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海
所属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农业科学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春雨 作品数:135 被引量:1,271 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针阔混交林 阔叶红松林 物种多样性 雌雄异株 林分结构 夏富才 作品数:71 被引量:517 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 研究主题:角尺度 生物量分配 混交度 阔叶红松林 群落结构 汪金松 作品数:29 被引量:423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模拟氮沉降 油松林 氮沉降 土壤呼吸 油松人工林 范春雨 作品数:33 被引量:109 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阔叶红松林 物种多样性 物种 样地 生境异质性 高露双 作品数:45 被引量:297 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气候 降水 火干扰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监测频率 2014年 土壤呼吸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异,呈现小时、日、季节、年际的变化,对土壤呼吸制定最佳的监测频率非常必要.为选取土壤呼吸的最佳监测频率,以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2年5-10月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以每周2次(天)的观测数据作为长期定位观测土壤呼吸速率的数据(CK),依此区划为不同监测频率:每周1次(SF2)、每两周1次(SF4)、每月1次(SF8),并分析不同监测频率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产生的偏差以及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值的估计概率.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明显,9:00-11:00土壤呼吸值与24 h日平均土壤呼吸值相关性最大(R2=0.978).降低监测频率使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拟合效果(R2)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指数Q10的波动范围呈扩大趋势.随着监测频率的降低,所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的离散程度呈增大趋势.在给定精度下,随着监测频率的降低,所测的土壤呼吸速率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值估计概率呈下降趋势,2011、2012、2011-2012年SF2在5%精度下估计概率均为100%,而SF4在5%的精度下估计概率分别为50%、75%、100%,SF8则在5%的精度下估计概率依次为50%、62.5%、87.5%.研究表明,整个生长季可使用9:00-10:00作为土壤呼吸速率测定代表性时段;对于单年观测期每周1次(天)的监测频率可以得到可靠的生长季土壤呼吸估算量(与对照相比偏差<5%),而对于两年观测期每两周1次(天)的监测频率可以得到可靠的生长季土壤呼吸估算量(与对照相比偏差<5%).本研究结果为准确测定土壤呼吸并减少工作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王占勤 李化山 汪金松 郭华峰 刘星 张春雨 赵秀海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 监测频率 Q10值 油松人工林 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森林经营与传统森林经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对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经营方法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法相比,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经营方法可有效提高林分年蓄积增长量,采取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经营的林分单位面积年蓄积增长量分别是择伐林分、抚育采伐及对照林分年蓄积增长量的1.20、1.17和1.49倍;林内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较传统森林经营方法(抚育、择伐)明显增大,优势种相对明显,个体数在不同种类间的分布较为集中;林内土壤含水量及凋落物输入量增大,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金文斌 魏彦波 张春雨 赵秀海关键词:择伐 土壤肥力 林分蓄积 吉林省蛟河市针阔混交林林层结构与地形的关系 被引量:5 2021年 探讨不同林层群落结构动态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群落结构优化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基于吉林蛟河30 hm^(2)针阔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以2010和2015年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层物种组成、林分密度、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及其5年间的动态变化,利用偏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林层群落结构特征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下层物种丰富度略高于林冠层,林冠层蓄积生产力是整个森林群落蓄积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林下层的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变化较林冠层明显;(2)林冠层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逐渐扩大,整个样地林冠层树木个体数量减少了175株,林下层树木个体增加了3503株;(3)地形因子中海拔是影响群落结构动态最主要的因子,通过影响土壤和光照等条件从而影响群落结构变化。该林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同林层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显著,正确把握地形因子与不同林层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关系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鲁君悦 张春雨 赵秀海关键词:群落结构 林冠层 地形 一种便于斜距测量的森林罗盘仪 一种便于斜距测量的森林罗盘仪,包括水平度盘,水平度盘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支座,支座的顶端开凿有半弧形卡槽,半弧形卡槽内卡合安装有望远镜,支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穿过支撑板并与其转动连... 胡彦雯 刘恺丰 和敬渊 余常团 向驰越 陈贝贝 匡文浓 赵秀海文献传递 分形理论在集材道土壤团聚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05年 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s of soil aggregates under different skidding mo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ractal the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fraction of soil aggregates was smaller under tractor- than under animal traction skidding.A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skidding road,the particle fraction of air-dried soil aggregates was in the order of bottom (2.309) > middle (2.291) > upper (2.014),while that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followed the sequence of bottom (2.04) < middle (2.143) < upper (2.262).The particle fraction of aggregates was 2.215 in forest soil and 2.175 in skidding roads.Skidding movement could improve soil aggregates when the cutting intensity was 15%.Tractor skidding was more favorable for soil aggregates formation. 李军锋 赵秀海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集材道 计算机科学 择伐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科学的森林经营能够优化林分结构,是调控森林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择伐作为森林经营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对森林结构以及群落动态的影响一直未有定论,因此迫切需要利用更加全面的数据对择伐及伐后林分特征的变化进行长期监测。根据森林大样地建立规范,2010年在吉林蛟河建立了42hm^2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2011年冬季截取部分面积进行择伐经营,以经营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变量描述采伐活动并分析择伐前后群落结构的变化;同时结合2015年的二次调查数据,以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对照样地为参照,比较林分水平和物种水平上死亡率、更新率的差异,并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究择伐活动对个体径向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营样地的择伐强度为5.4%,受采伐干扰影响较大的物种主要包括色木槭、白牛槭、裂叶榆、胡桃楸、千金榆、水曲柳以及紫椴,采伐主要集中于林冠层树种,亚林层和灌木层个体很少涉及。择伐前后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等并未发生明显改变。5年间,经营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林分密度都降低,对比对照样地,经营样地的死亡率较低,但其更新状况并未优于对照样地。从胸高断面积来看,经营样地整体的年平均生长量高于对照样地,表明择伐导致的稀疏对个体生长和存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采伐强度纳入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分析发现,胸径始终是影响个体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树木个体之间的非对称竞争;采伐所涉及到的7个主要树种的年平均生长量均高于对照样地,但仅有紫椴的径向生长表现出对采伐干扰的显著响应。综合来看,低强度择伐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较小,不同物种的径向生长对择伐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范春雨 张春雨 赵秀海关键词:择伐 林分结构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林层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探讨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策略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以吉林蛟河30 hm^(2)针阔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中的38432株木本植物的野外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林冠层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路径系数为-0.138;林下层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路径系数为0.083。(2)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路径系数为0.099;林下层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关系不显著,且物种多样性在林冠层和林下层呈正相关关系,路径系数为0.147。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大小、方向和潜在机制与林层有关。为此,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鲁君悦 吴兆飞 张春雨 赵秀海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林冠层 森林生产力 结构方程模型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中倒木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21 1995年 红松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稳定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开展其倒木的研究,不仅能有效地监测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动态,而且能加深倒木生态功能的认识,为合理管理倒木资源提出对策.通过研究得知,风害是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红松阔叶林有50%的死亡木是由于根拔、干折和冠折等风害造成的;阔叶红松林风害导致的死亡占36.84%,倒木的年输入量,红松阔叶林小于阔叶红松林.倒木的分布方向与主风方向关系不大. 赵秀海关键词:倒木 红松针阔混交林 模拟氮沉降对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本文通过长期原位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暖温带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外源氮添加的响应过程与机制。从2009至2011年,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 kg/(hm2·a),N0),低氮(50 kg/(hm2·a),N1),中氮(100 kg/(hm2·a),N2)和高氮(150 kg/(hm2·a),N3)。利用土钻法研究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沉降降低了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表层土壤(0~20 cm)下降幅度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40~60 cm)。天然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下降幅度大于人工林。氮沉降显著增加了人工林表层土壤全氮含量(P〈0.05),但对天然林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汪金松 赵秀海 张春雨 李化山 王娜 赵博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天然林 油松 暗沟对宁夏盐碱地土壤盐分和垂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暗沟排盐技术,研究在施用改良剂和有机肥等配套措施的条件下,不同间距暗沟(3 m、6 m、9 m和15 m)对宁夏盐碱地pH、Ca^(2+)、Mg^(2+)、Na^+、电导率(EC)、钠吸比(SAR)、有机质(SOM)及垂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良前土壤的EC大于4.00 d S/m,改良后所有处理包括CK(无暗沟和有配套措施)的EC全都小于1.50 d S/m;60-80 cm和80-100 cm土层的EC值在各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CK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改良前土壤的p H值基本都在9.00以上,改良后3 m、6 m、9 m和15 m间距暗沟以及CK(无暗沟和有配套措施)的p H基本都在8.50左右,但不同处理间p H值没有显著差异.(3)0-20 cm、20-40 cm土层中,暗沟处理的SAR显著低于CK(P<0.05),15 m间距暗沟的SAR大于3 m、6 m和9 m间距暗沟;其他土层中,各个处理间的SAR没有显著差异.(4)相比CK,暗沟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9 m间距暗沟的有机碳含量最高.(5)3 m、6 m、9m间距暗沟的垂柳生长状况显著好于15 m间距暗沟和CK的生长状况(P<0.05).综上,暗沟排盐技术配套其他措施能够有效地改良盐碱地,综合考虑暗沟设置成本和改良效果,9 m间距暗沟为最佳选择. 苟宇波 宋沙沙 何欣燕 何俊 孙兆军 赵秀海关键词:盐碱地 电导率 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