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篇“ 主要鱼类“的相关文章
珠江口淇澳红树林水域主要鱼类营养生态位和耳石微化学研究
红树林是近岸河口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结构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和生存空间。本文以位于珠江出海口的淇澳红树林潮沟及林外水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和耳石微量元素,从鱼类群落特征、食性特征和生境特征三个角...
贺泽华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
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时空生态位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2019年7月(夏)、2019年10月(秋)、2020年1月(冬)、2020年5月(春)的季节性鱼类采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17680尾,隶属12目23科37属45种,其中主要鱼类(IRI>100)10种。在主要鱼类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46~1.78,其中嵴塘鳢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81~2.05,其中斑尾刺虾虎鱼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时空生态位宽度值达到2以上(广生态位种)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鲻、齐氏罗非鱼、中华乌塘鳢、斑尾刺虾虎鱼、嵴塘鳢和杂食豆齿鳗。鲻与爪哇拟虾虎鱼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28),尾纹双边鱼与食蚊鱼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79),齐氏罗非鱼与斑尾刺虾虎鱼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822)。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时空二维生态位有6.7%的种对显著重叠(Qik>0.6),表明物种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时空生态位重叠受季节变化影响较明显。另外,冗余分析揭示影响该区域主要鱼类时空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温、盐度和Chl-a(P<0.001);其中,主要鱼类生物量分别在冬季与盐度,在春季与溶解氧、pH和Chl-a,在夏季与总有机碳、水温、Chl-a等,在秋季与总氮、浊度、总磷等呈正相关。
承亚男黄欣吴志强刘昊徐浩苏琼源朱亮胥鹏黄亮亮
关键词:鱼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红树林南流江
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营养关系的初步研究
2023年
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估算了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级(TL)和主要碳源,结合6个群落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初步分析秋季涠洲岛珊瑚礁主要鱼类的营养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鱼类之间的δ^(13)C和δ^(15)N值差异显著(p<0.01),其中,δ^(13)C值介于-18.3‰~-15.4‰,δ^(15)N值介于12.9‰~16.3‰。鱼类TL介于2.5~3.4,平均TL为3.0±0.8,显示涠洲岛的鱼类以肉食性为主。涠洲岛鱼类的有机碳源比较复杂,但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驱动鱼类食物网的关键碳源。鱼类群落的食源多样性水平和营养级长度(CR和NR)分别为2.35和3.09。凸多边形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近相邻距离(MNND)和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差(SDNND)分别为4.48、0.89、0.40和0.29,表明涠洲岛珊瑚礁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具有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但食物链较短和营养多样性低等特征。以上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不完整,未来有必要开展适当的管控和修复措施恢复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彭谦王啟芳宋普庆黄丁勇张涵王建佳郑新庆
关键词:营养关系
吉林市松花江流域主要鱼类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及分子鉴定
吉林市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有“北国江城”之称,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中心城市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松花江呈倒“S”形穿城而过,具有山水园林城市特有的魅力,水系发达,尤其松花湖流域面积广泛,水利资源蕴含巨大,淡水鱼种类丰...
孙逸竹
关键词:淡水鱼流行病学分子鉴定
浙江南部近海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2016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7年3月(冬季)、5月(春季)浙江南部近海的鱼类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鱼类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共采集鱼类169种,主要鱼类共有26种;(2)在空间维度上,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态位宽度最大(2.83),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和芝芜棱鳀(Thryssa chefuensis)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在时间维度上,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生态位宽度最大(1.34),6组种对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00;在时空维度上,龙头鱼生态位宽度最大(3.50),青鳞小沙丁与芝芜棱鳀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3)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方差比率偏离显著,主要鱼类总体正联结显著,其中170组种对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和种对共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种间联结性趋于正联结。
叶深杨蕊丁朋朋彭欣彭欣
关键词:主要鱼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性
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的空间生态位
2022年
【目的】阐明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在空间上竞争的种间关系,明确主要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为青狮潭水库的水环境治理及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20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月(枯水期)青狮潭水库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各种鱼类的重要程度,通过平均拥挤度(x^(*))、Shannon指数及Pianka指数分析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宽度(B_(ij))和生态位重叠(Qij),并以冗余分析(RDA)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的主要鱼类分别有16和13种,其中,丰水期以高体鳑鲏、、齐氏罗非鱼、斑鳜和尼罗罗非鱼为优势种,枯水期以鲫、马口鱼、高体鳑鲏、斑鳜和鲤为优势种。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主要鱼类的B_(ij)范围是0.11~1.58和0.04~1.64,其中,广生态位种(B_(ij)≥2.0)丰水期为齐氏罗非鱼、枯水期为,丰水期中生态位种(2.0>B_(ij)≥1.0)有5种、枯水期有8种,丰水期窄生态位种(1.0>B_(ij)>0)有10种、枯水期有4种。丰水期和枯水期主要鱼类的Qij差异明显,其中,丰水期Qij显著的种对有41对,占总种对数的34.17%,重叠程度相对较高;枯水期主要鱼类重叠程度较低,种对间Qij显著的只有19对,占总种对数的24.36%。RDA分析结果显示,水深和总磷是影响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生态位分化的直接因素,主要鱼类受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生态位分化现象。【结论】不同季节和空间下青狮潭水库不同食性鱼类的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杂食性鱼类的B_(ij)都较大,即杂食性鱼类较其他食性鱼类占据更广的生态位,且杂食性鱼类与植食性鱼类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徐浩陈建林桂良英承亚男刘昊苏琼源陈中兵黄亮亮
关键词:鱼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青狮潭水库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营养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8年7月—2019年1月采自三峡库区干流木洞、涪陵、云阳和秭归江段的38种鱼类进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计算鱼类营养级并构建了鱼类连续营养谱。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δ^(15)N值平均值为11.02‰,变化范围为5.31‰~17.79‰。以初级消费者螺类作为基准生物估算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67,范围为1.47~4.12。营养级大于4级的鱼类仅有1种,营养级位于2~3级之间的鱼类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0%,其次是营养级大于3级的鱼类,占种类总数的31.6%,不同食性鱼类组合的营养级存在差异。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级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而越靠近大坝的江段食物链长度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越大。和水库蓄水运行初期相比,鱼类营养级显著升高且高营养级鱼类的群落结构和营养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拥有较高营养级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在库区干流逐渐扩张并成为优势种,其可能对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结构产生影响。
何春何春邓华堂王果刘寒文沈子伟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关键词:鱼类稳定同位素三峡库区营养级
北京市售主要鱼类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与价格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我国的水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且水产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研究对北京超市售卖的十五种常见海、淡水鱼从香气、鱼腥味、土腥味、色泽、组织形态、口感、鲜味以及消费者喜好度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合研究对象营养组成、感官评价结果与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营养组成及口感等感官品质与销售价格无显著相关性。故从营养学及感官评价角度而言,消费者可选择相对更经济实惠的水产品品种满足日常科学膳食的需求。
傅子昕谭雨青罗永康
关键词:感官品质感官评价水产品产量鱼腥味营养成分
三峡水库鱼类群落结构及主要鱼类种群年龄与生长被引量:7
2021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资源的变化及其管理备受关注。为探究三峡水库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及主要鱼类种群生态学特征,于2015—2016年调查了三峡水库的鱼类资源,分析了12种鱼类的年龄结构。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89种,其中库首、库中和库尾分别采集到62、62和85种。鱼类群落结构呈现空间差异,从生物量来看,库首以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yhys molitrix)、?属(Helmiculter spp.)等为优势类群;库中为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spp.)、蛇鮈属(Saurogobio spp.)和银鮈属(Squalidus spp.)、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库尾则是吻鮈属(Rhinogobio spp.)和铜鱼属(Coreius spp.)等。基于定居类型、生活水层和摄食习性,三个江段鱼类群落均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12种鱼类的年龄为1~7龄,以1~3龄为优势年龄组,比例占到了88.51%。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群落呈现空间梯度变化,重要鱼类种群呈现低龄化现象,本研究可为禁渔生态效益评估和鱼类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廖传松陈思宝叶少文叶少文李为李为王齐东张堂林张堂林
关键词:三峡水库鱼类群落鱼类种群生态类型年龄结构
舟山群岛近岸海域春秋季主要鱼类功能群特征及其生态位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为进一步了解舟山群岛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状况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基于2015年秋季(11月)、2016年春季(5月)在舟山群岛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鱼类优势度,将主要鱼类(IRI>100)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摄食习性进行功能群划分,并用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主要鱼类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主要鱼类春季11种,秋季7种,其中优势种(IRI>1000)春季3种,秋季1种。(2)根据食性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浮游生物/游泳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4个功能群。生物量最多的功能群春季为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秋季为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功能群。(3)春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1.26~3.58和0.20~3.45,生态位宽度值季节差异明显。广生态位种(B_(i)≥2.0)春季有中华小公鱼(Stolephoruschinensis)、银鲳(Pampusargente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等8种,秋季有龙头鱼(Harpodonnehereus)、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3种。中生态位种(2.0>B_(i)≥1.0)春季有龙头鱼、小带鱼(Eupleurogrammusmuticus)和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3种,秋季有中华小沙丁鱼(Stolephoruschinensis)和鮸(Miichthysmiiuy)2种,而窄生态位种(1.0>B_(i)>0)仅秋季的银鲳和黄鲫(Setipinnataty)2种。(4)春季龙头鱼与蓝圆鲹、秋季黄鲫与银鲳的生态位重叠值最高,表明鱼类在资源序列上的同域性最强,物种对空间资源的利用趋于一致。春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有意义(Q_(ik)>0.3)的种对所占比例均较低,总体上该海域主要鱼类潜在的竞争关系较弱,生态位空间分化明显。结合冗余分析(RDA)结果,可进一步解释主要鱼类的功能群及生态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刘坤俞存根郑基许永久江新琴于南京张佩怡蒋巧丽牛威震
关键词:舟山群岛近岸海域主要鱼类功能群生态位重叠

相关作者

刘恩生
作品数:49被引量:425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太湖 食物组成 渔获量 巢湖 主要鱼类
邓华堂
作品数:42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三峡库区 稳定同位素 长江上游 主要鱼类
刘绍平
作品数:262被引量:1,554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江段 鱼类资源
段辛斌
作品数:265被引量:1,46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长江上游 鱼类 长江中游 四大家鱼 鱼类资源
陈大庆
作品数:298被引量:1,99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四大家鱼 鱼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