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业协会资助项目
- 作品数:29 被引量:418H指数:9
- 相关作者:金银龙段链刘志伟孙成程义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软水中EPS对铜管/磷酸盐体系溶解性铜释放的影响
- 2005年
- 以海藻酸钠模拟水体中的细胞外高聚物 (EPS ) ,研究软水体系中海藻酸钠对铜管 /磷酸盐缓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浓度海藻酸钠能明显提高软水 铜管 磷酸盐体系中溶解性铜的释放 ,从而降低磷酸盐对铜管的缓蚀效果 ,而且从新管释放的溶解性铜远高于老化 6个月、 12个月和 10年的铜管 ,释放溶解铜的顺序为Cnew>C6m>C12m>C10y;随着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 ,溶解性铜的释放浓度降低 ,但仍高于对照试验 .在低pH条件下 ,海藻酸钠对溶解性铜的释放影响显著 ,从新管释放的溶解性铜浓度低于老化 6个月、 12个月和10年的铜管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老化时间的铜管其腐蚀表面的组成不同 ,水质 pH值明显影响这些腐蚀副产物的溶解性铜释放 ;在不同停留时间内 ,随着水体组成的变化 ,溶解性铜的释放浓度不断发生变化 ,表明海藻酸钠与铜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影响磷酸与铜的相互作用 。
- 李时银倪利晓李来发孙成
- 关键词:磷酸盐溶解性软水EPS海藻酸钠细胞外
- 天然水体中铜的形态及其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0
- 2003年
- 通过铜加标实验,运用两步酸化阳极溶出伏安法(DAM-DPASV)得到官厅水库各水样对铜的络合容量,同时测定了水样在铜加标前后对Q67淡水发光菌的96h急性毒性。官厅水库各水样对铜的络合容量为26~128μg L,与水样中DOC的含量成正比,络合容量随DOC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铜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随着水样对铜络合容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用总铜浓度表示的EC50而言,由电极有效态铜浓度(无机铜浓度)表示的EC50能够更好地预测天然水体中铜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
- 黄圣彪王子健
- 关键词:铜络合容量DOC毒性
- 铝塑复合供水管材卫生安全性评价
- 2005年
- 目的评价铝塑复合供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国内企业生产的20根铝塑复合管(直径20mm、长2.0m),分别采用余氯和硬度分别为2和100mg/L的浸泡水(第1种浸泡水)和北京市政管网自来水(第2种浸泡水)进行24h浸泡实验并检测水质变化。结果铝塑复合管浸泡实验显示,第1种浸泡水的pH值、余氯和氯化物浓度均高于第2种浸泡水。第1种浸泡水总碱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均低于第2种浸泡水。第2种浸泡水铜、铅、锌、砷和镍的溶出量均高于第1种浸泡水,其中铅、砷和镍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规定的标准;2种浸泡水铬、镉和锡的溶出量均低于检测限。24h浸泡实验显示,铝塑符合管各项指标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要求。结论铝塑复合管基本满足我国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 路凯丁亮王红伟井海宁赵晓宁林少彬李亚栋金银龙
- 关键词:铝塑复合管
- 北京市饮用水源水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被引量:263
- 2004年
- 对北京市城区 8个区和郊区 10个区、县 12 0个样点的饮用水中Cu ,Hg ,Cd和As的浓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应用目前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北京市各区县饮用水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 ,城区 8个区和郊区 10个区、县重金属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Cu :0 81~ 6 96 μg·L-1,Cd :0 34~ 0 82 μg·L-1,Hg :0 10~ 0 74μg·L-1,As:0 19~ 3 0 2 μg·L-1.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 ,As在通州区所引起的致癌风险最大 ( 2 0× 10 -5·a-1) ,Cd在昌平区的致癌风险最大 ( 2 3× 10 -6·a-1) ,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5× 10 -5·a-1) ;在北京市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中 ,Hg的风险最大 ,Cu次之 ,但是两者风险水平均在 10 -8~10 -9·a-1,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
- 高继军张力平黄圣彪马梅王子健
- 关键词:重金属饮用水
- 铜摄入不足大鼠血中铜含量及铜锌比值对血脂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铜摄入量低于正常摄入量的情况下血中铜、锌含量、铜/锌比值及血脂的相关关系,为铜的多途径暴露提供统一的剂量依据。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其中1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饮用正常自来水;另外6组喂饲缺铜饲料、饮用去离子水,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依次为缺铜模型对照组(0ADI,0 mg/ml)、1/625ADI(0.000128 mg/ml)、1/125ADI(0.000 64 mg/ml)、1/25ADI(0.003 2 mg/ml)、1/5ADI(0.016 mg/ml)及ADI(0.8 mg/ml)组,30 d后测定其血中铜蓝蛋白(CP)活力作为判断机体铜缺乏标准,测定其血中铜、锌含量及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铜摄入量不足时,各组大鼠血中铜蓝蛋白活力低于正常水平(P<0.05),说明机体处于铜缺乏状态。此时,除1/25ADI组外,其他各组血铜值变化不明显而各组血中铜/锌比值(Cu/Zn值)均高于正常水平(P<0.05),且缺铜模型组、1/625ADI组TC、HDL、LDL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1/25 ADI组血铜及Cu/Zn值均出现异常升高(P<0.05),而TC、HDL、LDL值异常降低(P<0.05)。缺铜模型组大鼠血中TG水平高于正常水平(P<0.05),当有少量铜摄入后,1/625ADI、1/125ADI及1/25ADI各组T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铜摄入量的升高而升高。结论铜摄入量低于日常摄入量时,机体处于铜缺乏状态,此时血中Cu/Zn值反应比血铜更为敏感。缺铜会导致血中TC、TG、HDL、LDL低于正常水平,而在1/25ADI时TC、HDL、LDL异常降低,0 mg/ml铜摄入量组TG异常升高。
- 段链吴珍金银龙
- 关键词:微量元素铜铜锌比值血脂铜缺乏
- 土壤中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被引量:15
- 2014年
- 利用中国土壤的铜毒理学数据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了土壤中铜的不同风险水平(P%)的毒害浓度值(P%Hazardous concentration,Hcp),并利用淋洗一老化因子校正Hcp获得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铜的生态阈值,探讨了土壤性质对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对铜的生态阈值有显著影响,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影响土壤铜生态阈值的最主要因子,可达铜生态阈值变异的80%以上.基于土壤pH值和CEC的两因子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铜生态闽值,其决定系数群为O.820~0.913;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OC)的三因子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决定系数癣为O.852~0.988.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王小庆李菊梅韦东普陈世宝马义兵黄占斌
- 关键词:生态阈值铜土壤性质
- 金属铜对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铜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16 0只出生 70d的鸡饲喂于 32只鸡笼中 ,手术造成鸡翅桡骨 1~ 2mm的缺损 ,然后分为 4组 ,每组 4 0只。每天早上第 1组 (对照组 )鸡胃灌0 8%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Na CMC) ,其余 3组分别胃灌不同剂量的金属铜粉、0 8%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浮液 ,低中高剂量组铜的剂量分别为 2 0、4 0、80mg/kg体重。饲料中含铜 5 4mg/kg饲料 ,所有鸡均自由进食和饮水。分别于手术后的第 14、2 1、2 8和 35d每组各处死 10只鸡。收集肝脏测定其中铜和锌的含量 ;CT桡骨 ,并对骨痂中的骨灰度进行定量测定 ;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由三点弯曲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测定骨痂中的钙、镁、磷、铜、锌和铁的含量。 结果 骨痂的灰度值随铜的剂量和饲喂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术后 2 1d和 35d ,高铜剂量组的骨痂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90 9±2 2 0 )比 (5 97± 15 5 ) ;和 (973± 10 0 )HU比 (76 3± 179)HU(P <0 0 5 )。术后 35d ,中剂量和高剂量组骨痂中钙和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钙 :(177± 2 6 7)、(176± 2 0 5 )、(137± 34 7)mg/g ;镁 :(2 98± 0 5 7)、(3 0 6± 0 4 6 )、(2 4 3± 0 5 3)mg/g。术后 35d ,高剂量组骨痂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
- 鲍善芬赵霖刘玉杰丛涛程增江李珍
- 关键词:骨折愈合铜
- 海藻酸钠对铜管/磷酸盐体系溶解性铜释放影响
- 2005年
- 研究了在铜管/磷酸盐体系中,自来水中的海藻酸钠对溶解性铜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含量、停留时间、铜管管龄均影响磷酸盐对铜管的缓蚀作用;在一定量的磷酸盐缓蚀剂条件下,低浓度的海藻酸钠显著增加溶解性铜的释放,高浓度的海藻酸钠会减少溶解性铜的释放,且从新铜管释放的溶解性铜浓度高于老化10a和1.5a的铜管;在一定量的海藻酸钠的条件下,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溶解性铜的释放逐渐降低;在停留24h的时间中,溶解性铜的释放显著增加,其后释放逐渐趋于稳定,表明磷酸盐的存在可能阻止了Cu (OH)2转变为Cu2CO3(OH)2,从而减少了溶解性铜的释放。
- 王海涛张维清蒋海军陶仙聪孙成
- 关键词:铜管自来水海藻酸钠
- 贴膜法评价天然抗菌材料铜抗菌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影响贴膜法评价铜抗菌性能的因素。方法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照样和贴膜材料,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评价菌种,采用贴膜法评价铜的抗菌性能。结果新打磨的铜表面抗菌活性高于放置1 w的铜表面。以石英片作为对照时,石英片回收的菌落数值符合<0.3的要求;以玻璃片作为对照时,玻璃片回收的菌落数值不符合<0.3的要求。当以玻璃片作为贴膜材料时,试验结果的重现性不好;当以铜片或石英片作为贴膜材料时,试验结果的重现性较好。结论贴膜法评价铜的抗菌性能应选择相同的预处理方法,给予材料近似的性状并在试验条件中注明,选择石英片作为对照样品和贴膜材料。
- 潘力军王友斌王俊起
- 关键词:铜抗菌
- 铜缺乏状态下铜摄入量及铜锌比值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探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铜浓度及铜锌比值(Cu/Zn)与脂质过氧化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铜缺乏状态下测定大鼠血中铜含量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饲以正常饲料,实验组大鼠饲以缺铜饲料,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Cu-G),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中铜浓度呈现无规律波动,而Cu/Zn比值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力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血中铜锌比值升高,SOD活力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铜缺乏时血中MDA含量升高,而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即铜锌比值的升高,MDA含量有所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血中铜锌比值的下降可能导致大鼠血中CAT活性水平的升高,但铜锌比值与CAT活性的相关关系呈非线性相关。铜缺乏及铜摄入量对大鼠血中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研究微量元素铜的生理生化作用时,对铜锌比值(Cu/Zn)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下降,同时血中MDA含量上升,而随着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S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铜摄入不足会使血中CAT的活性水平升高,对GSH-pX活性水平无明显影响。
- 段链程义斌金银龙
- 关键词:铜铜缺乏脂质过氧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