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6c2621200105)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傅金祥李敬宝由昆孙乾周伟伟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沈阳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沈阳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膜生物反应器中胞外聚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膜生物反应器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合成的影响因素,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良好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实验装置(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对BOD、MLSS等的检测,研究污泥负荷、pH和DO对胞外聚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污泥负荷对胞外聚合物合成的影响显著,污泥负荷宜控制在0.6 BOD-kg/(MLSS kg.d).pH对EPS合成影响次之,pH宜为7.1.DO对EPS合成影响最小,DO宜控制在2.1 mg/L.结论污泥负荷降低有利于EPS的合成,这支持了低负荷下微生物发生自溶的现象。溶解氧质量浓度升高和pH值偏碱时亦有利于EPS的合成.
- 周伟伟傅金祥由昆李敬宝琚冉王业翔
- 关键词:MBREPS污泥负荷DO
- 新型MBR处理微污染景观水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在常温条件下,一种新型MBR对微污染景观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膜污染情况。采用间歇曝气,考察新型MBR的进出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一种新的膜污染表达方式。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浊度去除率达92%,色度去除率80%,CODMn去除率78%,NH3-N去除率75%。
- 李敬宝
- 关键词:粉煤灰
- 活性炭纤维吸附饮用水中硼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静态试验,对经过简单预处理的活性炭纤维的除硼效果以及吸附时间、pH、温度和搅拌机转速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以物理吸附为主;最佳吸附时间为1h;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均较大,pH值最佳范围为5~6.5,温度为15℃;搅拌机高速转动更利于吸附进行;采用了不同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再生试验,3%NaOH溶液再生效果最好,再生后吸附效率可达90.1%。
- 孙乾傅金祥由昆沙明卓何爱玲刘宇连雷
- 关键词:硼活性炭纤维
- 一体式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氮转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一体式好氧膜生物反应器(Integrated 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IAMBR)内提供了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生长环境,从而使得硝化作用增强。从氨氮浓度与亚硝酸氮浓度比值随天数变化,氨氮浓度与硝酸氮浓度比值随天数变化,亚硝酸氮浓度与硝酸氮浓度比值随天数变化角度分析了IAMBR内氮的转化情况,得出氨氮去除主要依靠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好氧污泥,并且IAMBR可用于去除氨氮的结论。
- 周伟伟傅金祥李敬宝王业翔朱志峰
-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氮转化硝化作用硝酸盐亚硝酸盐
- 粉煤灰与微滤膜协同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采用膜法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过程中投加粉煤灰对微污染水处理的强化效果.采用两组平行实验,一个反应器内用微滤膜组件单独过滤,另一个反应器内放置微滤膜组件并投加粉煤灰,比较两个反应器对浊度、色度、CODMn、UV254及氨态氮的处理效果.经两组实验对比可知,投加粉煤灰可使浊度去除率提高10%左右,色度去除率提高20%左右,CODMn去除率提高11%左右,NH3-N去除率提高70%左右.可见粉煤灰与微滤膜联合处理微污染水具有强化协同作用.
- 傅金祥李敬宝王防现周伟孙乾
- 关键词:粉煤灰浊度氨态氮CODMN
- 饮用水中硼的活性炭纤维吸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静态试验,对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比较,同时对经过简单预处理的活性炭纤维的除硼效果及吸附时间、pH、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吸附效果最佳;其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以物理吸附为主;最佳吸附时间为1h;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均较大,最佳pH约为6,温度为17℃;采用不同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再生试验,3%NaOH溶液效果最好,再生后吸附效率可达89%。
- 傅金祥孙乾由昆何爱玲沙明卓
- 关键词:硼饮用水活性炭纤维环境激素
- MF与PAC协同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水试验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高效的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与MF膜截留协同处理微污染水的动态模拟试验,以进出水中CODMn、浊度、色度及UV254作为评价水质净化效果指标.结果系统运行稳定后,浊度平均去除率93%,色度平均去除率86%,CODMn平均去除率70%,UV254平均去除率61%.通过采用间歇曝气和投加粉末活性炭方法可以减缓膜污染,膜污染呈现先快后缓的规律.结论采用MF与PAC协同工艺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性能,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 朴芬淑傅金祥隋学军李敬宝
-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粉末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