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学研究室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兴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生长及致瘤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生长及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分析细胞系遗传背景,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含有wt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GBC-SD细胞中。用G418筛选,建立转染克隆细胞系。以PCR,RT-PCR和蛋白印迹证实外源p53基因的整合与表达;以细胞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反映细胞增殖状况;以裸鼠移植瘤试验检测体内致瘤性的影响。结果:GBC-SD细胞P53蛋白过表达;直接测序发现第5外显子126位密码子存在TAC→AAC的碱基突变。外源p53基因已整合入转染后的GBC-SD细胞并获稳定表达。表达外源Wtp3的GBC-SD-wtp53细胞生长速率减慢、集落形成能力下降及裸鼠致瘤性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可有效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体内、外生长。
- 乌新林王占民杨凤辉李明颖马道新
- 关键词:P53基因胆囊肿瘤致瘤性
- 双自杀基因慢病毒转移系统的建立及其对T淋巴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和TK双自杀基因慢病毒转移载体。方法将慢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中的3种成分质粒(包膜质粒、包装质粒及目的基因转移质粒)用脂质体共转染入病毒包装细胞293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量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用之感染T淋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对照组大量绿色荧光蛋白(GFP);透射电镜证实有大量病毒颗粒存在。单独使用前体药物5-氟脲嘧啶(5-FC)和/或无环鸟苷(GCV)后,细胞的存活率与未转染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单独使用5-FC或GCV比较,联合使用5-FC和GCV时T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病毒基因转移系统可使双自杀基因发挥强大的杀伤作用,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
- 马道新刘春生陈学良姜义荣李湘新倪淑琴
- 关键词:慢病毒自杀基因T淋巴细胞
-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进行比较。方法:制备30例淋巴瘤患者和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及白细胞介素-2(IL-2)从PBMNCs中扩增活化NKT细胞,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测定NKT细胞中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PBMNCs中TCRVα24+Vβ11+NKT细胞的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10%、0.28%±0.18%(P<0.05)。PBMNCs培养体系中加入α-Galcer及IL-2,将NKT细胞扩增活化7d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01.37±44.61、129.66±56.31(P<0.05)。扩增活化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IFN-γ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1.96%±15.06%、52.48%±18.85%(P<0.05);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6.30%±16.03%、71.37%±17.28%(P<0.05);IL-4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19%±11.74%、33.12%±12.95%(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淋巴瘤患者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经α-Galcer扩增活化后扩增倍数较正常对照降低,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功能较正常降低,此数量及功能的降低与淋巴瘤的分型及分期无关。但其仍保持有对α-Galcer刺激后的扩增活化反应能力。
- 王迎雪李丽珍窦爱霞孙俊华郭成山张锑彭军徐从高
- 关键词:杀伤细胞细胞因子类淋巴瘤
- 鼠抗人CD_3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剂鼠抗人CD3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3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的机制及疗效。方法:22例AA患者中位年龄26岁,其中重型再障(SAA)15例,慢性再障(CAA)7例。既往未经特殊治疗12例,既往治疗无效的10例中,已加用环孢素(CsA)≥3个月7例。CD3单抗给药方法:5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d为1疗程。采用APAAP法测定T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应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随访3~22个月,有17例骨髓象明显好转,外周血白细胞平均升高1.61×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0.77×109/L,血红蛋白升高42g/L,血小板升高45×109/L(!均<0.01)。其中,6例基本治愈,7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为77.27%,5例无效;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CD4/CD8比值由1.20±0.41上升至1.44±0.39、HLA-DR的表达率由(32.1±14.7)%下降至(14.6±5.3)%(!均<0.01);体外培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下列淋巴因子含量的中位数值(U/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2(IL-2)分别由252、796和94降至146、524和48(!均<0.01)。不良反应:单抗治疗期间,全部病例均发热,6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但治疗期间无1例死亡。结论:与其他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相比,CD3单抗治疗AA疗效快、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较好,其免疫调节作用特异性强。
- 李丽珍宋强赵川莉吴新春郭成山王鲁群
- 关键词:淋巴因子
- 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恢复的机理研究
- <正>目的:探讨抗人 CD3单克隆抗体(CD3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机理。方法:建立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造血细胞液态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加入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进行扩增,并加入 CD3单抗药物干...
- 王迎雪隋潇徽张建华张彩李丽珍张锑郭成山张春青徐从高
- 文献传递
- 不同血液肿瘤细胞株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survivin在不同血液肿瘤细胞株(Jurkat,Raji,EL-4,K562,K562/AO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 mRNA在各细胞株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survivin mRNA在4种人源性细胞株(Jurkat,Raji,K562,K562/AO2)中均有表达,耐药株K562/AO2高于其他细胞株;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在胞核与胞浆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与mRNA水平一致;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urvivin表达较高的细胞株G2/M期细胞比例和增殖指数较高。结论:survivin基因在血液肿瘤细胞株中普遍表达,survivin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及耐药有关。
- 张燕徐从高马道新王向玲王兴武
- 关键词:基因SURVIVIN血液肿瘤流式细胞仪细胞株
- 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恢复的机制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CD3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机制。方法:建立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造血细胞液态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加入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进行扩增,并加入CD3单抗药物干预,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扩增前后的细胞表面标志,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并观察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红系爆式集落(BFU-E)的形成能力,从而研究CD3单抗对再障BMMNC中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结果:加CD3单抗组与未加CD3单抗组相比较:体外液态培养7d时,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CD34+细胞的扩增倍数升高,体外半固体培养10d时CFU-GM、BFU-E的产率增加。结论:CD3单抗可明显抑制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激活,改善再障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 王迎雪隋潇徽张建华张彩李丽珍张锑郭成山徐从高
- 关键词:贫血骨髓造血细胞细胞扩增CD3
- MDR1启动子调控的双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K562/A02细胞中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构建多药耐药基因(MDR1)启动子调控的CD-TK双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于耐药白血病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方法:采用PCR方法从K562/A02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MDR1启动子,将其连接到双自杀基因CD-TK的上游,构建pcDNA3-MDR1-Promoter-CD-TK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载体转染入K562、K562/A02细胞,PCR鉴定CD、TK基因的整合,RT-PCR鉴定CD、TK基因的表达。结果:PCR克隆出MDR1启动子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通过连接成功构建含正确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MDR1-Promoter-CD-TK。转染入细胞后PCR结果显示,CD、TK基因均整合入K562、K562/A02细胞中,RT-PCR结果显示,K562/A02/CD-TK细胞CD、TK基因有特异性条带表达,而K562/CD-TK细胞无特异性条带。结论:MDR1启动子调控的CD-TK双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其在K562/A02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为耐药白血病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 王向玲纪春岩马道新赵建强侯明余海青臧绍蕾
- 关键词:启动子自杀基因
- 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 p53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从蛋白质和分子水平研究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p53基因状况。方法:对体外培养的GBC-SD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定性了解其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PCR技术扩增GBC-SD细胞p53基因4~9外显子,对所得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GBC-SD细胞P53蛋白过表达;PCR产物第5外显子126位密码子有TAC→AAC的碱基颠换,因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从酪氨酸→天冬酰胺,产生错义突变。结论: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表达突变型P53蛋白,点突变是其p53基因功能失活的主要原因。
- 乌新林王占民马道新冯立民吴小鹏
- 关键词:胆囊肿瘤点突变
- 山东省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山东省随机选取1870例研究对象,利用ELISA方法进行HCMVIgM、IgG检测,并进行血型、SDF1和CCR2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对HCMVIgM和IgG阳性率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地区、性别、职业、年龄、血型以及SDF1和CCR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山东省HCMVIgM阳性率为40.21%,IgG阳性率为48.07%;各地区IgM和IgG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IgM和IgG显著高于男性;农民和医生IgG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随年龄增加,IgG阳性率增加;HCMV感染与血型、SDF1和CCR2受体多态性无显著性关联。结论:山东省HCMV现行感染率较高,与地区、性别、职业、年龄等因素相关,与血型、SDF1和CCR2受体多态性无关。
- 马道新于修平薛付忠赵蔚明贾继辉周亚滨李国荣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流行病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