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加电针足三里、悬钟穴,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悬钟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有较好临床效果。 王亚楠 王学新 王鹏 杨琪 王艳雪关键词:电针 卒中 足下垂 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由于麻醉、手术创伤等诸多因素影响,胃肠功能障碍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对于产妇的早期康复及新生儿均有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及早胃肠功能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阅读近年来有关将中医药技术应用于围手术期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文献,发现针灸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显示出一定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针灸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既能和西医联合应用,也可与中医药技术合并应用。目前主要的针灸方法包括体穴治疗(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艾灸疗法等)、耳穴治疗(耳穴压豆、耳针疗法等)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各种方式均有其独特优势。同时笔者发现,足三里穴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及调和阴阳之功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因此在针灸治疗选取穴位时多以足三里穴为主或联合其他穴位,且针灸在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本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针灸疗法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王鹏 韦珏春 黄梅艳 贾树山关键词:针灸 体穴 耳穴 剖宫产 胃肠功能障碍 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应用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应用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磁共振诊断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诊断:(1)直接征象: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增厚4例、部分撕裂2例、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6例、下胫腓关节前方及踝关节前外侧沟内组织影增厚9例。(2)间接征象:皮下软组织肿胀5例、骨软骨损伤5例、局部脂肪间隙模糊不清6例、前外侧沟内积液增多8例。结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应用磁共振诊断效果显著,既能明确其发生原因以及病变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王鹏 王鹏关键词:踝关节 磁共振 一种具有pH响应的Mn3O4纳米簇磁共振对比剂的制备及其成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一种步骤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制备新型Mn_(3)O_(4)纳米簇,其可做为T1磁共振对比剂,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体内外的造影性能以及生物安全性。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TEM)观察Mn_(3)O_(4)纳米材料的形貌,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LS)检测纳米材料的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测试Mn_(3)O_(4)纳米簇的组分、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通过3.0 T磁共振扫描仪分析Mn_(3)O_(4)纳米簇的磁共振造影性能,并利用MTT实验和溶血实验评价纳米簇的生物安全性。结果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Mn_(3)O_(4)纳米簇,其粒径大约为100 nm。Mn_(3)O_(4)纳米簇展示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胶体稳定性。此外,Mn_(3)O_(4)纳米簇在弱酸环境下能够释放出大量的锰离子,其游离的锰离子可作为T1磁共振对比剂,提高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在pH值为4.5的条件下,Mn_(3)O_(4)纳米簇的纵向弛豫率(r1)值为6.1485 mM^(-1)·s^(-1),其在体内外的成像均展现出良好的T1磁共振造影性能。此外,Mn_(3)O_(4)纳米簇几乎不影响正常细胞THLE-3的相对存活率,同时溶血实验结果也表明Mn_(3)O_(4)纳米簇不会损伤红细胞,证明Mn_(3)O_(4)纳米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具有pH响应能力的Mn_(3)O_(4)纳米簇展示出优异的T1磁共振成像性能和高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鹏 王鹏 肖建敏 田梗 张桂龙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针刺相关技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机制研究 2024年 针刺相关技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疗效确切,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能主要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调节5-HT、β-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水平,调节胃肠运动和神经传导实现的。目前,相关研究选穴以内关及足三里为主,穴位特异性或与腧穴分布、组织构成及神经支配相关,腧穴的侧性是否影响疗效有待探索。不同频率电刺激可产生不同化学递质的释放,究竟何种频率可到达最佳防治效果缺少系统比较研究。现阶段的相关研究多为临床试验,缺乏统一规范标准,亟须规范选穴原则及干预时机,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此外,需进一步加强电针防治PONV的多中心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针刺相关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王鹏 韦珏春 黄梅艳 贾树山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 穴位治疗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肺癌术后咳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肺癌术后咳嗽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10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EAS组(55例,脱落2例)和假TEAS组(55例,脱落4例)。TEAS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1~4 d接受TEAS治疗,穴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合谷、列缺、太溪,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假TEAS组在相同时间、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无电刺激。均每次30 min,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_(1))、术后第3天(T_(2))、术后第5天(T_(3))、术后1个月(T_(4))、术后3个月(T_(5))咳嗽发生率、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T_(4)、T_(5)莱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术前(T0)、T_(1)、T_(2)、T_(3)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TEAS组T_(3)时点咳嗽发生率及T_(1)~T_(5)时点咳嗽VAS评分低于假TEAS组(P<0.05,P<0.01),T_(4)、T_(5)时点LCQ评分高于假TEAS组(P<0.05);T_(1)~T_(3)时点血清CRP、IL-6、TNF-α含量低于假TEAS组(P<0.01);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假TEAS组(P<0.05,P<0.01),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假TEAS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假TEAS组(P<0.05)。结论:TEAS可缓解胸腔镜肺癌术后咳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王鹏 黄梅艳 徐辉 刘烨 贾树山关键词:肺癌 术后咳嗽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切除术 大鼠毛囊神经嵴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诱导分化 研究目的: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air follicle neural crest stem cells,hfNCSCs)位于皮肤毛囊的隆突部,属于神经嵴来源的干细胞。由于大部分个体的毛囊分布广泛,所以该细胞的组织来源相对... 王鹏关键词:诱导分化 星形胶质细胞 文献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防治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在临床麻醉中主要用于防治术后疼痛、胃肠道功能障碍、尿潴留、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疲劳综合征等。无论是单独运用或者与临床上已有的治疗方法相结合,都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就TEAS在防治术后并发症的优势、机制及有效性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黄梅艳 贾树山 王鹏 王鹏 刘晔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疼痛 术后并发症 脉冲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9年 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是我国致残率第一的疾病[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我国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吞咽障碍者恢复期达56.3%[2]。吞咽障碍可导致营养不良[3]、吸入性肺炎等继发疾病[4],以及抑郁、社交障碍等精神心理症状[5],严重影响卒中后患者后期康复及生存质量,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王鹏 王学新 王亚楠 李金霞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脉冲电刺激 Er:YAG激光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症患者的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设置下Er:YAG激光治疗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30名轻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在Er:YAG激光不同能量参数设置下,分别进行一个疗程共3次治疗(A组,3次均1.5 J/cm^(2);B组,第一次1.5 J/cm^(2),第二次1.5 J/cm^(2),第三次1.6 J/cm^(2);C组,第一次1.5 J/cm^(2),第二次1.6 J/cm^(2),第三次1.7 J/cm^(2)),并于治疗后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打鼾严重程度,Epworth嗜睡指数、疼痛值(VAS)、口咽状况和满意度。结果AHI、打鼾严重程度在C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疼痛VAS值、咽干、上腭感觉异常等无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按照C组第一次1.5 J/cm^(2)、第二次1.6 J/cm^(2)、第三次1.7 J/cm^(2)能量密度设置治疗轻症OSAHS患者,鼾症缓解明显、患者满意度高、效果稳定,但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林芳汝 王鹏 郭威关键词:ER:YAG激光 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