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艳秋
-

-

- 所属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彭军鹏

- 作品数:20被引量:22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薤白 化学成分 甾体皂甙 葱属植物 小根蒜
- 姚新生

- 作品数:582被引量:5,131H指数:38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 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
- 陈浩

- 作品数:9被引量:78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须根 根茎 中药知母 树脂吸附法
- 陈浩

- 作品数:3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 研究主题:大蒜 抗凝血作用 鳞茎 甾体皂甙 凝聚性
- 马成禹

- 作品数:26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红景天 大花红景天 气相色谱 红景天甙 化学成分
- 新型甙类抗血栓药物
- 本发明首次发现大蒜皂甙proto-iso-eruboside-B和iso-eruboside-B、大花红景天黄酮甙rhodionin和rhodiosin、以及从土贝母总甙中分得土贝母甙甲,乙和丙及其经纤维素酶酶解得衍生物...
- 彭军鹏陈浩乔艳秋马成禹
- 文献传递
- 大蒜中两种新的甾体皂甙成分及其对血液凝聚性的影响被引量:25
- 1996年
- 用大孔树脂(AB8)柱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及制备性HPLC等方法,从大蒜(AliumsativumL.)水溶性部分分到6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它们分别是protoisoerubosideB(I),erubosideB(I),isoerubosideB(II),sativosideC(IV),腺苷(V)和色氨酸(VI)。其中I和II为两个新的甾体皂甙类化合物。并测试了它们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发现大蒜总甙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活性,isoerubosideB有明显的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和提高纤溶活性,protoisoerubosideB有显著的提高纤溶活性,腺苷则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和提高纤溶活性,sativosideC由于量少未测活性。其余化合物均无活性。
- 彭军鹏陈浩乔艳秋陈浩乔艳秋铃木久弥马立人小林久芳
- 关键词:大蒜鳞茎抗凝血作用甾体皂甙
- 得自小根蒜及薤中的几种含氮化合物被引量:43
- 1995年
- 从中药薤白的主要基源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unge)鳞茎中首次分得5种化合物。它们是腺苷(Adenosine,1)、胸苷(Thymidine,2)、2,3,4,9-四氢-1-甲基-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3)、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4)和丁香甙(Syringin,5).从另一种基源植物薤(A.chinenseG.Don)鳞茎中分得腺苷(1)、色氨酸(Tryptophan,6)和化合物(4).
- 彭军鹏乔艳秋姚新生
- 关键词:小根蒜含氮化合物中药化学
- 西藏猫乳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9
- 1996年
- 首次从西藏猫乳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它们是Maesops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和右旋肌醇甲醚(Pinitol,Ⅲ).利用二维核磁对(Ⅰ)和(Ⅲ)的全部氢信号和碳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并由此而确定了(Ⅲ)的立体构型。化合物(Ⅰ)为其中主要成分。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Ⅰ)有较强的抗癌促进因子作用和细胞毒作用。
- 彭军鹏乔艳秋张显志陈鹏
- 关键词:藏药中药化学成分
- 葱属植物挥发油研究 Ⅲ 薤(Allium chinense G.Don)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6
- 1994年
- 利用GC-MS联用方法对薤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了17种化合物,其中16种为合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含量分别为19.82%和23.06%,后者对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
- 彭军鹏乔艳秋肖克岳姚新生
- 关键词:挥发油含硫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