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要武
-

-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 赵泉

- 作品数:36被引量:19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就业 资源型城市 失业
- 张车伟

- 作品数:179被引量:3,155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收入分配 就业 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 劳动报酬
- 宋映泉

- 作品数:51被引量:4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学前教育 实证研究 流动儿童 财政投入 幼儿
- 徐秋慧

- 作品数:38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西方经济学 费尔普斯 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张彬斌

- 作品数:66被引量:5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 研究主题:宏观经济 就业 审计研究 国家审计 扩大内需
-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难题
- 本文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状况及就业困难的原因所在,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缓解就业压力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难题.
- 吴要武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就业资源枯竭
- 文献传递
-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被引量:6
- 2006年
- 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较晚,缺少新兴部门的成长与发育,因此缺少新增就业机会。正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起步较晚,资源型城市遭受就业冲击的程度反而不如非资源城市严重。政府对城市下岗失业者的救助同时存在着过度保护和保护不足,而以就业促进为特征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虽然能够改善劳动者的市场地位,但却较少得到执行,为此,国家公共财政要为改变这种情况做出努力。
- 吴要武
- 关键词:资源性城市就业社会保障
- 经济学研究中的数据生成过程--以新1001夜睡前故事项目为例
- 2021年
- 经验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微观数据则是构建经验分析大厦的基石。但中国经济学界关于微观数据本身的讨论还很少,如何更好地采集数据并指导对数据的使用需要进一步探究。搜集微观数据在经验上包含众多环节,只有少数研究人员真正经历了完整过程。亲历这个过程,才能把握数据的长处与不足,在使用数据时做到扬长避短。本文以作者亲自设计和操作的“新1001夜睡前故事项目”为例,从经验层面分析数据的产生过程。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与完整性,研究人员既要提前设计,解决影响数据搜集中那些可预见的问题,又要在每个环节积极管控,及时处理发现的新问题,通过协调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顺利完成数据采集并提高数据质量。
- 吴要武
- 关键词:抽样调查数据清理
- 非正规就业者的未来被引量:96
- 2009年
-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 吴要武
-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教育收益率
- 产业转移的潜在收益估算——一个劳动力成本视角被引量:34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中西部劳动力跨省迁移的目的地。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失去比较优势,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把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视为厂商转移资本的(最大)收益,本文估算了中西部地区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进而估算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可能的收益空间。尽管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显著,但推算的总收益规模约为805亿—1 573亿元,对引导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说,这个收益似乎不如原先设想得那么大。这意味着,政府和学术界期待的在地区间实现产业转移的模式,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来实现。
- 吴要武
-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
- 精准识别:用技术完善城市低保的退出机制——以上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使用2003—2014年全国城市低保数据,采用综合控制方法,评估上海市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低保人口数量的影响:与近似家计调查相比,可信收入凭证的获取使城市低保的瞄准效率提高30.61%。按照这样的识别效果,在全国推广收入核对系统会减少低保人口647.90万~1509.76万人,节约财政资金185.90亿~433.18亿元,占同期财政低保支出的27.57%~64.24%。本文在控制了收入差距、低保标准变动、福利依赖等潜在影响因素之后,认为,政策瞄准的低效率是导致城市贫困'粘滞'的原因。商业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会有效识别隐性收入、提高瞄准效率,是破解粘滞性、完善退出机制的有效手段。
- 刘万里吴要武
- 关键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 认识中国的国情:一个经济学视角
- 2016年
- 特征化事实是经验研究的起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方法和经验过程两个维度探讨认识中国国情的办法。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经验过程则包括阅读、观察、交谈和思考。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长期坚持,才能掌握更多客观事实,熟悉研究对象及其环境,实现"重要的问题、严谨的论证和新颖的故事"这个研究目标。
- 赵泉吴要武
- 关键词:中国国情
- 独生子女政策与老年人迁移被引量:23
- 2013年
-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城镇推行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如今,独生子女已进入劳动力市场,其父母则进入退休年龄。与高校扩招几乎同步并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生子女一代,面对一个充分发育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到其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寻找工作岗位已成为常态。由于养老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跟随其子女迁移到目的地城市,使中国的老年人迁移呈现出一个独特现象——流向大城市。目的地城市的老龄人口数量增加给公共物品供给带来了挑战。
- 吴要武
- 关键词:独生子女政策老龄化迁移
- 寻找阿基米德的“杠杆”——“出生季度”是个弱工具变量吗?
- AK91用出生季度作工具变量估计教育回报率,在引起众多质疑的同时,也推动了做观经济计量学的一个活跃领域——探讨弱工具问题。本文使用2005年中国人口1%抽样调查数据,重新讨论了教育回报率的2SLS估计中,"出生季度"是否...
- 吴要武
-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
- 文献传递
- 非认知技能及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新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非认知技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经济学家将人力资本的经验内容区分为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而非认知技能也是其他学科关注的对象。本文介绍了非认知技能的概念、形成、对社会及代理人自身的意义,以及不同学科在研究非认知技能时的发现。随机受控实验是推进非认知技能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发达国家的实验项目和研究发现,也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研究做了介绍。学术界对非认知技能的认知取得了一些共识,但更多的内容还处于探索中。
- 吴要武宋映泉
- 关键词: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