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42C)

作品数:32 被引量:417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仲华黄建安龚雨顺董新荣施兆鹏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教育部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主题

  • 7篇色谱
  • 7篇茶黄素
  • 6篇多酚
  • 6篇茶氨酸
  • 5篇辣椒
  • 5篇儿茶
  • 5篇儿茶素
  • 4篇多酚氧化
  • 4篇普洱茶
  • 4篇辣椒素
  • 3篇多酚氧化酶
  • 3篇液相
  • 3篇逆流色谱
  • 3篇吸附树脂
  • 3篇离子
  • 3篇酶催化
  • 3篇酶催化合成
  • 3篇高速逆流色谱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合成

机构

  • 31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农业厅
  • 1篇云南省农业厅

作者

  • 32篇刘仲华
  • 21篇黄建安
  • 7篇龚雨顺
  • 7篇王坤波
  • 7篇董新荣
  • 6篇施兆鹏
  • 5篇傅冬和
  • 4篇陈金华
  • 4篇赵淑娟
  • 4篇张冬英
  • 3篇田丽丽
  • 3篇李雨虹
  • 3篇曾亮
  • 3篇李银花
  • 3篇谷记平
  • 3篇谢达平
  • 3篇庄杨
  • 3篇周伟雄
  • 2篇黎星辉
  • 2篇李勤

传媒

  • 9篇茶叶科学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食品科学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食品与机械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色谱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普洱
  • 1篇全国茶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素酶预处理法提取辣椒素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本文研究了应用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条件及对乙醇提取辣椒素效率的影响。考察了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值5.3,酶解温度为40℃,酶用量为10mg/g,酶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辣椒粉用乙醇提取时,辣椒素的提取率比乙醇直接提取时高出7%左右。
董新荣刘仲华郭德音李雨虹谢达平
关键词:辣椒辣椒素纤维素酶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茶黄素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优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4种茶黄素的方法。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1:5:1:5:0.25,V/V),固定相为体系的上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ml/min,仪器转速700r/min,进样量30mg。从茶黄素复合物中分离纯化得到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尤其使得两种酯溶性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达到较好的分离。
王坤波刘仲华黄建安刘芳龚雨顺潘宇黄浩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茶黄素
单双液相下不同多酚氧化酶源对酶性合成茶黄素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比较了单双液相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多酚氧化酶对酶性合成茶黄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体系下单双液相试验中,以不同的酶源合成茶黄素的试验效果不同,就茶鲜叶酶源而言,双液相明显比单液相的效果要显著,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33.74%,合成率为14.245%,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39.74%,合成率为31.792%;而就梨酶源处理而言,单液相的效果要比双液相稍好,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45.73%,合成率为18.799%;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40.20%,合成率为22.11%;就苹果酶源而言,单液相比双液相的效果要好些,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18.22%,合成率为13.34%;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11.56%,合成率为6.935%。
谷记平刘仲华黄建安施兆鹏王桂雪
关键词:茶黄素双液相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303、323K的温度条件下和研究浓度范围内,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分别计算了热力学参数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结果表明,此吸附过程是放热和自发的,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共同控制。
龚雨顺黄建安刘仲华王克勤王坤波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树脂茶氨酸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
茶氨酸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增强免疫能力、降血压、协助抗癌等一系列药理作用.综述了茶氨酸的主要制备方法化学合成法、从茶叶中直接提取分离法和生物合成法等的研究进展.
龚雨顺李勤黄建安刘仲华
关键词:茶氨酸化学合成生物合成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从普洱茶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和没食子酸,其中尿嘧啶为首次从普洱茶中获得。同时,研究了尿嘧啶和没食子酸对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α-淀粉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结果可为普洱茶降糖降脂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张冬英邵宛芳刘仲华黄业伟施兆鹏
关键词:普洱茶尿嘧啶没食子酸Α-淀粉酶
儿茶素对鸭肉色泽和鲜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儿茶素对鸭肉色泽和新鲜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色差计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鸭胸肉颜色的变化,并结合球蛋白沉淀反应和新鲜度感官检验对鸭胸肉样品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添加不同种类儿茶素会改变鸭胸肉的亮度(L*)、红度(a*)和黄度(b*);鸭胸肉色差计光学指标L*、a*、b*与球蛋白沉淀反应和新鲜度感官检验的结果一致;鸭胸肉在4℃、616lux的贮藏条件下,选择添加800mg/kg的70%EGCg儿茶素和500mg/kg的70%小叶种儿茶素,可达到护色和保鲜的目的;结论:色差计指标可以初步鉴定鸭肉新鲜度,儿茶素能够起到护色和保鲜的作用。
曾亮黄建安唐书泽田丽丽刘仲华
关键词:新鲜度
辣椒素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荧光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辣椒及高纯度辣椒素样品中辣椒素的定量分析。在Ex为278 nm,Em为312 nm荧光条件下,辣椒素在0.58-5.8μg/m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C(μg/mL)与荧光强度I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1.0377×10-3I-0.3667,R=0.9994,精密度RSD=0.08%(n=5)。平均回收率95.39%。
董新荣王锦刘仲华雷孝刘欣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辣椒辣椒素
梨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组成及其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梨(丰水梨、贡梨、雪梨、水晶梨、香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具有相似的酶带,但酶带数目、Rf值及相对分子质量均存在种间差异.丰水梨有11条同工酶带,贡梨7条,雪梨5条,水晶梨和香梨分别为6条和4条.PPO同工酶带Rf值集中于0.40~0.70,其相对分子质量集中于4.5×104~9.4×104.同时研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丰水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最多,酶活性最大,合成茶黄素的能力最强.多酚氧化酶合成茶黄素能力大小顺序为:丰水梨,贡梨,雪梨,香梨,水晶梨.
王坤波刘仲华赵淑娟傅冬和黄建安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茶黄素
天然辣椒素酯的酶促合成与生物活性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天然辣椒素经化学-酶法转化为天然辣椒素酯类物质的方法。在30℃,香草醇、脂肪酸酯分别为50、75mmol/L的100mL脱水丙酮溶液,以1g固定化的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反应24h,目标化合物产率可达63%。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后,所得产物经质谱确证其含有天然辣椒素酯(capsiate)、二氢辣椒素酯(dihydrocapsiate)、降二氢辣椒素酯(nordihydrocapsiate)、高二氢辣椒素酯(homodi-hydrocapsiate)等。制备HPLC分离后得到辣椒素酯和二氢辣椒素酯,以1HNMR及MS确定结构。活性测试表明辣椒素酯类物质具有激活PPARγ的生物活性及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
董新荣刘仲华李雨虹谢达平
关键词:有机介质酶催化合成PPARΓMCF-7HEPG2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