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帅
作品数: 24被引量:13H指数:3
  • 所属机构:同济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闫治国
作品数:278被引量:1,096H指数:1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火灾 盾构隧道 隧道 隧道火灾 公路隧道
陈庆
作品数:63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基体 电沉积 地下结构 电化学沉积 微胶囊
朱合华
作品数:894被引量:9,425H指数:5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公路隧道 隧道工程 模型试验
龙培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高填方涵洞 软土 桥墩 铁路跨线桥 承载力
王亚宜
作品数:171被引量:1,141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反硝化除磷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聚磷菌 厌氧氨氧化污泥 短程硝化
地下结构混凝土微胶囊自修复法及力学模型被引量:3
2014年
由于受到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共同作用,地铁隧道结构的劣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且用常规方法难以修复.而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为地铁隧道结构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它能够智能、大范围地修复细微裂缝,且对结构造成的初始损伤较小.为此,提出了基于泰勒弹性损伤模型的受拉荷载下地下结构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的二维自修复细观力学模型,建立了损伤修复演化方程,给出了修复后柔度的求解公式.微胶囊自修复水泥的试验与数值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模拟地下结构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的损伤修复现象,而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周帅朱合华闫治国朱建文
关键词:地铁隧道
超声波探头加压固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加压固定装置,该装置中的第一夹压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压力臂和第一导向臂,第一导向臂的一端与第一压力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外螺纹且开设有导向槽;第二夹压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二压力臂和第二导向...
闫治国朱昀正陈庆沈奕周帅
文献传递
一种反硝化除磷污泥的保存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硝化除磷污泥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好氧反应末污泥或剩余污泥,置于反应器中,用N<Sub>2</Sub>吹脱以保证厌氧环境;(2)然后,向步骤(1)的反应器加入含C、P、N...
王亚宜周帅宋成康黎力陈玉
文献传递
轨道交通隧道病害对结构承载的影响
软土盾构隧道健康诊断研究作为隧道工程中新兴的研究方向,是分析和评估病害对隧道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和维修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合理的隧道健康安全性评价方法,对于正确评价结构安全状态、评判隧道的健康状况以及...
周帅朱合华闫治国董泽宇陈庆
关键词:软土盾构隧道病害数值模拟压应力
文献传递
一种地下结构混凝土化学微胶囊抗硫酸盐腐蚀系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混凝土化学微胶囊抗硫酸盐腐蚀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混凝土化学微胶囊抗硫酸盐腐蚀系统,包括混凝土基体,所述混凝土基体内设有化学微胶囊,所述化学微胶囊内包覆有修复剂,所述...
周帅朱合华闫治国陈庆
文献传递
汕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高填方涵洞基础设计
2016年
软土地基上设置高填方刚性涵洞时,面临结构物荷载过大而天然地基强度不够的问题。总结软土地基对结构物的影响以及涵洞基础常见设计方法,并以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涵洞设计为依托,阐述位于软弱地基的涵洞设计原则,对软土地基及涵洞基础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指出涵洞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基础形式及基础埋深。
龙培赵鸿瑞周帅
关键词:高填方软土涵洞基础埋深
超声波探头加压固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加压固定装置,该装置中的第一夹压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压力臂和第一导向臂,第一导向臂的一端与第一压力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外螺纹且开设有导向槽;第二夹压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二压力臂和第二导向...
闫治国朱昀正陈庆沈奕周帅
文献传递
一种反硝化除磷污泥的保存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硝化除磷污泥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好氧反应末污泥或剩余污泥,置于反应器中,用N<Sub>2</Sub>吹脱以保证厌氧环境;(2)然后,向步骤(1)的反应器加入含C、P、N...
王亚宜周帅宋成康黎力陈玉
文献传递
国道G319重庆江北机场段改线工程高填方涵洞地基处理
2014年
软土地基上设置刚性涵洞,面临着沉降过大以及地基强度不够的难题。总结高填方涵洞的特点以及涵洞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对比分析各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国道G319重庆市江北机场段改线工程的高填方涵洞地基处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处置方案,为今后相似涵洞的地基处理提供指导。
龙培赵鸿瑞周帅
关键词:高填方涵洞软土地基处理
基于Mori-Tanaka法的电化学沉积修复饱和混凝土细观描述被引量:5
2015年
提出了含电化学沉积产物、水和混凝土基体在内的三相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基于Mori-Tanaka法对提出的细观力学模型进行多层次均匀化处理,获取电化学沉积修复饱和混凝土的有效性能,其中,第一层均匀化采用带修正函数的MoriTanaka法获取等效夹杂的有效性能,第二层均匀化采用Mori-Tanaka法获取修复混凝土的有效性能;将均化的三相复合材料细观模型用于预测电化学修复饱和混凝土有效性能,并与预测试验数据和已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可有效地预测修复过程饱和混凝土的有效性能,还可预测未修复的饱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同时,基于模型的分析发现,随着电化学沉积产物性能的提高,修复后混凝土具备更高的有效性能。
陈庆朱合华闫治国邓涛周帅
关键词:饱和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