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31)

作品数:20 被引量:252H指数:12
相关作者:陆卫平陆大雷刘小兵王继丰刘萍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玉米
  • 17篇糯玉米
  • 8篇淀粉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型
  • 7篇基因型差异
  • 4篇玉米淀粉
  • 4篇糯玉米淀粉
  • 4篇利用效率
  • 4篇米淀粉
  • 4篇糊化
  • 3篇氮肥
  • 3篇氮素
  • 3篇氮素吸收
  • 3篇氮素吸收利用
  • 3篇氮素吸收利用...
  • 3篇糊化特性
  • 2篇玉米粉
  • 2篇施氮
  • 2篇同基因

机构

  • 20篇扬州大学
  • 9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20篇陆卫平
  • 14篇陆大雷
  • 10篇王继丰
  • 10篇刘小兵
  • 7篇刘萍
  • 7篇赵久然
  • 7篇王德成
  • 7篇卢艳丽
  • 4篇王凤格
  • 3篇韩晴
  • 3篇苏辉
  • 2篇郭景伦
  • 2篇景立权
  • 2篇王从亮
  • 2篇郭换粉
  • 1篇毛善国
  • 1篇姚泉洪
  • 1篇徐建明
  • 1篇彭日荷
  • 1篇李才生

传媒

  • 6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运筹对玉米苏玉19产量形成的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在总施氮量为270kg·hm^-2、基苗肥与穗肥比为1:2的条件下,基苗肥设基施、4叶展施2个处理,穗肥设8叶、10叶和12叶展施3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苏玉19产量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基施配合穗肥8叶展施处理产最最高,比其他处理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13.03%~30.19%,其中施基肥处理比施苗肥处理增产15.14%;穗肥8叶展施比穗肥10叶、穗肥12叶展施分别增产7.44%和15.90%。增产主要归因于促进壮苗早发、堵壮茎秆、增加气生根数和总粒数、提高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的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薛林陆卫平陆虎华黄晓兰印志同
关键词:玉米氮肥运筹
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中,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小,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间的变化趋势,可认为花后40 d收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改良糯玉米淀粉的品质。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凤格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收获期淀粉
糯玉米粉、淀粉和脱脂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以4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糯玉米粉、淀粉(脱蛋白)和脱脂淀粉(脱蛋白脱脂)的理化特性。结果表现,脱蛋白或脱蛋白脱脂处理不改变材料的结晶类型,各材料均表现为典型的"A"型衍射图谱。理化特性在糯玉米粉、淀粉和脱脂淀粉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晶度、膨胀势、回复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以糯玉米粉最高,脱脂淀粉最低;溶解度、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以淀粉最高,米粉最低;透光率以脱脂淀粉最高,米粉最低;但4个糯玉米品种的终值黏度变化趋势不甚明显。
陆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王凤格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粉淀粉蛋白脂肪理化特性
20个鲜食玉米杂交种DNA指纹库的构建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SSR(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选取均匀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组的10个标记对20个玉米品种构建DNA指纹库,并研究最佳DNA提取方法和核心引物。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快速碱煮法制备的DNA能够满足大批量鲜食玉米杂交种的一致性检测;等位基因数多、PI(多态性信息含量)和MI(标记索引)高且具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被列为指纹库构建的核心引物。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20个品种中的大部分品种R值达50%以上。
韩晴沈雪芳陆卫平王义发彭日荷姚泉洪
关键词:鲜食玉米SSRDNA指纹库
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特性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
2012年
在同一供肥水平下研究31个糯玉米品种的钾素分配转移特性,分析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规律及其与钾素吸收利用的关系,揭示钾素分配转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糯玉米生育期间钾素在各器官的分配与氮、磷不同,钾素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在生育期间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开花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开花后钾素分配到茎秆中最多。糯玉米不同品种各器官钾素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钾素转移率主要影响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高低,而对钾素吸收总量及钾收获指数影响较小。通径分析表明,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中高产品种叶片的钾素转移率较高,叶鞘的钾素转移率高有利于品种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钾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卢艳丽陆卫平陆大雷王继丰刘小兵
关键词:糯玉米基因型差异
糯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4
2006年
以近年育成的31个糯玉米(Zea maysL.ceratinaKulesh)品种为试材,对其氮肥吸收利用率(RE)、氮肥生理利用率(PE)、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以收获鲜穗、鲜籽粒或成熟籽粒为目的,其AE、RE、PE和PFP均存在显著差异。聚类结果显示,无论收获产品是鲜穗、鲜籽粒还是成熟籽粒,属于高产、高氮肥利用效率(NUE)的品种有6个,即凤糯2146、京科糯267、京科糯218、粤白糯1号、SW42和SAUWX02。与其他品种相比,这6个糯玉米品种的鲜穗、鲜籽粒和成熟籽粒的平均产量分别高17.9%、18.1%和28.6%,平均AE分别高45.2%5、0.2%和64.7%,平均RE分别高35.1%、35.1%和36.7%,平均PE分别高4.5%、9.7%和20.3%,平均PFP分别高17.9%1、8.1%和28.6%。相关分析表明,提高糯玉米氮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植株体内的运转率有利于NUE的提高。
卢艳丽陆卫平刘小兵王继丰刘萍陆大雷苏辉
关键词:糯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 cP,最低的仅为122.33 cP;变异最小的是糊化温度,最高的为79.5℃,最低的为76.92℃;(2)所有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杂种大于亲本,且峰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3个性状杂种平均数高于亲本;(3)沉降值存在显著的超中亲优势,峰值黏度和回落值仅存在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均无杂种优势;(4)杂种与双亲淀粉RVA黏度性状之间的关系因性状而异,其中在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4个性状上,杂种与母本、中亲值RVA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余3个性状则因组合的不同而异,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陆芳芳陆卫平刘萍沈新平王继丰刘小兵
关键词:糯玉米杂种优势
不同基因型糯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III.氮素分配转移特性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解糯玉米氮素分配转移规律及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揭示氮素分配转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本文在同一氮素供应水平下研究了31个糯玉米品种的氮素分配转移特性。结果表明,糯玉米生育期间氮素的分配中心是随生长中心转移而变化的,开花前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开花后氮素的分配中心开始由茎、叶转向雌穗,并逐渐以子粒建成为中心。糯玉米不同品种各器官氮素转移率及其对收获产品的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氮素转移率主要影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的高低,而对氮素吸收总量的影响较小。通径分析表明,鲜穗高产品种茎秆的氮素转移率较高,鲜子粒高产品种茎秆和雄穗的氮素转移率较高,成熟子粒高产品种叶片、苞叶及穗轴的氮素转移率均较高;叶片的氮素转移率高有利于品种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属于高产、氮素吸收量大、氮素利用效率高基因型的6个品种,其鲜食期和成熟期的氮素总转移率平均值分别为25.53%和47.60%,比其他品种分别高27.48%和22.94%;鲜食期和成熟期的子粒氮收获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5和0.62,比其他品种分别高8.43%和9.90%。
卢艳丽陆卫平刘小兵王继丰刘萍陆大雷苏晖
关键词:糯玉米基因型差异
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以苏玉糯4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肥配比(纯N75kghm-2、纯N75kghm-2+K2O70kghm-2、纯N75kghm-2+P2O565kghm-2和纯N75kghm-2+P2O565kghm-2+K2O70kghm-2)和拔节期追氮(0、150和300kghm-2)对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回生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虽然受到施肥处理的影响,但总体上变异较小。热焓值受基肥配比影响较小,糊化范围和峰值指数受拔节期追施氮肥量影响较小。在不同基肥配比处理下,糊化范围在基施氮钾时最低,氮磷钾合理配施处理下最高,峰值指数表现和糊化范围相反。在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处理下,热焓值以追氮150kghm-2最高,追氮300kghm-2或不追氮无显著差异。胶凝淀粉冷藏后发生回生,表现为转变温度、热焓值和峰值指数降低,糊化范围变宽。和仅基施氮相比,增施磷或(和)钾都可降低淀粉的回生值和回生淀粉的热焓值,拔节期追氮处理的这两项指标均劣于不追氮处理。回生值与回生淀粉的热焓值和峰值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P<0.01)和0.41(P<0.05);原淀粉的热焓值与峰值指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P<0.01),与回生淀粉热焓值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P<0.05),与终值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追氮150kghm-2时,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较为理想,表现为热焓值较高,回生值较低。
陆大雷王德成景立权韩晴郭换粉赵久然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胶凝回生
糯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
2011年
在同一施肥水平下研究31个糯玉米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糯玉米的磷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生产鲜穗、鲜子粒和成熟子粒糯玉米的磷素利用效率品种间变异范围分别为193.95~342.25 kg/kg、127.35~219.76 kg/kg和96.55~181.61 kg/kg。聚类分析表明,无论其收获产品是鲜穗、鲜子粒还是成熟子粒,属于高产、磷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品种有2个,其100 kg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需磷量平均值分别为0.359、0.510、0.656 kg。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品种鲜穗和鲜子粒产量,改良吸磷总量起主导作用;提高成熟期子粒产量,改良吸磷总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并重。
卢艳丽陆卫平陆大雷王继丰刘小兵
关键词:糯玉米磷素吸收利用基因型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