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DBU“的相关文章
- 二取代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强碱性试剂DBU的促进作用研究
- 2024年
- 提出了一种使用强碱性试剂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促进二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实现提高二取代衍生物制备效率的目的。利用该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未使用强碱性试剂的2,4-二取代吡咯化合物的产率为20%,使用强碱性试剂后2,4-二取代吡咯化合物的产率由20%上升到55%,且随着DBU试剂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产率稳定在85%。综上,研究提出的使用强碱性试剂促进二取代吡咯衍生物合成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高效且可控性好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 何然王永辉
- 关键词:吡咯DBU
- DBU/碘化锂双催化体系催化三亚甲基碳酸酯开环均聚合
- 2024年
- 以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碘化锂(LiI)为双催化剂,苯甲醇(BnOH)协同催化单体三亚甲基碳酸酯(TMC)开环均聚合,得到产物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反应的最优条件为:二氯甲烷为溶剂,[TMC]=1.0 mol·L^(-1),[TMC]/[DBU]/[LiI]/[BnOH]=200∶1∶1∶1,25℃下反应45 min,所得PTMC的产率为97.7%,数均分子量为20.4 kg·mol^(-1),分子量分布为1.19.DSC热分析结果表明,PTMC没有熔融峰和结晶峰,说明PTMC为一种无定形聚合物.利用1HNMR和IR对PTMC结构进行端基分析,并推测聚合机理为“单体-活化”机理.
- 王艳肖慧萍马叶群
- 关键词:DBU开环聚合
- 一种DBU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BU的合成方法: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在二甲苯中采用有机碱催化、相转移催化剂共催化下与丙烯腈(含对苯二酚)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N‑2‑(氰乙基)己内酰胺,然后经高压加氢还原得到中间体3‑(氨丙基)己内酰胺,接着...
- 李光文康琴殷茂华李剑平
-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DBU、DBN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DBU、DBN的方法,属于DBU、DBN生产领域,向溶剂中按反应摩尔比加入己(丁)内酰胺和丙烯腈配制成混合液,泵入装有第一催化剂的第一固定床反应器反应生成N‑氰乙基己(丁)内酰胺溶液,将...
- 梅媚常领山吴德财董吉轩代锦浩
- 一种以DBU为催化剂的碳酸甲乙酯合成背包式反应精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小分子有机碱DBU为催化剂,通过背包式反应精馏工艺合成EMC的方法,属于EMC制备技术领域。首先,以DBU为催化剂进行碳酸二甲酯(DMC)和乙醇的预反应,而后,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作为原料由反应段下部输入反...
- 齐兆洋邱挺陈杰杨臣叶长燊黄智贤王清莲林毅雄尹旺
- 《中观根本慧论颂》中的“无我”哲哲学思想探究
- 2024年
- 古印度哲学两大派别之分歧,尤以“无我”观为甚。龙树(Nagar juna)大师的《中观根本慧论颂》是大乘中观论的重要基石,其中“法无我”与“补特伽罗无我”的哲学思想深受推崇。藏传佛教诸多派系亦多以此书为教义之终极哲学观。《中观根本慧论颂》中的“无我”观主要阐述了缘起性空的原理,主张一切思维与言语所能触及的事务均无自体,即“无我”。具体来说,认为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因此,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自我”。这种“无我”观体现了大乘佛教中观论的哲学思想,也是藏传佛教诸多派系的共同哲学思想之一。在藏传佛教中,“无我”观被视为教义的核心之一,对于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阐释《中观根本慧论颂》,对藏传佛教哲学思想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宗教学和哲学研究方法出发,以藏译本《中观根本慧论颂》为研究对象,结合宗咯巴大师的《中观根本颂智慧论义疏·正理海》,深入探讨该论颂的理论框架,揭示“无我论”的阐释思维与思想根源,分析其对“法我”与“补特伽罗无我”说的驳斥逻辑,并阐述“二无我”的哲学思想要点。同时,对中观应成派的“法无我”与“补特伽罗无我”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指出其重要观点源于释迦牟尼佛的《佛经》及龙树大师的《中观根本慧论颂》。
- 普布扎西
- 关键词:自性
- 性能优异的Pd-[DBU][Cl]/AC无汞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中的应用
- 2023年
- 氯乙烯单体(VCM)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生产,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氯乙烯单体的制备很大程度上依赖乙炔氢氯化反应.目前工业乙炔氢氯化过程仍然使用传统的活性炭负载氯化汞(HgCl_(2)/AC)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但该催化剂的易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探索和发展性能优异且环境友好的无汞催化剂尤为重要.Pd基催化剂展现出较好的乙炔氢氯化活性,但较差的化学稳定性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因此,通过调节Pd(Ⅱ)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配位状态和微环境去提升Pd基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挑战.相关的文献结果表明, Pd基催化剂的快速失活主要归因于Pd(Ⅱ)被乙炔分子还原成Pd(0),导致催化剂表面大量积碳的形成以及活性Pd物种流失,根本原因是催化剂活性位点对乙炔的吸附较强而对氯化氢的吸附较弱,这种不匹配的吸附会造成吸附态的乙炔无法与氯化氢发生有效碰撞生成产物氯乙烯,因此如何促进氯化氢的高效吸附和活化是阻止催化剂失活的关键因素.基于我们前期的工作(Mol.Catal.,2022,525,112366)和相关文献调研发现, 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氯盐([DBU][Cl])对氯化氢分子有较强的吸附和活化能力,而且[DBU][Cl]作为配体能与Pd(Ⅱ)金属中心配位构建一个稳定的活性位点.本文制备了一系列Pd-[DBU][Cl]/AC催化剂去提升Pd基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催化剂的乙炔氢氯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评价.采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方法研究了Pd基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以及Pd-[DBU][Cl]/AC催化剂稳定性增强的原因.通过DFT理论模拟分析了乙炔、氯化氢和C_(2)H3Cl在Pd活性位点上的吸附行�
- 董兴宗刘广业陈兆安张权徐云鹏刘中民
- 关键词: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吸附能
- DBU/LiI催化2,2-二甲基三亚甲基环碳酸酯均聚和共聚合研究
- 本文将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协同简单的Lewis酸碘化锂(LiI)组成一种新型双催化体系,在苄醇(BnOH)的引发下,催化碳酸酯开环聚合(ROP),经实验探究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较...
- 王君慧
- 关键词:苄醇Ε-己内酯
- 一种DBU基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纤维素接枝聚内酯共聚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BU基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纤维素接枝聚内酯共聚物的方法,利用DBU基离子液体同时作为纤维素接枝内酯共聚合反应的溶剂和催化剂。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先将一定量纤维素溶解于DBU基离子液体中,所得纤维素溶液中加入内...
- 宋鹏飞张欣昕张晓婷刘叶凡李小虎余晶晶李志栋王嘉瑶
- 一种罗沙司他合成工艺中使用的DBU的检测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罗沙司合成工艺中使用的DBU的检测分析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缓冲盐溶液和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或...
- 夏青刘跃跃王克艳
相关作者
- 陈耐生

- 作品数:221被引量:7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酞菁锌 酞菁 光动力治疗 酞菁配合物 光敏剂
- 周宏仓

- 作品数:98被引量:5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多环芳烃 流化床 煤部分气化 煤 DBU
- 何都良

- 作品数:48被引量:3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DBU CO 紫外辐射 CO2
- 张露

-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DBU CO 催化氧化 CO2 填料塔
- 段武彪

- 作品数:58被引量:13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萘酞菁 DBU 酞菁 酞菁钴 二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