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蕤
作品数: 59被引量:170H指数:9
  • 所属机构:北方民族大学
  • 所在地区:宁夏 银川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周禹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佛塔 考古 都城 帝陵 北方草原
冯璐璐
作品数:53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伊斯兰 经济现代化 中东经济 宗教 马克斯·韦伯
张多勇
作品数:61被引量:230H指数:10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
研究主题:地望 城址 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田钒平
作品数:73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张耀宗
作品数:42被引量:358H指数:13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特征 干旱 气象干旱 黑河流域
统万城及邻近地区出土唐宋墓志所见的人口史信息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对统万城及其邻近地区出土的70余函唐宋墓志人口史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对墓志所反映的"死亡年龄与平均寿命"、"家庭规模及子女状况"、"配偶状况"、"籍贯与移民"等人口史信息进行讨论,同时讨论了唐宋以来夏州地方精英的来源及地方势力的形成等论题,从而引发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
杨蕤
关键词:统万城墓志人口史
宋夏时期河陇地区民族关系格局简论被引量:11
2003年
There are multi-political powers existed side by side in China from 10 century to 13 century suh as the Liao Dynasty,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Song Dynasty,Werstern Xia Regine,Jin Dynasty,Western Liao Regine and so on.At that time,Helong area also have taken on a aspect torn apart by rival principalities,there are nationalities of Huihe,Tubo,Dangxiang,Dada and Qidan here,and builds the political powers of Jiaosiluo,Western xia,Shazhouhuihe and Ganzhouhuihe.So,national relationship get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This article,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geographical factor in Helong area and nati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Western Xia regine,puts forward national pattern of six branch powers and two structural circles,and expounds its internal factor shaped and external form of expression.
杨蕤冯璐璐
葫芦河小考被引量:2
2010年
地名本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与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形态特征形成的语言符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地区出现重复地名,或称异地同名、地名重名,本是历史上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几条同发源于六盘山的河流,在不同的时期都叫葫芦河,这种历史地理现象却极为少见,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历史地理现象进行澄清。可从古今葫芦河历史名称的演变,葫芦河命名的原因,河流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分析。
王晓磊杨蕤
略论“官家”称谓与宋代皇权观念世俗化被引量:1
2017年
帝王称谓往往是其权威性以及合法性的象征,而在宋代以"官家"称呼皇帝的现象则屡见不鲜。这里从"官家"称谓的流变、"官家"称谓在宋代的流行、"官家"称谓出现的原因及意义3个方面,考察"官家"称谓与宋代皇权观念之间的关系。"官家"作为皇帝称谓现象的出现,显示出宋代皇权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君权神授的"天子观"和注重功业的"皇帝观",而是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孙军凯杨蕤
关键词:宋代世俗化
宋代笔记中的西北自然地理文献及其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宋代笔记体量较大、内涵丰富,其中保存了不少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信息,可以梳理为黄河讯息、山岳形胜、气候特征、动物植物等方面内容。这些信息以私人撰述的视角呈现了宋代士人对西北山川河流、植被天气等自然地理要素的记录,同时也可窥视他们在西北的亲历见闻及其宏论高见。这些史料不仅扩展了这一时段西北自然地理的文献来源,更成为观察宋代西北地理状况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对宋代笔记中西北自然地理信息的甄别、分类、筛选、辨析等环节的基础上,展现宋人笔记中西北自然地理文献的主要关注点,以引发对宋代士人对西北地理的区域分层、文献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杨蕤易玲萍
关键词:宋代笔记自然地理
一位被遗忘的西夏学者:略述曹颖僧先生对西夏学的贡献
2017年
曹颖僧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西夏学人,留下了《西夏文史荟存》、《延绥揽胜》等著述。由于这些成果尚未公开出版,所以学界对曹颖僧先生的西夏学研究成就知之甚少。曹颖僧先生在西夏历史的构建、西夏文字的探索、区域文化的挖掘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为西夏学术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思考。
杨蕤
关键词:西夏学
略论五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变化被引量:8
2008年
五代以降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贸易路线、贸易方式、贸易主体等内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灵州路的兴起是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显著变化,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位于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夏州和宥州在维系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秦州路也并未因吐蕃的进逼而完全失效。在贸易主体方面的突出表现则是回鹘商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上"异军突起",使得五代以降的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了一个"回鹘时代"。
杨蕤王润虎
关键词: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再思考、再出发
2024年
在民族学学科调整的学术背景下,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有效引导、集中发力,增强中国民族史在构建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笔者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杨蕤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学学术背景话语体系
夏金疆界考论被引量:7
2005年
西夏后期,其东、南国土尽为金朝所围,粗略估计夏金疆界在两千里以上。学界未有夏金疆界的专门著述,因此很有必要理清夏金疆界的演变过程。拙文分西夏东北部的夏金疆界和南部的夏金疆界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杨蕤
关键词:金代疆界历史演变
漫谈西夏文化中的“唐风”被引量:5
2007年
杨蕤
关键词:西夏文化唐风中原文化精神文化农耕文化党项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