以很方便地分析极性物质,但难以分析非极性物质,而离子源的切换是一件麻烦的工作.尝试改造常规ESI成电晕喷雾离子源(Coronal Sp...
- 张书迪王小华杭纬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仪
- 强激光质谱与矿物分析
- 目前绝大部分的岩矿样品被强酸强碱溶解消化,以液体的方式进行分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引入分析错误。以我国地质学会的《岩矿测试》期刊为例,约85%的样品前处理是以强酸或强碱消解,配合光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另外有...
- 杭纬
-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
- 食用植物油的宽范围三维全同步荧光光谱法指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三维荧光光谱法与同步扫描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荧光光谱技术的甄别能力,在快速分析复杂体系中有明显的优势。三维全同步荧光光谱法对食用植物油的分析通常使用的同步扫描波长差范围比较窄,在160 nm以下,一些光谱信息未能展示,并且分析的油品种类有限。本文将三维全同步荧光光谱法的同步扫描的波长差范围拓宽至260 nm,对食用植物油进行分析,显著增加了获得的三维全同步光谱信息,特别是叶绿素成分信息。所得谱图荧光特征明显,各不相同,具有指纹特性。利用三维全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对包括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调和橄榄油、花椒油、辣椒油等二十余种食用植物油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出宽范围全同步光谱法对各种植物油具有良好的指纹识别能力。
- 吴平平李娜李耀群
- 关键词:植物油荧光光谱
-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成像在基于中性笔墨篡涂改问题文件中的应用
- 司法案件的证物通常是犯罪现场或者篡改伪造文件的重要物件,对于这些物件的组分分析都要求得到最大化的化学指纹信息为司法鉴定提供强有力线索和证据,同时尽可能做到微损甚至无损保存证物的完整性[1]。
- 刘蓉殷志斌杭纬
- 半胱氨酸基硫醇配体分子侧链结构对其Ag(Ⅰ)配位聚合物的影响
- 2020年
- 设计合成了硫醇类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酰基苯胺(L-1)、N-乙酰-L-半胱氨酰基苯酚酯(L-2)和N-乙酰-L-半胱氨酰基乙酯(L-3),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乙醇中L-1~L-3与Ag^+配位后的光谱性质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L-1和L-3与Ag^+形成了配位聚合物,观察到与Ag(Ⅰ)-Ag(Ⅰ)相互作用相关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信号,但这两个体系的光谱并不相同;而L-2则与Ag^+形成了配位寡聚物,其对应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信号均较弱且峰波长较短.Ag(Ⅰ)-L-1和Ag(Ⅰ)-L-3配位聚合物体系中还观察到对应吸收的CD信号,意味着手性氨基酸残基的分子手性已传递至超分子聚合物中与Ag(Ⅰ)-Ag(Ⅰ)相互作用相关的生色团上,这归因于配体侧链间的相互作用;而Ag(Ⅰ)-L-2配位寡聚物体系则无CD信号.据此推测,Ag(Ⅰ)-L-1和Ag(Ⅰ)-L-3配位聚合物中配体侧链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氢键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模式并不相同.
- 吴思娴陶丹丹原媛严小胜黎朝江云宝
-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氢键
- 从元素形态、金属组到目标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除了含量和分布,元素的同位素组成、价态/电子组态和存在的特定分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是元素形态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元素形态信息的获取为更加客观地评价元素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奠定了基础.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元...
- 王秋泉
- 激光溅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快速定量分析钛合金中的氢
- 2024年
- 本研究使用自行搭建的激光溅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AI-TOF MS)对钛合金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建立了钛合金中氢的直接定量分析方法,得到氢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13,检出限低至0.0004%,计算得到氢元素的原子化和离子化效率约为13.4%。将该方法应用于其他钛合金样品中氢元素的分析,氢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小于14%;将该测定结果与惰性气体熔融-红外法测定值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同时,通过分析LAI-TOF MS谱图,可实现钛合金样品中Be、C、Al、Si、P、Ca、Cr、Fe、Zr、Mo、Pd、In、Sn等微量元素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基于LAI-TOF MS建立的钛合金中氢定量检测方法几乎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可用于钛合金中氢元素的快速直接定量检测。
- 洪周怡张振建王煜兵徐周毅郭伟杭纬
- 关键词:钛合金半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