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脂肪
  • 2篇大麦虫
  • 1篇单糖
  • 1篇蛋白质
  • 1篇豆粕
  • 1篇血红素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机理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杆
  • 1篇预处理
  • 1篇脂肪含量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生长性状
  • 1篇生土
  • 1篇体重
  • 1篇凝胶特性
  • 1篇盆栽

机构

  • 7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7篇王芳
  • 4篇赵英虎
  • 4篇高莉
  • 3篇贾万利
  • 3篇李琴琴
  • 2篇李会珍
  • 2篇刘朝亮
  • 1篇张志军
  • 1篇王英勇
  • 1篇侯倩倩
  • 1篇王瑶
  • 1篇胡培毅
  • 1篇李莎
  • 1篇冯李鹏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混合菌发酵对豆粕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唾液乳杆菌等混合菌发酵对豆粕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黄曲霉毒素B1以及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发酵处理提供经济实用的豆粕脱毒方法.【方法】以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混合菌发酵豆粕,考察预处理条件、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对豆粕脲酶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最优条件下发酵对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毒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为豆粕无需未作加热预处理、39℃发酵72h,与未发酵生豆粕相比,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77.8%,黄曲霉毒素降低25.2%.以300kg豆粕进行小规模中试生产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发酵过程稳定,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发酵后豆粕经50℃烘干,产品水分含量为6%,pH值为4.30,产生柔和酸味,产品颜色加深呈浅棕色、粒度未发生改变、产生柔和酸味.【结论】混合菌发酵提高了豆粕品质,优化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王芳贾万利张浩男潘腾赵英虎
关键词:豆粕发酵预处理
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受试菌株,研究纳米银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菌活性、对细胞内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能显著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10μg/mL的纳米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_(50))为0.59μg/mL。随着纳米银处理时间(2、4、6、8和10 h)的增长,3种酶的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SOD、POD和CAT均在4 h出现最高值,10 h降至最低。纳米银使得菌体内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纳米银破坏了病原真菌体内细胞的完整性,这可能是纳米银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机理之一。
李琴琴赵英虎高莉侯倩倩王芳贾万利王英勇
关键词:纳米银小麦赤霉病菌抗真菌活性抑菌机理
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麦虫生长性状、蛋白和脂肪的影响
2017年
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脂肪源,进行2周饲喂实验,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大麦虫体重、体长、蛋白和脂肪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油酸对大麦虫的体重和体长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浓度的亚油酸对大麦虫体重和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亚麻酸浓度为1%时,大麦虫的生长性能最好,昆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取食不同浓度的油酸,各处理组粗蛋白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亚油酸和亚麻酸2%处理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取食不同浓度的油酸,各处理组粗脂肪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处理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取食不同浓度的亚油酸0.5%和1%处理组的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于2%处理组。取食不同浓度的亚麻酸,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赵英虎李琴琴高莉刘朝亮王芳
关键词:大麦虫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性状蛋白质脂肪
玉米秸杆降解菌筛选鉴定及其盆栽试验对生土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从山西地区林地土壤中筛选得到纤维素降解菌x-7,固氮菌N-8,经16SrDNA序列比对,x-7和N-8分别属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x-7在50℃时活性最高,对玉米秸秆降解率为62.9%,滤纸酶活力和CMC降解酶活力最大分别为90.78和168.54IU·mL-1。发酵液pH与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相关性,纤维素酶高活性主要集中在发酵液pH8.8~9.0。固氮菌N-8固氮能力为45mg·L-1。为评估两株菌在山西干旱气候下对生土种植性能影响,作盆栽紫花苜蓿试验。结果表明,生土中添加玉米秸秆和纤维素降解菌X-7及固氮菌N-8显著提高生土抗旱能力及苜蓿平均株重和株高。菌株x-7在生土中可有效定殖并提高生土中纤维素降解菌数量1-2个数量级,可为山西地区黄土母质生土改良沃化提供参考。
王芳胡培毅李莎冯李鹏王瑶高莉
关键词:生土纤维素降解菌固氮菌
乳酸菌呼吸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乳酸菌是食品发酵工业中常用的重要微生物之一,它主要通过无氧或兼性厌氧发酵方式代谢糖类产生乳酸。最新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如Lactococcus lactis在添加外源血红素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代谢。在有氧呼吸代谢中,L.lactis通过电子传递链将氧还原为水,该过程伴随的许多代谢变化有益于菌体,如减少了H+及乳酸的产生,提高了菌体能量产生和菌体生物量,减少了菌体生长和储藏过程中的氧胁迫和酸胁迫,在乳酸菌自然生存竞争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乳酸菌有氧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的组成、胞内血红素含量的调控、生物信息学(in silico)分析具有有氧呼吸代谢潜力的乳酸菌分布、有氧呼吸对乳酸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乳酸菌发酵剂制备中的应用潜力和存在问题。
王芳张志军李会珍
关键词:乳酸菌呼吸代谢血红素
谷氨酰胺转胺酶对猪血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不同的添加量、保温时间对猪血浆蛋白凝胶持水性、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猪血浆蛋白凝胶的持水性和硬度,酶添加量和保温时间对凝胶质构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和保温时间为0.6 g/100 mL、40℃保温60 min的条件下,猪血浆蛋白凝胶持水性和硬度最大。酶和40℃保温显著提高猪血浆蛋白凝胶弹性,但是不同酶添加量对弹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酶和40℃保温的处理对猪血浆蛋白凝胶内聚性无显著影响。
王芳贾万利李会珍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氨酶猪血浆凝胶特性持水性
不同单糖对大麦虫体重、蛋白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2016年
以大麦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不同浓度(0.5%、1%、2%)的木糖、果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核糖作为饲料糖源的5种饲料14 d,研究饲料中的不同浓度糖源对大麦虫体重、蛋白及脂肪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单糖对大麦虫日增重、粗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体重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木糖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浓度为1%的不同单糖,木糖和果糖组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浓度为2%的不同单糖,果糖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蛋白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果糖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阿拉伯糖和核糖组(P<0.05)。浓度为1%的不同单糖,阿拉伯糖和核糖组的粗蛋白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浓度为2%的不同单糖,核糖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脂肪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核糖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浓度为1%和2%的不同单糖,阿拉伯糖和核糖组的粗脂肪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
李琴琴赵英虎刘朝亮高莉王芳
关键词:大麦虫单糖体重蛋白脂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