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62 被引量:35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血小板
  • 17篇血小板减少
  • 14篇血小板减少症
  • 14篇免疫
  • 13篇免疫性
  • 13篇免疫性血小板...
  • 13篇免疫性血小板...
  • 11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单抗
  • 6篇血友病
  • 6篇抑制物
  • 6篇利妥昔
  • 5篇血管
  • 5篇增多症
  • 5篇凝血
  • 5篇文献复习
  • 5篇儿童
  • 5篇复习
  • 4篇蛋白

机构

  • 6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2篇张磊
  • 5篇刘斌
  • 3篇薛峰
  • 2篇刘葳
  • 2篇隋涛
  • 2篇赵岩
  • 1篇王宏梅
  • 1篇赵海涛
  • 1篇王淼
  • 1篇杨艳辉
  • 1篇杨威
  • 1篇徐意瑶
  • 1篇桑新亭
  • 1篇王开霞
  • 1篇宣旻
  • 1篇胡豫
  • 1篇覃思
  • 1篇刘明
  • 1篇赵秀丽
  • 1篇张波

传媒

  • 26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罕见病研究
  • 1篇第四届全国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6例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血友病A(HA)患儿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及转归以及抑制物对HA患儿出血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445例H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抑制物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445例HA患儿中,重型患者82例(18.4%),中间型患者269例(60.5%),轻型患者94例(21.1%)。抑制物阳性26例(5.8%,失访3例),低滴度抑制物9例,高滴度抑制物17例,其中重型、中间型患者各13例。高强度替代治疗是抑制物产生的危险因素[P=0.030,HR值为4.435(95%CI1.150~17.094)];抑制物产生后2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清除抗体治疗,其中1例联合免疫耐受治疗3个月。出血时65.2%(15/23)的患者选择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8.7%(2/23)选择制动、冰敷、抬高患肢等保守治疗措施,26.1%(6/23)选择间断输注小剂量FⅧ治疗。未接受抗体清除治疗的患者中,87.5%(7/8)低滴度抑制物转阴,抑制物中位持续时间为3(1-3)个月,84.6%(11/13)的高滴度抑制物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未进行抗体清除治疗的情况下持续12~48个月仍未转阴,7.7%(1/13)的高滴度抑制物2年后转阴。抑制物产生前后患儿关节年出血率、非关节年出血率、白发年出血率、创伤性年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序替代治疗县HA患儿抑制物产牛的危呤因素:抑制物并不能增加HA患儿出血频率。
刘葳薛峰张磊刘晓帆陈云飞黄月婷付荣凤杨仁池
关键词: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血小板减少症七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继发于结缔组织病(CTD)的血小板减少症被归入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的范畴。相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TD—sITP)发病机制更为复杂,但两者的发病机制也存在一些共性,例如都存在血小板糖蛋白抗体以及T、B淋巴细胞的免疫耐受损伤心。
王宏梅杨艳辉宣旻薛峰刘晓帆刘永泽张磊杨仁池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结缔组织病单抗治疗利妥昔小剂量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血液病患者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血液病患者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rFⅦa治疗31例血液病患者共38次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rFⅦa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AHA)/血友病伴抑制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急性非APL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0%(9/10)、71.4%(5/7)、60.0%(3/5),高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30.8%);rFⅦa治疗评分为2分出血的有效率(100.0%)高于3分(66.7%)及4分(51.6%)出血;5例次颅内出血中2例次(25.0%)有效;9例次血尿中6例次(66.7%)有效;12例次消化道出血中5例次(41.7%)有效。3例次关节及肌肉出血的疗效均为极好,5例次出血部位为皮肤、鼻黏膜、咽部及齿龈,疗效均为极好;移植后患者在出血评分为4分时,高剂量以及多次使用rFⅦa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疗效。AHA/血友病伴抑制物及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的出血,在评分为4分时,使用低剂量rFⅦa能取得好的疗效,但最低用药剂量(22.5 μg/kg)的疗效差。结论rFⅦa的止血疗效受疾病类型、出血部位以及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rFⅦa对AHA/血友病伴抑制物以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移植后患者的出血疗效欠佳。出血早期使用rFⅦa对于疗效至关重要。在止血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葳薛峰刘晓帆姜尔烈杨栋林刘凯奇肖志坚张凤奎冯四洲韩明哲张磊杨仁池
关键词:血液病出血止血治疗
遗传性罕见肾脏病:精准肾脏病学的窗口被引量:2
2024年
作为罕见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性罕见肾脏病病种繁多,近年来其诊疗研究管理策略均有较大进步,越来越多新基因和新机制被揭示,催生了一批精准医学诊疗新技术和新药临床应用。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罕见病目录中泌尿系统受累的罕见病,举例说明遗传性罕见肾脏病诊疗研究和管理思路、通过拓展生理机制推动新药临床应用的启示,特殊血液净化在危重罕见病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罕见肾脏病精准诊疗前景。
张磊乐偲刘岩陈丽萌
关键词:罕见病
增强现实导航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2023年
近年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各种术中图像导航系统也迅速发展。然而,肝脏本身具有复杂的管道系统,致使肝脏手术难度较大。增强现实图像导航系统将肝脏三维重建图像与现实肝脏解剖结合,为术者呈现具体的肿瘤位置与周边血管、胆管的关系。相比于其他术中图像导航方式,增强现实图像导航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概述了目前增强现实图像导航系统中的核心技术进展,着重介绍其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肝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并总结目前仍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困境,进一步提出未来该领域值得研究的方向。
郑涵张军伟张婷刘尧戈江诗陶张易笙张磊徐意瑶赵海涛卢欣桑新亭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肝脏手术
神经毡蛋白-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神经毡蛋白(neuropilin-1,NRP-1)和NRP-2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NRP-1基因表达后对白血病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NRP-1和NRP-2mRNA在2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及7种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小干扰RNA(siRNA)干扰NRP-1基因在HEL细胞的表达,用MTT和细胞迁移试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结果显示:NRP-1在24例AML患者骨髓MNC中表达,其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7%(p=0.03)。79%AML患者表达NRP-2,67%正常人表达NRP-2,两者无明显差异(p=0.6)。NRP-1的表达与AML患者骨髓、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r=0.4,p<0.05)。NRP-1和NRP-2mRNA分别在6/7和3/7种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表达。用siRNA转染HEL细胞24小时后NR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当有VEGF165作用时,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增加,而干扰组无变化(MTT值:对照组vs干扰组:0.6±0.01vs0.49±0.02,p<0.001)。转染24小时后干扰组细胞迁移显著降低,其迁移细胞数:干扰组vs对照组为500±17vs123±7(p<0.001)。结论:NRP-1在AML患者骨髓MNC中表达增高,并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
陆林张磊肖志坚卢士红王革生杨仁池韩忠朝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43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临床特点及疾病自然过程。方法对本院1980年5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E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8例患者中,男201例,女237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有出血症状者101例(23.1%),有栓塞者86例(19.6%),同时有出血和血栓者13例(3.0%),脾大150例,肝大60例。无症状者149例(34.0%),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者145例(33.1%)。初诊时中位血小板数为1000×10^9/L。255例作骨髓活检,以大而多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其中51例局部伴有网状纤维增生。从114例患者中检出90例JAK2V617F突变阳性,阳性率为78.9%。180例作染色体核型检查,6例(3.3%)染色体异常。261例随访时间〉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12~300)个月。17例(6.5%)进展为骨髓纤维化(MF)。1例转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例6年后转为PV,20年后转为MF。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各1例。结论ET是以血栓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无症状者比例高。主要进展为MF,大多预后较好。
蓝海峰方志鸿张悦王晓燕薛峰张磊郭振兴董恂玮李尚珠郑以州张凤奎钱林生季林祥肖志坚杨仁池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附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提高对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于青少年期发病,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脾肿大,免疫球蛋白明显减低,可明确诊断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例1经脾切除诊断合并脾脏外周T细胞淋巴瘤,例2反复消化道感染、腹泻,并发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结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起病相对较晚,临床表现多样,以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为特征,早期诊断及正规治疗可改善预后。
李建平王慧君张磊杨仁池张凤奎
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过程及机体、器官损伤后的血管再生与修复,又称血管母细胞(an-gio...
韩忠朝刘鹏霞张磊
关键词:糖尿病足干细胞移植自体移植血管内皮祖细胞内皮功能体外扩增
文献传递
栀子苷的危害评估和健康指导值推导
2024年
目的根据现有毒理学资料,在系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开展栀子苷对健康影响的危害评估,并基于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法推导栀子苷的健康指导值(health-based guidance value,HBGV)。方法采用系统文献检索方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SLS)收集栀子苷毒理学资料,利用ToxRTool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选取毒理学数据评级最高的文献应用基准剂量法测算关键效应和剂量,结合不确定系数推导栀子苷的健康指导值。结果共纳入10篇栀子苷毒性文献,毒性研究集中在肝、肾毒性,经毒理学可靠性评价最终选取1篇26周大鼠经口毒性试验文献,得出栀子苷大鼠经口毒性NOAEL值为50 mg/kg·bw,以雄性大鼠血清AST活性变化为敏感指标,基于此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经BMD模型计算得出雄性大鼠的BMDL10为38.625 mg/kg·bw。不确定系数为100,推导栀子苷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为0.386 mg/kg·bw。结论栀子苷主要表现为肝毒性,尚无证据表明栀子苷具有遗传毒性,基于危害评估得出栀子苷健康指导值为每日386μg/kg·bw。
邱雪娇李强张磊李琦黄雅琳覃思包汇慧
关键词:栀子苷基准剂量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