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TT法检测博莱霉素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和时间的博莱霉素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用10%胎牛血清培养制成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培养。以NIH3T3细胞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1~10 000 mU/mL)博莱霉素处理,于给药后12 h、36 h、48 h后采用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 mU/mL浓度的博莱霉素,可促进NIH3T3细胞增殖(P〈0.05)。其余浓度博莱霉素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1~10mU/mL浓度的博莱霉素能够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
- 孙婧汉建忠刘伟曹生田陈玉汪沛李湘罗自强
- 关键词:博莱霉素MTT法
-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小鼠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为确定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细胞免疫小鼠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性效应和分析与之可能的相关因素,本研究进行了两个独立重复的免疫实验.经皮下3次免疫后,实验1在无佐剂的情况下,与磷酸盐绥冲液(PBS)对照组比,S.j童虫原代细胞(primary juvenile worm cells,pJCs)诱导小鼠产生了明显的减虫率(平均54.3%)、每克肝卵(liver eggs per gram,LEPG)减少率(平均59.8%)和肝卵肉芽肿面积减少率(平均66.5%)(P<0.01),均明显高于童虫原代细胞碎片(fractions of juvenile worm cells,JCFs)或童虫虫体碎片(fractions of juvenile worms,JWFs)免疫组相应的减少率(P<0.05),而虫体的非细胞成分(non-cell components of worms,WNCs)免疫组无明显保护作用.实验2中,与PBS对照组比,培养的童虫细胞(cultured juvenile worm cells,cJCs)也诱导了明显的平均58.4%的减虫率、68.1%的LEPG减少率(P<0.01),而培养的成虫细胞(cultured adult worms cells,cACs)组的虫荷(P<0.05)和卵荷(P<0.01)明显高于cJCs组.实验2的免疫学分析显示,cJCs诱导小鼠产生Th1型为主的Th1/Th2混合类型的免疫应答,而cACs则诱导Th2型偏向的应答类型.这些资料显示,用S.j原代和培养的童虫细胞都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血吸虫高保护效应,可能与免疫原的物理性状、虫期特异性及诱导的免疫类型有关,提示用S.j童虫全细胞免疫小鼠是一种有希望的诱导抗血吸虫病保护性免疫的方法.
- 曾铁兵蔡力汀曾庆仁杨胜辉喻容李艳琴方会龙李本文刘伟张顺科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免疫保护性
- AF-1对于内毒素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子宫珠蛋白(uteroglobin,UG)是一种多功能非类固醇类激素蛋白,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肿瘤发生等作用。来源于子宫珠蛋白C末端第三个α螺旋的九肽Antiflammin-1(AF-1),也被证实具有强烈的...
- 李金凤李晨万静刘伟刘文礼汉建忠许建平罗自强
- 文献传递
-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病毒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以1 MOI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细胞内与脂代谢有关的基因表达出现明显的异常,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0、11、12、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B型清道夫受体、HMG-CoA合成酶、HMG-CoA还原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及脂肪酶合成酶等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有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M和载脂蛋白H等基因。结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As的发病过程。
- 陈华刘伟程洁程洁徐玉芬李玲芳邓桢翰陈利玉刘水平
- 关键词:人类巨细胞病毒脂代谢基因表达谱芯片血管平滑肌细胞
- 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外传代培养细胞的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3
- 2006年
-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吸虫成虫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呈半悬浮聚集生长状态,4代内的培养细胞及冻存复苏细胞存活率达90%,并在各代培养中均可见细胞分裂相;传5代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为8对16条。超微结构既观察到形态正常细胞,也可见形态异常细胞。表明1640-40特定培养基对血吸虫成虫中的部分细胞体外传代培养获得成功。
- 刘伟曾铁兵曾庆仁蔡春张祖萍龚燕飞蔡力汀张顺科徐锡萍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传代培养染色体核型
- 四种常用的人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9
- 2008年
- 目的:比较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裂解红细胞法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四种常用的人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以上四种方法进行中性粒细胞分离,对其细胞纯度、回收率、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纯度均大于90%,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裂解红细胞法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纯度略低于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5)。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的回收率低于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和裂解红细胞法(P<0.05);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回收的中性粒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5),裂解红细胞法(P<0.01)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P<0.01)。结论: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纯化程度好,回收率高,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适于临床和科研中广泛应用。
- 李金凤刘文礼史小娟刘伟汉建忠万静罗自强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 白血病幸存患儿重返学校适应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白血病幸存患儿重返学校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校生活适应量表(LASS)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常规返院随诊的212例白血病幸存患儿进行调查。结果:白血病幸存患儿LASS总分为(65.68±6.74)分,白血病幸存患儿重返学校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危险度、停药时间及自我效能感。结论:白血病幸存患儿重返学校适应现状不容乐观,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根据白血病幸存患儿重返学校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其适应学校的能力。
- 胡馨婕刘伟易雅琳肖嫔
- 关键词:白血病影响因素
- LPS通过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促进肺细胞谷氨酸的释放
- <正>内毒素(LPS)是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常见原因。本室前期研究显示,谷氨酸(glutamate, Glu)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可有效减轻LPS急性肺损伤的程度,表明在LPS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中有内源性Glu释放...
- 刘文礼刘伟王乐万静张天杰李晨汉建忠罗自强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谷氨酸代谢的相关研究
- <正>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谷氨酸代谢的变化。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24小时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
- 彭湘萍程庆梅李杨刘伟黄晓婷罗自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