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5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历史的制约
- 唐杰许文良王枫王伟赵硕张一涵
-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满洲里一额尔古纳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中亚造山带东段,在进一步构造单元划分上属于中蒙古一额尔古纳地块。该区古生代期间不仅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的演化,而中、新生代又叠加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以及蒙古一额霍茨...
- 王伟许文良孟恩王枫杨德彬
-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质构造
- 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6
- 2016年
- 本文拟在研究区确定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期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岩浆活动的角度制约额尔古纳地块的构造属性,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区内6个代表性侵入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呈自形一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的特点,暗示其为岩浆成因。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及本文测年结果,可将额尔古纳地块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七期:①~927Ma的碱长花岗岩;②~890Ma的二长花岗岩;③~851Ma的正长花岗岩;④~830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⑤~790Ma的双峰式火成岩(包括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⑥~762Ma的花岗闪长岩;⑦~737Ma的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这些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发现表明额尔古纳地块上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结合全球岩浆构造热事件,可以判定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应是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响应,并且这些岩浆事件可以同图瓦一蒙古地块和中蒙古地块上发育的同期岩浆事件相对比,这暗示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这些微陆块具有亲缘性。
- 赵硕许文良王枫王伟唐杰张一涵
- 关键词: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锆石U-PB年龄
- 鲁西上峪辉长-闪长岩的成因: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7
- 2008年
- 对鲁西上峪辉长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成因以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给予制约.研究表明,鲁西上峪岩体是由一套辉长闪长岩类岩石构成.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晶,且具有较高的Th/U比值(1.23~2.87),意味着岩浆成因.对两个辉长闪长岩中锆石进行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9±1)和(134±2)Ma,这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除早期堆积体外(QT-19),该类岩石的SiO2和MgO含量分别介于50.12%~56.37%和3.52%~6.37%之间;且以高Mg#(0.54~0.63)、富Na(Na2O/K2O大于1)、高Cr(73×10?6~217×10?6)、Ni(34×10?6~241×10?6)为特征.该类岩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t)值和εNd(t)值分别变化于0.70962~0.71081和?16.60~?13.04之间.结合鲁西铁铜沟、金岭高镁闪长岩和方城、费县玄武岩及其中地幔包体的特征,认为上峪辉长闪长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受陆壳物质强烈改造的富集型上地幔.鲁西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Sr-Nd-Pb同位素的空间变化—即自南东向北西方向87Sr/86Sr(t)值降低、εNd(t)值升高、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初始比值的降低—与扬子克拉通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构造模式相吻合.
- 杨承海许文良杨德彬王伟王伟德刘金民
- 关键词: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 额尔古纳地区早-中三叠世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 <正>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从蒙古的杭爱山脉一直延伸到鄂霍茨克海的乌达海湾,长约3000 km,宽约300 km,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时期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之间。它是东亚北部一条具有较长地质历史的造山带,...
- 唐杰许文良王枫王伟徐美君张一涵
- 文献传递
-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与岩石组合: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被引量:55
- 2012年
- 本文对满洲里地区灵泉盆地、包格德乌拉盆地及额尔古纳地区上护林盆地和恩和盆地及周边的原确定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以便揭示研究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研究区内12个代表性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结合其较高的Th/U比值(0.31~3.63),暗示其为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该区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可划分成以下三期:(1)中三叠世岩浆活动,可进一步划分成241Ma和229Ma两期岩浆事件,241Ma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和229Ma正长花岗岩的存在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有关;(2)早-中侏罗世岩浆事件,可进一步划分成(180±5)Ma和(171±2)Ma两期岩浆事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结合其斑岩型Mo矿的存在,反映研究区处于活动陆缘的构造背景,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作用有关;(3)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可进一步划分成(140~150)Ma和(134±2)Ma两期岩浆事件,前者与区域内发育的吉祥峰组火山岩形成时代相近,后者的火口充填型产状表明它们应是该期岩浆事件演化晚期的产物,该期岩浆事件在松辽盆地以东地区的缺乏暗示它们形成于伸展环境,并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
- 王伟许文良王枫孟恩
-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中生代花岗岩
- 中国东北中生代构造体制与区域成矿背景:来自中生代火山岩组合时空变化的制约被引量:464
- 2013年
-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组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以便对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中生代的演化历史及其东北地区中生代区域成矿背景给出制约。基于火山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可划分成六期:晚三叠世(200~228Ma)、早——中侏罗世(173~190Ma)、中——晚侏罗世(158~166Ma)、早白垩世早期(138~145Ma)、早白垩世晚期(106~133Ma)和晚白垩世(88~97Ma)。晚三叠世火山作用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前者为A型流纹岩,后者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它们共同揭示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额尔古纳地区,吉黑东部和额尔古纳地区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火山岩的存在分别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发生,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则以双峰式火成岩组合为特征,反映了双向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以西和冀北——辽西地区,前者为碱性——亚碱性的过渡系列,主要由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少量粗面岩组成,后者为A型流纹岩或碱性流纹岩组成,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加厚陆壳的坍塌或拆沉阶段;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吉黑东部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而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则主要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前者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者与早期加厚陆壳的拆沉和/或类似弧后的伸展环境有关;晚白垩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陆内,前者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后者为碱性玄武岩,反映了来自东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俯冲作用。综合上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分�
- 许文良王枫裴福萍孟恩唐杰徐美君王伟
- 关键词:中生代火山岩成矿背景
-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早白垩世流纹岩夹层被引量:1
- 2016年
- 继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之后,新近探明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斑岩型铜金矿区——多龙矿集区地处西藏改则县西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不扎地区。早先西藏1∶25万物玛幅区调工作对多龙矿集区做过详细调查,填补了该缝合带北部研究的空白。近来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该区原先厘定的下侏罗统曲色组内出露早白垩世流纹岩夹层。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8.8±1.4Ma,表明该套夹火山岩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一发现补充了南羌塘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记录,为研究多龙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班公湖-怒江洋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初步研究认为,在中生代增生杂岩广泛出露的多龙矿集区,该套地层很可能代表一套早白垩世增生杂岩,同时也可能是同时期区域伸展环境下重沉积的产物。
- 王伟李才范建军吴浩许伟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流纹岩早白垩世
- 额尔古纳地区加里东期双峰式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 <正>额尔古纳地块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东端,是组成中国东北部的众多微陆块之一。由于缺乏火成岩岩石组合和相应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对于额尔古纳地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和演化历史一直存在争论。鉴于此,本文报道了额尔古纳地块东...
- 赵硕许文良王伟唐杰张一涵
- 文献传递
- 低渗透油田流入动态曲线及其应用
- 2013年
-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过程变成非达西渗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IPR曲线;给出了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4%,可以满足油藏工程精度要求,该方法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 王伟
-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