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时间切片
  • 1篇偏移孔径
  • 1篇物理模型
  • 1篇分辨率
  • 1篇采集脚印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张军华
  • 2篇郑旭刚
  • 2篇王伟
  • 1篇步长城
  • 1篇张帆
  • 1篇于海铖
  • 1篇单联瑜
  • 1篇徐辉
  • 1篇傅金荣
  • 1篇朱焕

传媒

  • 1篇石油仪器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面元细分处理资料的分辨率定量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以永新工区高精度采集的地震资料为例,对高精度勘探的面元细分方法及细分处理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评价。首先给出了面元细分的方法及面元细分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介绍了现有的一些分辨率计算方法;对于纵向分辨率,主要从传统薄层分辨率和高截频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横向分辨率,从菲涅耳带半径、防空间假频、Lindsey分辨率定义、考虑偏移孔径的分辨率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研究得出了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结论:①在现有常规检波器条件下,面元细分处理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影响较小,其变化不大;②在单道记录信噪比已较高的情况下,想通过提高覆盖次数来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其提升空间有限;③就横向分辨率而言,考虑偏移孔径的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准确;④对于东部地区,从性价比上考虑,覆盖次数150~200已能满足要求,太高的覆盖次数没有本质上改进资料的质量。
张军华郑旭刚王伟单联瑜徐辉于海铖傅金荣步长城
关键词:分辨率偏移孔径
地震采集脚印综合评述被引量:13
2007年
文章介绍了采集脚印的基本概念和由来,以模型资料研究结果为例,指出了采集脚印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解决采集脚印的四种方法:①采用宽方位角采集;②提高覆盖次数;③基于照明度分析、面向地质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④选择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对于采集脚印处理,则重点介绍了二维波数域滤波方法,并给出了处理流程、应用实例和效果比较。
张军华张帆郑旭刚王伟朱焕
关键词:采集脚印物理模型时间切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