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130)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罗璐施周宋勇陈世洋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长沙学院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污泥
  • 4篇溶菌酶
  • 4篇污泥脱水
  • 3篇脱水性
  • 3篇脱水性能
  • 3篇污泥减量
  • 3篇污泥脱水性能
  • 3篇SBR
  • 2篇剩余污泥
  • 2篇维数
  • 2篇吸附剂
  • 2篇酶联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工程学
  • 2篇分形
  • 2篇分形维数
  • 1篇新型吸附剂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机构

  • 10篇湖南大学
  • 3篇长沙学院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中冶长天国际...

作者

  • 7篇施周
  • 6篇罗璐
  • 4篇宋勇
  • 3篇陈世洋
  • 2篇杨柳
  • 2篇李广超
  • 2篇申亮
  • 2篇张伟
  • 1篇周俊
  • 1篇柯水洲
  • 1篇张骅
  • 1篇汪爱河
  • 1篇邓林
  • 1篇汪彩文
  • 1篇李黎武
  • 1篇蒋海燕
  • 1篇徐舜开
  • 1篇李海鹏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化学溶胞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化学溶胞技术,分别考察了双氧水、Fenton试剂、高铁酸钾、次氯酸钠4种强氧化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污泥脱水效果和药剂成本比较确定调理污泥的最佳氧化剂为双氧水,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双氧水调理污泥的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双氧水投加量、污泥初始pH值和污泥初始浓度,而调理时间和温度则影响较小;双氧水调理污泥时的最佳条件为30%双氧水投加量为0.15mL/g、污泥初始pH值为3、调理温度范围为10~30℃、调理时间为1h、污泥初始浓度为12000mg/L;在最佳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相比空白样分别降低了12.40%和64.25%。
柯水洲李海鹏陈小龙
关键词:污泥脱水性能双氧水高铁酸钾次氯酸钠
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促进污泥脱水性能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溶菌酶联合使用对污水厂二沉池回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并与2种药剂单独作用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分别单独作用于污泥脱水时,均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2种药剂共同作用时,能同时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速度,且脱水程度较2种药剂单独处理时进一步提升.2种药剂联用时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絮凝剂+0.05 g/g溶菌酶,且最优添加顺序为先絮凝剂再溶菌酶.此时污泥抽滤泥饼含水率和比阻分别为65.7%和0.8×1012 m/kg,与原泥相比下降25.3%和75.8%.通过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污泥絮体形态分析可知,溶菌酶可以有效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EPS的分布;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则加快了污泥过滤脱水速度.而两者联合使用增大了污泥絮体二维分形维数,可使污泥絮体结构更加细密紧实,并提高污泥可脱除水分的比例,从而提高了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调理污泥脱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罗璐施周施周李广超
关键词:絮凝剂溶菌酶污泥脱水性能分形维数
水解溶菌酶污泥减量过程中的污泥特性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水解溶菌酶对从SBR系统中取出的部分污泥进行水解,然后再回流到SBR系统中,通过与未加水解溶菌酶的相同系统对比,研究了水解溶菌酶对SBR系统中污泥减量与污泥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50d的运行期间,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总计达到76.29%,而该系统对COD与氨氮的降解效率与未加酶系统基本持平,分别为88.21%与68.72%,但其TP平均去除率较未加酶系统降低了17.2%;系统中由于水解溶菌酶的添加,污泥的微生物活性得到强化,比氧气吸收速率平均提高35%,ATP的平均值比对比系统提高了3.12nmol/mgMLSS.
宋勇施周陈世洋罗璐
关键词:剩余污泥污泥减量SBR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研究
本研究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PRA。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在25℃了,溶液pH、PRA投加量、初始磷酸盐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剂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溶液pH在2.5...
施周邓林陈世洋
关键词:高岭土除磷溶胶凝胶法
文献传递
利用溶菌酶实现SBR系统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减少SBR系统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将溶菌酶作为溶胞剂对SBR系统中的污泥进行水解溶胞。连续50 d运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溶菌酶的对照系统相比,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达76.29%;出水COD与NH4+-N的平均质量浓度与对照系统基本持平;50 d内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与对照系统的污泥平均蛋白酶活性分别为0.5U/mgMLSS与0.41 U/mgMLSS。研究表明,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对有机污染物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
宋勇施周陈世洋罗璐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剩余污泥污泥减量溶菌酶SBR
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被引量:2
2013年
以污泥吸附剂的碘值和其对铬的吸附去除效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污泥吸附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辐照时间330 s,磷酸浓度为40%及磷酸与污泥原料的液固比为2∶1,空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A的性能要稍优于氮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N,但前者的得率稍低于后者,总体来讲,两者相差不大。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制备工艺,无需通入保护气体。
张伟张伟杨柳李黎武徐舜开
关键词:污泥吸附剂
水解溶菌酶污泥减量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水解溶菌酶对SBR系统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通过与未加水解溶菌酶的相同系统对比,研究了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的减量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0 d的运行期内,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总计达到76.3%,同时该系统对COD与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2%与53.8%。通过PCR-DGGE分析可知,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两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逐步明显,SBR系统中原有的部分优势微生物在水解溶菌酶的作用下逐渐减弱。另外,对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优势细菌进行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通过鉴定获得的7条细菌的16S rDNA序列,它们分别与放线菌和杆菌同源性在97%以上。
宋勇施周陈世洋罗璐
关键词:污泥减量SBR
溶菌酶和硫酸铝联用优化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污泥沉降体积、污泥比阻和污泥泥饼含水率为指标,考察了溶菌酶和硫酸铝联用时加药方式和加药剂量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投加溶菌酶后投加硫酸铝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更佳,硫酸铝和溶菌酶的最佳投加量均为0.10 g/g TS(总固体),此时,污泥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可达71.84%和0.68×1012m/kg,相比于硫酸铝单独调理分别降低了约5%和0.23×1012m/kg。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分析表明,溶菌酶和硫酸铝联用时显著降低了污泥中LB-EPS(松散附着性EPS)含量,在最佳投量下可将原污泥的LB-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依次从(13.44±2.11)mg/L和(23.97±3.44)mg/L降至(1.72±0.32)mg/L和(8.69±0.15)mg/L,表明联合处理使得EPS中的水分得到释放,提高了脱水性能。
施周戴慧奇罗璐李广超申亮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溶菌酶硫酸铝污泥脱水性能胞外聚合物
Feasibility of using lysozyme to reduce excess sludge i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被引量:3
2013年
Lysozyme reaction was developed as a novel technique for minimizing the amount of excess sludge in the sequential batch reactor(SBR).In the present work,excess sludge taken from a SBR system was treated by lysozyme reaction and then returned to the reactor.The quality of the effluent wat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SBR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duction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could be reduced to almost 100%in the first30 d of operation and could be reduced to further by 40%in the succeeding 20 d or so.In these time periods,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otal nitrogen are 87.38%and 52.78%,respectively,whereas the average total phosphorous in the effluent is nearly 17.18%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effluent of the reference system.After 50 d of operation,the sludge floc size is in the range of 20 to 80μm,which was smaller than the size prior to the start of the hydrolysis and the ratio of 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increases from 86%to 90%.
宋勇施周陈世洋罗璐
关键词:LYSOZYMEATP
污泥活性炭的表征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被引量:27
2014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得到污泥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Cr(VI)。分别采用元素分析仪(Vario EL cube)、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测定仪(ASAP2020)、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原污泥及污泥活性炭的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污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参数和表面化学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初始pH,接触时间,初始Cr(VI)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Cr(VI)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污泥活性炭去除Cr(VI)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越低吸附效果越好,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h。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27.55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R2>0.99);污泥活性炭对Cr(VI)的去除是一个吸附-还原耦合的过程。
张伟张伟杨柳蒋海燕汪彩文汪爱河
关键词:污泥活性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