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连续3步缺口修复构建人β肌动蛋白-人凝血因子Ⅶ杂合基因座
- 2012年
- 目的:为了获得稳定高效表达凝血因子Ⅶ的哺乳动物细胞株,构建一个利用人β肌动蛋白(hACTB)基因座完整的上下游调控序列指导人凝血因子Ⅶ(hFⅦ)基因组序列在人胚胎肾细胞特异性高效表达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3步连续缺口修复的方法。首先,以pBR322载体作为骨架,插入预先合成的6个同源臂,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然后在大肠杆菌内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第一步,从含hACTB基因座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上亚克隆10 kb的hACTB基因3′端完整侧翼序列;第二步,从hFⅦBAC上亚克隆13 kb的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G)的hFⅦ基因组序列;第三步,从hACTB BAC上亚克隆20kb的hACTB基因5′端完整侧翼序列,并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全长约50 kb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结果: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测定验证,构建的杂合基因座达到了原来hACTB基因座中hACTB基因组编码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被hFⅦ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精确置换的目的。结论:连续3步缺口修复构建杂合基因座细胞表达载体的技术,将为细胞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伟张伟林艳丽周艳荣左珊珊吴晓洁熊福银刘芳尤平
-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
- DCK信号系统与骨骼肌功能作用的细胞分子机理
- 2020年
- 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疾病相关表型的因素40%由基因决定,包括膳食、运动、心理和生活压力等环境因素决定25%的表型,作为连接环境因素(如环境和食品)和疾病的关键蛋白,钙协调蛋白DCK信号通路与许多疾病相关。基于钙协调蛋白的基本分子特性可组织分布特征,介绍了肌肉细胞中正常生理和病理的功能作用。在肌肉细胞中钙诱导的钙释放CICR中,DCK均是通过结合到CaV1.1和Ca1.2上从而间接调节RyR的功能。DCKCaV调节RyRs和IP3Rs两个蛋白家族介导钙离子从内质网/肌浆网释放进入胞浆,在肌肉收缩、激素分泌、基因转录、蛋白折叠、程序凋亡以及坏死等一系列以细胞功能为基础的生理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上分析表明,作为外界环境影响基因表型的重要介质,钙协调蛋白DCK可能是通过钙信号通路来实现对基因表型的决定,以上研究结果为解决诸如肌肉萎缩等肌肉相关疾病提供重要信息和早期预警监控生物标记,同时也为研发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药物可能的药物靶点。
- 李艺茹李加源梁瑜于秋霞杨蓉张伟徐学红
- 关键词:骨骼肌细胞发病率
- 现代脑科学与教育被引量:15
- 2004年
- 脑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经历了四个阶段.现代脑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神经 生物学和脑的高级功能两个不同研究层面对教育实践都有重要的启示,其中对神经突触的增长模 型、突触的可塑性、阶段性、经验与环境对脑发展的影响和学习与记忆、多元智力理论及情绪的脑机 制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适时性给予了新的启示.
- 丁德成张伟师梅梅
- 关键词:脑科学教育
- 医学分子生物学CRISPR基因编辑与社会法规的进步与完善被引量:3
- 2019年
- 利用CRISPR基因技术体系进行精密编辑,标志着人类攻克遗传疾病在理论上已进入新阶段,临床应用已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对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社会影响、西方国家对该技术社会伦理道德的界定和法律法规的发展,以及CRISPR精密编辑技术对科研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精细化进行了探讨。CRISPR在生殖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将导致生物医学领域发生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CRISPR精准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技术的巨大科研前景和商业价值,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CRISPR基因精密编辑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对社会、对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均有重要的影响,卫生主管部门应借鉴国际上相关做法,制定科学研究伦理道德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中国在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 杨蓉梁瑜于秋霞吴亚君雷新娟孙渝婷王丹张伟周鑫李忠光李忠光MengMeng Xu王李阳Jianjie Ma徐学红
- 关键词:干细胞伦理学
- DHA与EP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2年
-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20∶5n3,EPA)均属于n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mted fatty acids,PUFA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紊乱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DHA与EPA的生理功能、合成机制及其在微藻和真菌中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生产EPA和DHA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左珊珊林艳丽张伟
-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