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方药学系

作品数:15 被引量:101H指数:7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配伍
  • 3篇方剂
  • 2篇蛋白
  • 2篇药学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学
  • 2篇中医
  • 2篇自身免疫性脑...
  • 2篇免疫
  • 2篇脑脊髓
  • 2篇脑脊髓炎
  • 2篇脊髓炎
  • 2篇方剂学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3篇李明
  • 3篇刘仁慧
  • 3篇许利平
  • 2篇王蕾
  • 2篇樊永平
  • 2篇徐大鹏
  • 2篇王秀娟
  • 2篇齐放
  • 2篇罗良涛
  • 1篇王松灵
  • 1篇杨鑫伟
  • 1篇史浩田
  • 1篇陈晓芹
  • 1篇孙豪
  • 1篇李扬帆
  • 1篇王晶

传媒

  • 7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剂学剂型更换配伍理论再议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剂型更换"理论属方剂学配伍理论,其定义应有多方合用时采用不同剂型"配伍"并进行不断"变化"的内容,因其体现了方剂学配伍增效理论,则可形成再次增效过程。方法以方剂学"配伍"理论为依据,说明"剂型更换"理论正确内涵。并以慢性腹泻治疗为例,证实这一理论的重要性。结果 "剂型更换"配伍理论应强调群方疗疾时多剂型配伍及变化,因其符合方剂学配伍理论,故临床研究表明多剂型组合及变化的治疗组对慢性腹泻的疗效优于单一剂型变化的对照组。结论方剂学"配伍"理论是形成增效的关键,在组方过程的方方面面灵活运用配伍理论,才能在临床治疗中不断形成多次增效过程。
徐大鹏齐放王蕾李明
关键词:方剂学配伍理论
基于BB平台的CPBL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中医、中药各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基于BB平台的中药学网络课程,有效的拓宽了教学空间,促进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更好的发挥《中药学》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传统中药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中药学教学过程开展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法,并结合中药学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罗良涛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
结合毕博网络平台与名医经验的基于项目协作学习教学方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为了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药学教学中应用了结合毕博网络平台和名医经验的基于项目协作学习教学方法.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名医临证处方的用药特色和临证经验的分析与讨论,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罗良涛
关键词:中药学名医经验
基层医院西医学习中医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医生参加“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后在开展中医工作、科学研究和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探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加快实现基层医院中西医并重的工作目标。方法通过对八家基层医院参加首都医科大学在2016年9月举办“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的人员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对学员在2016年9月—2018年12月之间接受培训和开展临床实习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西医学习中医可以显著提高基层医院诊疗疾病的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找到更多的科学研究的结合点;同时可以显著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结论基层医院学习中医效果显著,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在基层医院推广学习中医。
黄东明修青永王蕾
关键词: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
糖络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PERK-CHOP-Caspase-12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坐骨神经内质网应激相关PERK-CHOP-Caspase-12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高脂饲料致高血脂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高血糖致DPN大鼠模型。将高脂高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氧化三甲胺)对照组、糖络宁低剂量组和糖络宁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2周。给药过程中,动态监测大鼠血糖、血脂,确保糖尿病造模成功。1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ory protein 78k D,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KR-like ER kinase,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中GRP78、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络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RP78表达显著升高(P<0.01),CHOP、PERK、Caspase-12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糖络宁防治DPN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坐骨神经中内质网应激相关的PERK-CHOP-Caspase-1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史浩田姚伟洁杨鑫伟高变娥李扬帆许利平
关键词:糖络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内质网应激C/EBP同源蛋白
方剂学配伍要点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阐述方剂学的合理教学法即配伍要点教学模式有关内容。方法以方与药的区别是配伍为理论依据,论述了方与药在教学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及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何设计。结果本教改研究形成了适合方剂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方剂学的积极性;确保了方剂学的教学质量。结论方剂学教学应以配伍要点为重点,故配伍要点教学模式是最佳的教学方式。提示:错误的以药代方教学模式,使中医的理论传承形成断层,则临床疗效必然倒退,给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徐大鹏齐放王蕾李明
关键词:教学法研究方剂学
黄连与木香的配伍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黄连和木香配伍组成香连丸,可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的治疗,为治下痢的古代名方。通过查阅本草及现代研究文献,较全面地介绍香连丸的方源、临床应用及其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研究。重点综述了近10年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菌、减轻腹泻、抗胃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晶郝正一刘仁慧
关键词:香连丸化学成分药理研究
补肾益髓方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的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Bu Shen Yi Sui Formula,BSYS)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的作用。方法 80只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醋酸泼尼松及BSYS组。各造模组小鼠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glia glycoprotein,MOG)35-55诱导EAE模型。给予BSYS方干预后,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于造模第23天和第40天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小鼠脑和脊髓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测定小胶质细胞M1、M2型标志物CD86、Arg-1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抗炎因子干扰素-β(interferon-β,INF-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SYS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显著降低(P <0. 05);脑及脊髓组织中CD86表达下降(P <0. 05),Arg-1表达升高(P <0. 05),抗炎因子INF-β、TGF-β1的表达显著升高(P <0. 05),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01)。结论 BSYS对EAE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有关。
孙豪郑宏计婧李明赵晖张秋霞齐放李君玲樊永平王蕾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胶质细胞极化
黄芪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9年
黄芪为临床常用补气药,可双向调节血压。本文综述近年黄芪双向调节血压的相关研究,认为黄芪主要用于气虚导致的血压异常,其轻用可升压、重用可降压;单味黄芪、以黄芪为君药的复方或是黄芪联合西药均可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黄芪降压作用主要与减慢心率、扩张血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钙离子水平、利尿、改变生长因子及受体含量、降低血尿酸、降低半胱氨酸水平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有关,其升压作用主要与增加心输出量和收缩血管有关。
张雨晴王蕾
关键词:血压
五味子甲素抗心肌肥大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五味子甲素被筛选为益气活血方抗心肌肥大的主要有效成分。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拟进一步分析验证五味子甲素抗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抗心肌肥大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关键作用蛋白。方法:在人源多能干细...
张旻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