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篇“ 酪蛋白胶束“的相关文章
一种酪蛋白胶束浓缩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蛋白胶束浓缩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本发明基于多糖亲水胶体与酪蛋白胶束的不相容性,利用多糖亲水胶体诱导酪蛋白胶束聚集沉淀,进而得到酪蛋白胶束浓缩物。本发明以脱脂牛乳为原料,在脱脂牛乳中添加多糖...
胡秀婷张洪凯祁威元任丽萍刘成梅罗舜菁
乳中酪蛋白胶束理化性质和热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酪蛋白是不同动物源乳中含量最高、营养成分最丰富的蛋白质。酪蛋白通常以酪蛋白胶束形式,由4种酪蛋白单体(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和矿物质聚集组合形成,悬浮于乳中。酪蛋白胶束的理化性质、热稳定性决定了乳及乳制品质量。本文综述酪蛋白组成和特点、胶束特性和影响胶束热稳定性的因素,加强人们对酪蛋白胶束的了解,为酪蛋白深入应用建立理论基础。
陈春艳
关键词:酪蛋白胶束理化性质热稳定性PH值
酪蛋白胶束-果胶复合物微胶囊对大黄素的负载作用
2024年
大黄素(emodin,E)是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疏水性分子。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是乳中酪蛋白的天然存在形态。该文采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果胶(pectin,P)添加量下酪蛋白胶束与大黄素的结合作用,解析了果胶-酪蛋白胶束@大黄素(P-MC@E)复合物粒径及结构,评价了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并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实验分析了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状况。结果显示,P-MC复合体系中,当果胶与酪蛋白胶束比例为0∶10~5∶5时,酪蛋白胶束与大黄素的结合作用均为疏水作用,二者结合常数大于103。随着果胶添加量的增加,P-MC@E复合物粒径逐渐增大,但其红外谱图没有显著变化。另外,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较游离大黄素显著提升,且随果胶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与P-MC形成复合物后,大黄素的胃肠模拟消化释放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大黄素的负载和递送提供参考依据。
杨敏瓦文强梁慧光季伟李茜
关键词:大黄素酪蛋白胶束果胶抗氧化性
一种磷酸化特征模拟人乳的酪蛋白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化特征模拟人乳的酪蛋白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先以动物乳酪蛋白为原料,采用选择性沉淀技术将酪蛋白组分进行分离,按照人乳酪蛋白的比例,对各酪蛋白组分进行混合,实现复配酪蛋白的制备...
周鹏刘大松杨亭亭陶秀梅洪欣慧紫张捷
酪蛋白胶束/聚乳酸静电纺丝复合纤维膜性质及其对黄芩苷的负载性能研究
2024年
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改善黄芩苷的水溶性,该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黄芩苷的酪蛋白胶束/聚乳酸复合纤维膜,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疏水性、溶解特性和体外释放性等。结果显示,黄芩苷的添加对纤维微观结构影响不大。随着酪蛋白胶束添加比例的增加,纤维直径减小,成纤性能下降,当其与聚乳酸质量比达到2∶1时,纤维直径最小,成纤能力较好。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表明,黄芩苷被包封在纤维内部。酪蛋白胶束改善了聚乳酸纤维膜的溶胀性和降解率。随着酪蛋白胶束添加量的增加,纤维膜亲水性增强,降解率增大,溶胀率减小,溶胀时间缩短。体外释放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聚乳酸纤维膜对黄芩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黄芩苷的负载提供参考依据。
甄晨波杨敏秦娟娟郑杰廖海周魏彦明
关键词:静电纺丝黄芩苷聚乳酸酪蛋白胶束
花色苷与酪蛋白胶束相互作用研究
花色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诸多生物活性;但其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分子重排和降解,进而影响生物利用度。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是乳中蛋...
郑杰
关键词:酪蛋白胶束花色苷相互作用微胶囊功能性质
驼乳酪蛋白胶束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酪蛋白胶束作为驼乳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与驼乳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蛋白质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驼乳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采用牛乳的加工方法。因此本研究以驼乳和牛乳为原料,采用蛋...
刘雪风
关键词:酪蛋白胶束PH钙离子浓度稳定性
酪蛋白胶束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为基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s)为配体,制备PCs-MC复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表征复合物结构,研究不同温度(4、37、50、65℃)、不同金属离子(Fe^(3+)、Zn^(2+))、不同H2O2含量(0.006%、0.024%,体积分数)和超声处理下MC对P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Cs对MC有荧光猝灭作用,二者以疏水作用形成复合物。MC提高了PCs在37、50、65℃处理下的保留率,改善了其在H2O2存在下的稳定性。然而,在4℃贮藏时,MC促进了PCs的降解,且当Fe^(3+)和Zn^(2+)存在时,MC降低了PCs的稳定性。超声处理下,PCs-MC复合物中PCs保留率低于游离PCs。可见,MC有利于提升PCs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但不利于改善其金属离子稳定性。
王楠杨敏郑杰秦娟娟
关键词:原花青素酪蛋白胶束复合物稳定性保留率
酪蛋白胶束与多元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特性
2023年
酪蛋白胶束(casein micelles,MC)为基质,以单一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儿茶素(catechin,Cat)、叶绿素铜钠(chlorophyllin sodium copper salt,Chl)或其二元组合为配体,通过热处理或热处理联合超声处理制备二元、三元复合物,系统分析了单一PC、Cat、Chl或其二元组合物与MC的相互作用,解析MC对多元分子的同时结合能力,表征复合物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探究三元复合物的抗氧化性以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单一PC、Cat、Chl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MC形成二元复合物,其中MC对Chl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热处理条件下,当MC以疏水作用结合一个分子后,另一个分子则以范德华力、氢键结合于MC上,且298 K时第1个分子的结合提升了第2个分子与MC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PC、Cat、Chl单一分子或其二元组合物的结合对MC空间结构及微观形貌无显著影响。热处理条件下,活性分子的结合增加了MC的热稳定性。就抗氧化性而言,热处理改善了三元复合物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而热处理联合超声处理改善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此外,多元活性分子的同时负载改善了MC在模拟肠液中的消化性。本研究结果可为MC在多元活性分子负载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郑杰杨敏甄晨波秦娟娟
关键词:原花青素儿茶素叶绿素铜钠酪蛋白胶束相互作用抗氧化性
酪蛋白胶束乳液凝胶性质及其在大黄素负载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3年
乳液凝胶可作为活性分子包封材料,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以酪蛋白胶束和果胶为基质,以负载大黄素的大豆油为油相,制备了乳液凝胶,表征了凝胶微观结构,分析了其贮藏稳定性,研究了在模拟胃肠环境下凝胶对大黄素的缓释作用,并评价了凝胶体系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乳液凝胶为O/W型,随着果胶添加量的增加,油滴粒径减小。酪蛋白胶束与果胶体积比为8∶2和7∶3时,乳液凝胶在贮藏240 d时仍稳定。模拟胃肠消化实验表明,在模拟肠液累积消化240 min后,凝胶中大黄素的释放率大于游离大黄素释放率;当酪蛋白与果胶体积比为7∶3时,经CaCl_(2)处理后凝胶中大黄素的释放显著延缓,其360 min时释放量仅为(38.40±6.89)%。细胞实验表明,经凝胶负载后,大黄素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
瓦文强秦娟娟杨敏魏彦明魏彦明袁子文纪鹏
关键词:酪蛋白胶束果胶大黄素缓释

相关作者

杨敏
作品数:159被引量:550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酪蛋白 酪蛋白胶束 牦牛乳 凝乳酶 琥珀酰化
梁琪
作品数:186被引量:904H指数:1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乳 牦牛 硬质干酪 凝乳酶 酪蛋白
周鹏
作品数:89被引量:256H指数:8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乳蛋白 Β-酪蛋白 钙 酪蛋白胶束 酪蛋白
王鹏杰
作品数:125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酪蛋白 醇溶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 凝胶 酪蛋白胶束
任发政
作品数:663被引量:2,61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干酪 双歧杆菌 益生菌 酪蛋白 乳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