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193 被引量:832 H指数:13 相关作者: 陈梦玲 李传夫 钱勣虎 汤龙海 孙伟红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华蟾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形态、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了解华蟾素提高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分3组:正常对照组、慢乙肝组和慢乙肝华蟾素组。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s,Mo),以GM-CSF和IL-4联合诱导培养生成DCs,慢乙肝华蟾素组于DCs培养48小时后加入华蟾素。各组DCs均于培养的第7天以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拍摄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CD40、HLA-DR、CD80、CD86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法检测DCs培养液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慢乙肝组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s细胞形态相对不成熟,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低,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分泌能力较弱;加入华蟾素培养的慢乙肝患者DCs与慢乙肝组比较,细胞形态相对成熟,表面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分泌能力增强。结论:华蟾素能促进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DCs的发育成熟,改善其功能。 危晓莉 汪晓莺 汤伟 石佑琴关键词:华蟾素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温肾方对实验性AITD SD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SD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 IA方法观察SD大鼠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自身抗体滴度的改变及通过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使用TUNEL法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凋亡程度,了解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凋亡的程度明显高于温肾方各组、及雷公藤治疗组。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方可能通过抑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治疗作用。 顾志峰 余江毅 曹晓蕾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细胞凋亡 温肾方 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进行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的体外培养,探讨RPE培养与鉴定方法,为研究其生理功能、生化特征和病理过程提供细胞模型。方法:用改良的眼杯固定法,将其固定在眼球托上,用胰酶直接消化视网膜色素上皮面,收取RPE细胞。作细胞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鉴定。结果:RPE细胞培养早期生长活跃、胞核透明、胞浆含丰富黑色素颗粒,多巴氧化酶呈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提示角蛋白表达强阳性。结论:培养的大量细胞可用于RPE的体外实验研究,多巴染色是鉴定RPE细胞一种较好的方法。 胡健艳 陈雪 陈辉 于靖关键词: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细胞 免疫荧光染色 黑色素颗粒 生化特征 阳性反应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CD4+Th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粘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h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CD4+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lymphocyte,Th)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β-... 韩毓 汪晓莺 季玉红 沈爱国 孙晓雷 胡迎青 周晓荣 吴琼关键词:细胞粘附 文献传递 TAK1在胶质细胞iNOS表达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探讨中枢胶质细胞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激活性激酶1(TAK1)诱导iNOS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胶质细胞株中瞬时转染TAK1和它的激活蛋白因子(TAK1-b ind ing prote in1TAB1),或与iNOS启动子报告基因(iNOS-Luc)质粒及NFκB-Luc质粒共转染。结果:TAK1明显激活iNOS的表达活性。而且当使用下游激酶p38 MAPK,JNK和NFκB的抑制剂(SB203580,SP600125和CAPE)后,这些表达活性明显被抑制。结论:在胶质细胞内,TAK1在p38 MAPK,JNK和NFκB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iNOS的转录表达活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沈勤 施建华 殷冬梅 顾建兰 张然关键词:MAPK 胶质细胞 NFΚB 信号传导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的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AtlantisC18反相色谱柱,成功地分离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研究了儿茶酚胺在AtlantisC18和NovlepakC18柱的保留特性,比较了流动相中离子对试剂辛烷基磺酸钠(B8)浓度对儿茶酚胺容量因子k'的作用,确认采用AtlantisC18柱分离儿茶酚胺,色谱条件优化空间更大,更适于复杂生物样品分析。色谱条件:AtlantisC18柱,电化检测,流动相:NaH2PO450mmol/L、柠檬酸钠50mmol/L缓冲液-乙腈(体积比为75∶25),检测限(S/N)在0.93~2.43pg以下,绝对回收率均≥98.5%,样品日内相对标准差<1.2%。方法精密、准确。 李炳源 黄慧伟 黄彦 李新玲 邱一华关键词:儿茶酚胺类物质 生物样品分析 C18柱 离子对试剂 检测限 胶质瘤中hTERT、VEGF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06例胶质瘤hTERT和VEGF的表达;用CD34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TERT、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57/106)、68.0%(72/106);hTERT或VEGF阳性分别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hTERT阳性或VEGF阳性的瘤组织MVD分别为71.2±18.0和74.4±20.0;而相应的阴性组分别为60.3±21.8和58.4±23.1,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TERT、VEGF的表达和MVD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hTERT、VEGF的表达及MVD均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前两者阳性表达,其MVD高于两者阴性表达,说明hTERT、VEGF在肿瘤血管形成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王东林 王艳芬 施公胜 黄华 陈莉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肿瘤血管形成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其对... 成翔 汪晓莺 季玉红 韩毓 吴琼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粘附分子 免疫突触 文献传递 切割海马伞海马中56、65、83 kD差异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的协同作用研究 <正>目的:探讨海马组织中56、83kD蛋白在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以及56、65、83kD差异蛋白对NSCs向AChE阳性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切割海马伞后14d海马与正常海马组织匀浆电... 金国华 张蕾 田美玲 秦建兵 朱蕙霞 张新化 徐慧君关键词:海马 神经干细胞 分化 文献传递 CDK11^(P58)和Cyclin D3在损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CDK11P58和Cyclin D3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夹伤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夹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及脊髓腰膨大前角、伤侧腓肠肌中的CDK11P58蛋白的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而Cyclin 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2)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腓肠肌内都可观察到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而坐骨神经夹伤后,在上述部位可检测到CDK11P58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但Cyclin D3无明显变化;(3)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11P58和Cyclin D3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都有共存;而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共存强度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坐骨神经及脊髓腰膨大、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的表达,但对Cyclin D3无明显影响,表明CDK11P58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夏强 程纯 邵晓轶 张冬梅 刘海鸥 沈爱国关键词:CYCLIN 坐骨神经 WESTERN BLOT 免疫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