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君丽
-

-

- 所属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相关作者
- 敬海明

- 作品数:94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秀丽隐杆线虫 脉络丛 锰 氯化锰 血-脑脊液屏障
- 李国君

- 作品数:185被引量:6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 研究主题:锰 秀丽隐杆线虫 脉络丛 急性毒性 神经毒性
- 马玲

- 作品数:82被引量:29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秀丽隐杆线虫 脉络丛 小鼠 眼刺激试验 锰
- 赵超英

- 作品数:47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脉络丛 锰 细胞周期 小鼠 血-脑脊液屏障
- 董一文

- 作品数:34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研究主题:脉络丛 风险评估 锰 细胞周期 非人
- 体外脑脉络丛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毒理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脑脉络丛(CP)上皮细胞是血-脑脊液屏障(BCB)的重要组成,BCB的屏障功能及分泌功能对维持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意义。目前体外建立的脑脉络丛细胞系主要有3种,即Z310、TB-CSBF和CPC-2,其中Z310和TR...
- 刘君丽刘羽敬海明
- 关键词:细胞系血-脑脊液屏障
- 氯化锰对脉络丛Z310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目的:探讨氯化锰(MnCl2)对永生化的脉络丛上皮细胞系Z310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r> 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低剂量MnCl2(0.00005、0.0005、0.005、0.05、0.5、5...
- 刘君丽胡雯若李煜谭壮生高丈晖宁钧宇马玲赵超英李国君
- 关键词:氯化锰脉络丛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 锰毒性不同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采用氯化锰染毒建立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染锰30 d组、染锰90 d组与染锰90 d后再恢复30 d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染锰组按6 mg(Mn)/kg·BW每日腹腔注射氯化锰溶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试验结束后进行体重、脏体比、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Mn、Fe、Mg等离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的测定与分析以及肝脏、肾脏与睾丸等的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结果各染毒组大鼠的体重以及食物利用率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血清中Mn含量及Mn/Fe比值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各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核变性坏死以及睾丸曲细精管部分管腔内精子数减少,初级精母细胞空胞样变性等,且随染锰时间延长有加重的趋势,但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病变有恢复迹象;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各时间点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脑组织中TH-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减少,并且随着染锰时间的延长减少程度加重,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损伤不可恢复。结论根据以上各指标综合判断,本次研究所建立的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为今后锰毒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基础。
- 张鹏敬海明刘建中刘君丽董一文赵超英蔡丽郑珊杜宏举聂燕敏李红张思玉陈春霞马玲李国君
- 关键词:锰毒性动物模型
- CP中锰毒性差异蛋白的鉴定验证及PHB1在锰致细胞周期阻滞效应中的调控作用
- 目的 慢性锰中毒的脑实质损伤不可逆,早期诊治尚难实现.脑室中的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构成血-脑脊液屏障,是锰(Manganese,Mn)神经毒性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上皮细胞受损后在锰中毒发病过程中起关...
- 敬海明董一文刘君丽刘羽马玲赵超英郑珊张鹏刘建中李煜尤育洲冯颖高文晖杨帆魏开华李国君
- 脑脉络丛组织中锰毒性差异表达蛋白的体外验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在锰染毒体内实验模型的大鼠脑脉络丛组织中鉴定到32个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本试验挑选出其中7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抑制素蛋白(PHB1)电压阴离子通道(VDAC)、肌动蛋白β亚型(β-Actin)、应激性磷蛋白1(STI1)、热休克蛋白70(HSP70)、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和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在大鼠永生化脉络丛上皮Z310细胞体外染锰模型中,对其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验证。方法氯化锰(0、50、100和200μmol/l)染毒Z310细胞24 h,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7个锰毒性相关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样剂量的氯化锰染毒Z310细胞12 h,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 time-RT PCR)测定7个蛋白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PHB1、β-Actin和STIP1在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均表现为上调的效应趋势,VDAC、HSP70、TTR和Vimentin在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均表现为下调的效应趋势;PHB1、β-actin、STIP1和TTR在Z310细胞中的表达效应趋势与体内动物模型脑脉络丛中锰毒性差异蛋白的变化趋势相符,而VDAC、HSP70和Vimentin在Z310细胞中的表达效应趋势则与之相反。结论氯化锰对PHB1、β-actin、STIP1和TTR的毒性效应在体内和体外是一致的,染锰后其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的变化趋势是可靠准确的。这为开展锰致脑脉络丛组织及其上皮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 董一文刘君丽刘羽敬海明赵超英马玲谭壮生李煜李芳李明焦智浩李国君
- 关键词:脉络丛血-脑脊液屏障蛋白印迹
- Label free方法研究大鼠脑脊液中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组
- 目的: 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环境和职业锰暴露能够引起机体发生类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损伤为主的病理改变。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旨在探查临床可介入性生物样本脑脊液中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谱,为今后深入...
- 敬海明张拓杨帆刘君丽董一文赵超英马玲张馨月刘建中张鹏蔡丽郑珊杜宏举聂燕敏李煜高珊李红张思玉巩文丰魏开华李国君
- 关键词:脑脊液毒性机制差异表达蛋白
- 脑脉络丛组织的连接蛋白、转运蛋白及其毒理药理学研究进展
- 脑脉络丛组织是血-脑脊液屏障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脑脊液的重要来源,其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由连接蛋白组成,是维持细胞间机械屏障的结构基础,不仅具有调节细胞间物质流动和维持上皮细胞极性的功能,而且还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基因转...
- 刘君丽敬海明
- 关键词:血-脑脊液屏障连接蛋白转运蛋白
- 脑脉络丛组织的连接蛋白、转运蛋白及其药理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脑脉络丛组织是血-脑脊液屏障的物质基础,也是脑脊液的重要来源。其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由连接蛋白组成,是维持细胞间机械屏障的结构基础,不仅具有调节细胞间物质流动和维持上皮细胞极性的功能,而且还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基因转录等过程的信息传递与调控;其上皮细胞膜上分布的各种转运蛋白,不仅在提供营养和激素等脑组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清除脑脊液中的一些有害化合物及代谢物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在药物与毒物的运输调控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连接蛋白和转运蛋白构成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网络结构,在维持脑室生理稳态以及保护脑组织免受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损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就脑脉络丛组织的连接蛋白、转运蛋白及其药理学与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君丽敬海明李国君
- 关键词:脉络丛血-脑脊液屏障连接蛋白转运蛋白药理毒理
- 脑脉络丛中锰毒性蛋白的鉴定验证及锰致细胞周期阻滞的调控机制
- 目的 动物整体水平和体外细胞水平,应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筛查鉴定及验证脉络丛(CP)中锰毒性差异表达的关键蛋白,并在细胞水平进一步揭示抑制素蛋白(PHB1)在锰所致CP上皮细胞周期阻滞效应中的调控作用机制.通过本研究将从...
- 李国君刘建中郑珊高文晖谭壮生李煜李明焦智浩敬海明董一文魏开华杨帆刘君丽刘羽马玲赵超英
- 关键词:锰脉络丛细胞周期
- 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的研究进展
- 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作为HSP70和HSP90的复合分子伴侣,其生物学作用及多种调节功能不断被发现,其在某些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也有新的认识。本文就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的结构特征、细胞内定位及其生理病理作用等方面的研...
- 刘君丽董一文敬海明
-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