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 H指数:7 相关作者: 王希 更多>> 相关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增施乙烯利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个处理,同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探讨50%噻苯·乙烯利与乙烯利配合使用对麦/油后直播棉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地点的棉田熟相分别为贪青晚熟、正常熟相和早衰,不同熟相类型棉田对化学脱叶催熟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化学脱叶催熟处理提高了大丰试验点贪青晚熟棉田的脱叶率(药后14、28 d)和吐絮率(药后28 d),高剂量(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3000 mL/hm^(2))40%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和脱叶效果明显,但药后28 d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均低于90%,不能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药后14 d,仅高剂量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40%乙烯利可使九江试验点正常熟相棉田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显著提高到90%以上;药后28 d,单独使用低剂量(15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也分别达到96.1%和97.9%。安庆试验点的早衰棉田自然脱叶和吐絮进程较快,所有处理均未表现出脱叶催熟作用。脱叶催熟处理降低了棉花铃质量,但铃数有增加趋势,因此,各类熟相棉田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不受影响,除马克隆值降低外,脱叶催熟不影响棉纤维品质。综上所述,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模式下,考虑到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推荐使用50%噻苯·乙烯利1500 mL/hm^(2)进行脱叶催熟;如棉田出现贪青晚熟状况,用3000 mL/hm^(2)乙烯利配施3000 mL/hm^(2)噻苯·乙烯利可明显提高脱叶催熟效果。 宋兴虎 张特 张祥 张丽娟 徐道青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关键词:长江流域棉区 直播棉 脱叶催熟 冠菌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AsA-GSH循环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冠菌素(Coronatine, COR)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营养器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探索其抗逆机理。【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设4个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清水后进行25℃(CK)和4℃(LT)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冠菌素(0.01μmol·L^-1)后进行25℃(COR)和4℃(LT+COR)处理,1 d后采集各处理根、茎和叶,测定抗氧化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LT处理引起棉花幼苗根、茎和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氧化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升高,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无差异,叶中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减少。与LT相比,(LT+COR)处理使棉花幼苗根、茎和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增加,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与氧化型抗血酸的含量比、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比在叶中变化明显。【结论】COR可以调控棉花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缓解低温对棉花幼苗造成的损伤,对叶片缓解作用最强。 李进 翟梦华 于春欣 王莉 张军高 周小云 梁晶 段留生 雷斌关键词:棉花 低温胁迫 冠菌素 生理特性 新疆棉区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田间作业现状、作业效果,为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脱叶催熟剂喷施作业技术体系以及无人机在棉花脱叶催熟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流无人机对比喷杆喷雾机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和分析不同作业区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结果】药后22 d,无人机两次施药的棉花脱叶率在82.2%~92.1%,吐絮率在85.8%~100%,脱叶效果显著好于地面喷杆喷雾机一次顶喷施药,催熟效果差异不大;不同无人机以及同一无人机不同作业区,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不同,无人机喷雾施药的8个作业区中,仅有1个能同时满足兵团棉花机械采收对脱叶率和吐絮率的要求。无人机部分施药作业中存在作业参数选择不当、作业不规范以及因无人机自身设备性能未达最优而导致的药液喷施不均匀、漏喷等现象。【结论】采用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施药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王林 张强 马江锋 朱玉永 田英 李红 毕显杰 宋敏 王海标 雷天翔 李召虎 田晓莉 杜明伟 张立祯 赵冰梅关键词:棉花 脱叶催熟剂 应用缩节安(DPC)调控棉花株型的定位定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2019年 缩节安(1,1-dimeyl piperidinium cloride, 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调控棉花茎枝生长的定位定量效应尚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研究 2013-2014 年在田间条件下分别于棉花现蕾期、盛蕾期后、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和打顶后单次应用不同剂量的 DPC,测量了 DPC 作用有效期内的棉花株高和主茎生长速率,探究了所有主茎节间及所有果节对 DPC 的响应。结果表明, DPC 处理对棉花主茎节间的影响范围为 N 节(应用 DPC 时的主茎节)以下 1~4 个和 N 节以上 0~6 个(打顶条件下),对果枝的影响范围为 N 节以下 1~11 个和 N 节以上 0~5 个,其中 N 节以下果枝受影响的果节多于 N 节以上果枝。将盛蕾期后和盛花期前 2 次应用 DPC 的效应叠加,其影响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主茎节间(果枝始节以上)和全部果节。DPC 应用剂量与其作用强度并不总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DPC 的定位定量效应除了与应用时间和剂量有关,还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和棉株生物量、源库关系的影响。 赵文超 杜明伟 黎芳 田晓莉 李召虎关键词:棉花 缩节安 主茎 果枝 转P_(SAG12)-IPT基因对棉花叶片衰老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2021年 探讨P_(SAG12)-IPT基因导入对棉花叶片衰老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9个转化事件的纯合阳性株系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衰老阶段IPT基因表达量大幅上调,Z+ZR类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冀合321。根据Z+ZR类细胞分裂素含量将9个转P_(SAG12)-IPT基因株系聚类分为抗衰老能力强、弱和中间型3大类,不同类型株系在叶片衰老阶段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野生型增加幅度不同。转基因株系单株成铃数(直径≥2 cm)和铃重与野生型相当或高于野生型,但各株系第一次收获时的吐絮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且降低幅度与抗衰老能力成正比。这导致抗衰老能力较强和中等的P_(SAG12)-IPT过表达株系(OE-37和OE-38)因有效吐絮铃少而减产,而抗衰老能力弱的株系(OE-30)籽棉产量与野生型相当。P_(SAG12)-IPT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马克隆值有增加趋势,其他品质指标与野生型差别不大。 王晔 刘钊 肖爽 李芳军 吴霞 王保民 田晓莉关键词:棉花 纤维品质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为筛选提高棉花萌发出苗期间抗逆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2019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田间试验。供试调节剂包括海藻酸钠寡糖、B2(芳甲酰氨基环丙酸,ABA功能类似物)、冠菌素(ABA功能类似物,COR)、20%普通S-ABA、... 付慧杰 于可可 齐海坤 杜明伟 段留生 田晓莉关键词:棉花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拌种处理 出苗率 增效缩节安化学封顶对棉花主茎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18 2018年 缩节安(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增效DPC (DPC+,25%水剂)助剂中的成分能对植物幼嫩组织表面形成轻微伤害,实践证明其可实现棉花化学封顶、起到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为探究DPC+作用机制,本试验于2015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盛花期后(7月24日)应用DPC+(1125 mL hm–2)对棉花主茎生长和顶芽解剖结构、氧化还原状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同期喷施清水)相比, DPC+处理后棉花株高降低,白花以上节位(nodes above the last white flower, NAWF)更早降到5;处理后3 d即可观察到主茎生长点较对照扁平,生长点的纵横比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后6 h棉花顶芽的O2-、H2O2和MDA含量高于对照,而开花相关基因GhSPL3和GhV1及顶端分生组织相关基因GhREV3的表达量则低于对照。化学封顶剂DPC+可引起棉株顶芽的短期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与主茎生长点发育和花芽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延缓棉株生长和花芽的产生,实现化学封顶。 安静 黎芳 周春江 田晓莉 李召虎关键词:棉花 基因表达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新疆沙雅县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研究了几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供试调节剂包括壳聚糖、海藻酸钠寡糖、苯丙异脱落酸、抗光解S-ABA、B (芳甲酰氨基环丙... 于可可 孟璐 宋兴虎 齐海坤 付慧杰 杜明伟 田晓莉关键词:棉花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杨酸提高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耐性的效应 被引量:24 2020年 本研究通过对甘草种子和幼苗进行水杨酸处理,探讨在盐胁迫下水杨酸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0.5 mmol L-1水杨酸处理甘草种子,可以明显促进盐胁迫下(200 mmol L-1 NaCl)甘草种子胚根伸长,增加幼苗鲜重,降低胚根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盐胁迫(100 mmol L-1和200 mmol L-1 NaCl)条件下,0.5 mmol L-1水杨酸喷施甘草幼苗,可以降低幼苗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不同程度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水杨酸处理甘草种子和幼苗,可以显著增加盐胁迫下根中甘草酸含量。综上所述,外施水杨酸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了甘草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耐性。 李润枝 靳晴 李召虎 王晔 彭真 段留生关键词:水杨酸 甘草 盐胁迫 抗逆性 冠菌素对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9年 在田间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在八展叶时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1、0.1、1和10μmol/L)冠菌素(COR),研究了COR对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μmol/L COR处理后,先玉335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0%和19.9%,郑单958分别降低了20.8%和18.2%,单株叶面积、节间抗折断力、穗下第8~14节间长度和节间最大直径与对照间亦差异显著。且随着COR浓度的增加,先玉335和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单株叶面积和穗下第8~14节间长度均逐渐降低;第8~14节间最大直径和节间抗折断力逐渐增大。经1μmol/L COR处理后,2个供试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其中先玉335的产量较对照增加了9.9%,郑单958增加了4.3%。综上所述,COR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品种玉米对COR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先玉335抗倒伏的最适COR浓度为10μmol/L,郑单958抗倒伏的最适COR浓度为1μmol/L。 陶群 黄官民 郭庆 周于毅 谭伟明 张明才 段留生关键词:冠菌素 玉米 抗倒伏能力 化学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