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肺癌进展趋势的影响因素和CT研判被引量:13
- 2018年
- 背景与目的不同类型的肺部结节具有不同的体积倍增时间(volume doubling time, VDT)。目前针对不同病理类型早期肺腺癌VDT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43例早期肺腺癌的影像资料,探讨早期肺腺癌的进展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其随访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15版世界卫生组织肺肿瘤分类标准和第8版肿瘤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 TNM)分期标准,对143例早期肺腺癌进行分类及分期。参考修正版Schwartz公式计算不同病理类型肺腺癌的VDT。结果 143例早期肺腺癌中,有50例(34.97%)出现进展,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包括随访时间、结节大小、病理类型、结节类型和病理分期。附壁生长为主型肺腺癌(lepidic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 LPA)的VDT为(594±272)d,伴少量附壁生长成分浸润性腺癌的VDT为(520±285)d,完全浸润性腺癌的VDT为(371±183)d,3类进展性早期肺腺癌的VDT有统计学差异(P=0.044)。结论在早期肺腺癌中,约有35%的肿瘤处于进展阶段,是否含有附壁生长成分是影响肿瘤进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 裘杨波毛锋张辉申屠阳
- 关键词:肿瘤进展
- 模拟放疗引导穿刺染色定位切除外周肺部微小结节被引量:6
- 2016年
- 背景与目的随着肺癌早期筛查的广泛开展及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outed tomography,CT)的普及,临床上微小结节型肺癌在可手术的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如何在术中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是近年来胸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探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引导穿刺染色定位外周肺部微小结节,并评估这一新方法的定位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们对97例患者共100枚直径1 cm内的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术前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病灶进行CT模拟定位,患者麻醉后依据术前放疗计划标记的穿刺位点、角度和深度,向病灶注射亚甲蓝,继而手术,在胸腔镜下根据染色标记楔形切除病灶区域肺组织。剖视标本并快速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染料注射完毕至剖胸寻视到染色斑的时间、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定位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等数据。结果 100枚病灶共完成定位96枚,成功率为96%。麻醉后皮肤定位点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为(4.85±1.25)min;染料注射结束至入胸寻找到染色斑的时间为(16.36±2.36)min;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为(4.78±2.34)mm;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结论放疗计划系统模拟定位引导穿刺亚甲蓝注射法对肺部周围型微小结节的定位成功率较高,无相关并发症。此方法可避免患者清醒状态下穿刺定位的恐惧和疼痛,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 毛锋张良顾恒乐张辉吕长兴申屠阳
- 关键词:CT模拟定位楔形切除
- 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1995年肺叶切除术被确立为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术式,而亚肺叶切除术则作为“被迫性术式”予以应用。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对于这些早期周围型小病灶肺癌,亚肺叶切除术能否取代肺叶切除术成为标准术式,是目前胸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 张辉申屠阳
-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标准术式高危人群筛查
- 改良手术体位对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和运动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侧卧位时两种不同的手臂摆放方式对于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手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9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个医疗组中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常规90℃侧卧位摆放100例(健侧手臂置于手架上,患侧手臂外展固定于搁手架上),研究组采用改良后的90℃侧卧位摆放100例(侧卧位+双手自然抱枕法,健侧手臂自然弯曲放于头侧,术侧手臂自然放于健侧手臂的上方,双臂之间垫软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 h患者疼痛以及患者手臂活动度等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手臂疼痛更轻(无痛:70%vs 82%,轻度:16%vs 16%,中度:2%vs 1%,重度:6%vs 1%,剧痛:6%vs 0,χ^2=10.85,P=0.028)、患者术后手臂活动度更大(能摸头的:93%vs 100%,χ^2=7.254,P=0.007,能摸对侧腋窝的:87%vs 96%,χ^2=5.207,P=0.023,能绕过头摸对侧耳朵的:82%vs 94%,χ^2=6.818,P=0.009)。结论侧卧位+双手自然抱枕法手臂摆放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侧卧位摆放,可以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减轻患者术后手臂的疼痛感,改善患者术后手臂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薛菊琴戴莉韩瑶华赵青张辉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切除术体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