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099) 作品数:60 被引量:123 H指数:7 相关作者: 沈爱国 程纯 刘海鸥 陈梦玲 严美娟 更多>> 相关机构: 南通大学 南通医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学 更多>>
Thr187磷酸化p27^kip1、Skp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本研究检测了Thr187磷酸化p27(P—p27Thr187)、Skp2及p27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p27分子磷酸化失活的新角度进一步研究HCC发病的分子机制,探讨其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王酉 陈莉 陆牡丹 李鹏 崔小鹏 秦军 沈爱国关键词:肝细胞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临床病理意义 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在脑组织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SSeCKS(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eCKS在脑组织中表达的时空变化及细胞定位。结果:SSeCKS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变化,在胎鼠和生后早期的SD大鼠中表达水平较高,尤以生后1周明显,成年以后显著降低,4周时最低。脑分区检测显示端脑、海马和间脑符合全脑检测结果。DAB显色示SSeCKS在脑组织中呈点状散在分布,免疫荧光双标记示SSeCKS与星形胶质细胞有部分共定位,与神经元无明显共定位。结论:SSeCKS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存在时空变化,并且主要定位于星形胶质细胞。提示SSeCKS可能通过参与细胞骨架的调节和信号通路的活化影响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指导的神经元的迁移和轴突的生长。 秦婧 沈爱国 陈莉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地高辛标记的小鼠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RNA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2 2003年 为了制备小鼠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 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β-1,4-Gal T- )地高辛标记的 RNA探针以探讨β-1,4-Gal T- m RNA在坐骨神经组织的表达定位 ,本研究用提取的小鼠脑总 RNA,采用 RT-PCR方法 ,得到β-1,4-Gal T- 的 DNA片断 ,将其克隆到 p GEM-T载体 ;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β-1,4-Gal T- RNA探针 ;运用点杂交的方法分析标记探针的灵敏度 ;最后应用该探针 ,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 ,分析 β-1,4-Gal T- m RNA在小鼠坐骨神经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β-1,4-Gal T- /p GEM-T质粒 ,获得了高效价的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β-1,4-Gal T- RNA探针 ,应用该探针发现 β-1,4-Gal T- 在小鼠坐骨神经髓鞘中有表达。以上结果表明 ,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 β-1,4-Gal T- RNA原位杂交探针可特异地检测β-1,4-Gal T- m RNA在组织中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β-1,4-Gal T- 在坐骨神经及其它神经组织发育和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沈爱国 龚蕾蕾 丁斐 严美娟 王汉洲 顾建新关键词:地高辛标记 小鼠 RNA探针 N-糖链合成相关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004年 为了分析与 N-糖链合成相关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 、 、 (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 , ,β-1,4-Gal T- , , ) m RNA在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 RT-PCR方法 ,分析 β-1,4-Gal T- 、 、 在小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存在。以扩增的 c DNA片断标记探针 ,Northern blot分析β-1,4-Gal T- 、 、 m RNA在正常和损伤大鼠坐骨神经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通过 RT-PCR方法 ,检测到 β-1,4-Gal T- 、 、 在小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存在 ;采用 Northern blot方法 ,发现β-1,4-Gal T- 、 、 在正常大鼠坐骨神经中有表达 ,并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发生表达变化 ,但三种同功酶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结论 :本实验发现 β-1,4-Gal T- 、 、 在坐骨神经有表达 ,并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发生表达变化。提示与 沈爱国 严美娟 龚蕾蕾 关晓颖 程纯 顾建新关键词:坐骨神经 RT-PCR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p27^(kipl)和Ki-67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 p2 7kipl和 Ki- 6 7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0 0例 NHL 及 2 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 p2 7kipl和 Ki- 6 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2 7kipl蛋白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不包括生发中心 )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NHL,随着肿瘤侵袭性的增加 ,p2 7kipl表达水平下降。 Ki- 6 7蛋白在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 (不包括生发中心 )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 NHL,其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的侵袭性增加而上升。NHL 中 p2 7kipl蛋白的阳性率与 Ki- 6 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2 7kipl与 NHL 的发生发展有关 ,联合检测 p2 7kipl及 Ki- 6 7蛋白水平可为 NHL 程纯 张冬梅 沈爱国 何松 邵晓轶 刘海鸥关键词:非霍奇金 P27^KIPL KI-67 细胞周期蛋白类 Promoting lumbar spinal fusion by adenovirus-mediate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 gene therapy 被引量:2 2007年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denoviral construct contain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 (BMP4) gene can be used for lumbar spinal fusion. Methods: Twelv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8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ombinant, replication-defective type 5 adenovirus with the cytomegalovirus (CMV) promoter and BMP-4 gene (Ad- BMP4) was used. Another adenovirus constructed with the CMV promoter and β-galactosidase gene (Ad-β-gul) was used as control. Using collagen sponge as a carrier, Ad-BMP-4 (2.9 × 10^8 pfu/ml ) was directly implanted on the surface of L5-L6 lamin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Ad-β-gal was implan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control group. X-ray was obtained at 3, 6, and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to observe new bone formation. When newbone formation was identified, CT scans and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were obtained. After that,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nd underwent histological inspection. Results: In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new bone formation and fusion were observed on CT sca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out the evidence of ectopic calcification in the canal. Negative results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Histolog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endochondral bone formation at the operative site and fusion at early stage was testified. Conclusions: In vivo gene therapy using Ad-BMP-4 for lumbar posterolateral spinal fusion is practicable and effective. 赵剑 赵敦炎 沈爱国 刘璠 张烽 孙煜 吴红富 陆春峰 施红光关键词:ADENOVIRUS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的表达变化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切断后SSeCKS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近端SSeCKS的表达逐步升高,伤后2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远端SSeCKS表达于12h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表明,SSeCKS在神经断端处高表达,成簇状聚集;在远离断端处表达明显降低,分布亦较为均一。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SSeCKS与S100、NF200及GAP43有部分共定位。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可以引起SSeCKS的表达变化,其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某些伤害性刺激信号分子的转导,并与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及功能修复有关。 沈爱国 秦婧 陈莉 刘海鸥 牛淑琼 高尚锋 史淑贤关键词:坐骨神经切断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在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CDK11)在横断性脊髓损伤(t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9横断伤1d、3d、5d、7d和14d组,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法损伤后各时间段CDK11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1在假手术组以及损伤组脊髓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CDK11蛋白水平在SCI后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DK11p58的表达于损伤后3d开始显著升高,一直持续到第7d,之后逐渐下降。而CDK11p110也在3d、5d时高于假手术组,伤后7d则明显降低,至14d时有所回升。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K11在假手术组脊髓中均匀分布,损伤后3d,CDK11在脊髓灰质和白质中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双标记表明,CDK11与神经元的标记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环核苷酸-3′磷酸水解酶(CNPase)有明显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也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脊髓损伤后CDK11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CDK11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肖锋 季玉红 孙琳琳 秦婧 杨君伶 刘永华 赵剑 沈爱国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突触后密度蛋白-93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2007年 目的探讨突触后密度蛋白-93(PSD-93)在脊髓损伤(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使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致大鼠脊髓(T9、T10)重度撞击伤。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损伤后各时间段PSD-93 mRNA及其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PSD-93在正常脊髓中的分布以及损伤后的定位改变。结果PSD-93 mRNA水平在SCI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3d降到最低水平;蛋白水平则在SCI后显著上调,于1d达高峰。免疫荧光双标显示,PSD-93在SCI后除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存在着共定位之外,还高表达于损伤局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后PSD-9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nNOS、活化的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PSD-93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过程。 高尚锋 程纯 陈梦玲 赵剑 李欣 牛淑琼 严斌 沈爱国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实时定量PCR 免疫印迹法 免疫荧光 肝细胞癌组织中Skp2的表达及与p27^(kip1)、PCNA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Skp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27kip1(p27)和PCNA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HCC及癌旁组织,l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l0例HCC及癌旁肝新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kp2、p27及PCNA蛋白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kp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中Skp2的阳性率(24.0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1)。Skp2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血清AFP值及转移有关(P<0.05)。p27在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CC组织(P<0.001)。HCC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1)。HCC组织中Skp2的表达与p27呈负相关(P<0.001);与PCNA呈正相关(P<0.01)。结论:Skp2在HCC组织中表达是上调的,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加速了对p27泛素化依赖的蛋白降解,使其表达及代谢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并促进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 程阳 王酉 陈莉 陆牡丹 秦军 崔小鹏 李鹏 刘胜利关键词:肝细胞癌 免疫印迹法 SKP2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