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6篇“ 中苏“的相关文章
-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正常化
- 2024年
- 改善中苏关系,是邓小平在外交领域继调整与日本、美国关系后,做成的又一件大事。中苏关系的改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不仅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维护国际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 张金才
- 关键词:中苏关系
- 追忆中苏关系中的那些历史瞬间
- 2024年
-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亲历亲闻的云谲波诡的外交岁月中,既有惊涛骇浪,亦有风和日丽,偶尔也有机缘巧合。从外交一线退下后,无论是撰文、讲课,还是研讨、闲聊,往昔的峥嵘岁月总会不时萦绕在我心头,历历在目。
- 周晓沛
- 关键词:中苏关系外交
- 邓小平处理中苏关系的政治智慧
- 2024年
- 从新中国成立到苏联解体,中苏关系历经同盟、恶化、缓和、正常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时期,学习苏联是中国发展唯一的选择。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妄图控制中国,导致中苏关系冷淡恶化,甚至爆发边境武装冲突。197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即将到期之际,中国决定不再延长条约,并同苏方展开磋商对话,展示出中国坚持不结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 刘庆莹
- 关键词:中苏关系苏共二十大同盟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政治智慧不结盟
- 中苏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戏剧艺术合作
- 2024年
- 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合作的历史是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例,笔者所依据的史料来自俄罗斯档案基金会及各类期刊和杂志。中俄人民对彼此艺术的了解始于沙俄和晚晴时期,1917年革命后,两个民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交流开始不断加强,这股潮流在(苏联)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及两国首都城市率先兴起。在中俄关系中西伯利亚地区占据重要的跨境地理位置,这些进程间接地对该地区产生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苏联剧院开始排演许多中国题材的剧目,两国剧团开始进行巡回演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工人通过业余演出形式将中国艺术传播给西伯利亚本地民众。20世纪50年代,双方艺术合作的中心城市是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20世纪60年代,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中断,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在戏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再次兴起。
- 臧颖(译)
- 关键词:中苏关系
- 毛主席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
- 2024年
- 1949年底1950年初,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毛主席这次出访有三个目的:第一是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第二是重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中苏两国作为伟大社会主义邻邦在新的基础上刚刚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第三是看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这三个目的中,最主要的是重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余湛
- 关键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毛主席
- 中苏“蜜月期”(1954-1960)钢琴家李赫特访华音乐外交考
- 2024年
- 文章用音乐政治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当时官媒报道、档案史料、各界评论史料,回顾与论述中苏"蜜月期"(1954-1960)所发生的音乐外交事件,还原钢琴大师李赫特访华演出的始末,阐述其访华演出的政治意义、社会影响。文章认为,李赫特在中国的演出,强化与促进了我国音乐创演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与中国音乐的民族性。文章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苏联时期音乐外交逻辑,来丰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音乐维度,以促进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中国风味")创演风格的传承。
- 明鑫
- 关键词:李赫特
- 中苏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苏改革为例
- 2024年
- 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模式的活力已经耗尽。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要想赶上现代化的步伐,都必须对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便开始酝酿改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苏联则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开始改革。在苏联开启改革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经验,但苏共并未吸取。中苏两国走的是不同的改革道路,两国在对待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经济改革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与手段、改革中的政治制度安排、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中国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突破了苏联模式,开启了新型现代化道路。苏联的改革没有带来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共虽提出很多新理论新概念但得不到民众的认同,最后丧失了政权。
- 左凤荣
-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苏改革邓小平戈尔巴乔夫
- 中苏领导人国宴酒会照片背后的故事
- 2024年
- 1957年4月15日至5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应毛泽东主席邀请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伏罗希洛夫当时在苏联政坛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但中方不但拿出接待真正国家元首的规格,甚至比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还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主要体现在“两多”。一是重要领导人多。4月15日,伏罗希洛夫乘坐的专机在北京南苑机场降落后,毛泽东主席带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贺龙等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代表、数千群众一起到南苑机场迎接。二是高级轿车多。
- 彭晓东
- 关键词:赫鲁晓夫国家元首
- 福建中苏友好协会:见证特殊历史时期
- 2024年
- 福州中山路上有一栋安静的小楼,名为福州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鲜为人知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座小楼还曾作为福建省中苏友好协会的办公地点,见证了一段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和轰轰烈烈的人民运动。
- 何少飞
- 关键词:中山纪念堂民主革命见证
- 忆百年航运嵘岁月——走进布尔津县中苏航运纪念馆
- 2024年
- 天边露白,日光熹微,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这个被称为“童话边城”的地方慢慢苏醒,游人如织。中苏航运纪念馆位于中俄老码头风情园景区内,馆内满满的都是沧桑岁月中的航运往事,记录和展示了布尔津独特珍贵的中苏航运百年历史,是布尔津县各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历史见证和红色记忆。
- 古丽孜亚宋书旗(摄影)
- 关键词:历史见证纪念馆风情园
相关作者
- 马中苏

- 作品数:109被引量:6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可食膜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可食性 玉米
- 赵中苏

- 作品数:61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纤维支气管镜 肺损伤 前列腺素E
- 杨中苏

- 作品数:48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胸闷 病案讨论 气短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 刘中苏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
- 研究主题:急性重症胆管炎 外科 切除术 切除 乳晕切口
- 王中苏

-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宜兴市委
- 研究主题:城乡规划 建设生态文明 城镇化建设 城乡社会保障 城乡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