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4030571132)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陈本银黄家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花生
  • 2篇野生
  • 2篇花生属
  • 1篇野生花生
  • 1篇野生近缘种
  • 1篇野生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种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生种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青枯
  • 1篇青枯病
  • 1篇种间
  • 1篇种间亲缘关系
  • 1篇种质
  • 1篇近缘
  • 1篇近缘种
  • 1篇抗病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任小平
  • 3篇姜慧芳
  • 2篇陈本银
  • 2篇廖伯寿
  • 1篇黄家权

传媒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被引量:25
2008年
以花生属5个区组的79份野生花生种质为材料,系统鉴定了野生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从中发掘高抗青枯病的种质15份,含匍匐区组种质3份、直立区组1份、异形花区组1份、花生区组8份、未命名种质2份,抗病材料频率达到19%,高于栽培种花生资源的抗性频率。通过SSR分析表明,在所获得的抗青枯病野生花生材料中,四倍体野生种A.monticola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花生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chacoense。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
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
关键词:花生属野生种花生青枯病抗病种质
花生抗青枯病种质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对123份不同类型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种子脂肪酸的鉴定测试,分析了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在这些性状方面的遗传分化,并与600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基础收集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1.78%,显著高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45.64%);亚油酸含量平均为28.88%,显著低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34.36%);高油酸种质较多,油酸含量达61%以上的资源23份,所占比重为18.7%,显著高于基础品中的相应比重(2.65%)。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抗青枯病资源在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方面的遗传分化程度高。
姜慧芳任小平
关键词:花生脂肪酸组成
利用SSR技术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被引量:18
2007年
用44对SSR特异引物对花生属不同区组的21份种质进行了分析,获得能稳定揭示花生属种间差异的SSR引物34对。34对引物在21份种质中共检测到19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位点上检测的等位变异数为3~11个,平均为5.59个。21份材料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平均遗传距离为0.63,变异范围为0.08~0.95。聚类分析表明,区组间的遗传分化大于区组内的遗传分化,匍匐区组的遗传分化大于其他区组的遗传分化,同一物种不同种质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栽培种花生与花生区组材料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花生属的植物学分类一致,其中A基因组的A.duranensis和A.villosa及B基因组的A.batizocoi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
陈本银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
关键词:花生野生近缘种栽培种亲缘关系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