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63 被引量:46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稻田
  • 17篇土壤
  • 13篇亚热带
  • 9篇双季稻
  • 9篇季稻
  • 8篇水稻
  • 8篇温室气体
  • 7篇氧化亚氮
  • 7篇水文
  • 7篇污染
  • 6篇湿沉降
  • 6篇双季稻田
  • 6篇小流域
  • 6篇流域
  • 5篇氮肥
  • 5篇氮素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地利用方式
  • 5篇农业流域
  • 5篇干沉降

机构

  • 6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湖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湖南省土壤肥...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湖南省土壤肥...
  • 2篇湖南省农业科...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湖南省水利水...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2篇李勇
  • 39篇吴金水
  • 30篇沈健林
  • 15篇刘新亮
  • 15篇王毅
  • 14篇李勇
  • 13篇王娟
  • 8篇李裕元
  • 7篇廖育林
  • 7篇秦晓波
  • 6篇万运帆
  • 6篇李玉娥
  • 5篇王娟
  • 5篇付晓青
  • 5篇邹刚华
  • 4篇刘杰云
  • 4篇童成立
  • 4篇王聪
  • 4篇肖润林
  • 4篇石辉

传媒

  • 11篇环境科学
  • 8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稻作农业流域的氮素输出机制和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地影响地表径流过程、土壤水文过程、水土流失机制、以及氮素迁移规律,其在较大尺度上会影响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金井流域为例,运用流域生态水文学方法探索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稻作农业流域的氮素输出机...
王毅李勇刘新亮李裕元马秋梅吴金水
关键词:氮素浅层地下水土地利用方式生态水文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为揭示多种田间管理措施综合影响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通量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多元回归关系,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稀释培养计数法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土壤产气微生物菌群数量的连续观测。2a研究结果显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微生物总活性和产甲烷菌数量关系密切,甲烷排放通量与二者的关系可分别由指数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一元回归分析表明,仅产甲烷菌数量就能单独解释96.9%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变异(R2=0.969,P<0.001),但考虑两种因素的二元回归拟合优度高于一元回归(R2=0.975,P<0.001)。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也密切相关(P<0.05),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二者的二元非线性混合回归模型可以解释至少70.4%的稻田氧化亚氮排放通量(R2≥0.704,P<0.001),其拟合优度也高于一元回归。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受多种影响因素控制,土壤产气微生物活性和数量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直接响应,因此二者与温室气体排放存在显著相关,基于田间试验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客观的揭示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秦晓波李玉娥石生伟万运帆纪雄辉廖育林Hong Wang刘运通李勇
关键词:双季稻田产甲烷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
金井河流域大气氮沉降及其对流域内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
近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活性氮气体(NH3和NOX)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由此产生的大气氮沉降量也十分巨大.有关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有关氮沉降对面源污染的贡献还较少有研究.本研究以我国南...
沈健林李勇王毅李裕元刘新亮吴金水
关键词:氮沉降干沉降湿沉降面源污染
不同水肥处理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氮磷肥力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不同灌溉方式、氮肥类型、磷肥水平等处理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氮、磷肥力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泡田前相比,传统灌溉水稻收获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3.73~12.27、18.58~43.34、7.36~24.15、1.22~9.67、14.03~35.92个百分点;与传统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处理收获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分别下降12.81~20.25个百分点和2.46~14.36个百分点,全磷升高1.65~3.99个百分点;在传统灌溉、间歇灌溉中,新型缓释氮肥减氮30%处理收获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与相应对照处理相比,稻季无磷处理收获后土壤全磷升高0.38~5.62个百分点。因此,间歇灌溉、缓释氮肥减氮30%和稻季无磷处理能有效减少土壤氮素、磷素流失,从而减少农田氮、磷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
孙婉薷沈健林李勇王毅王波
关键词:灌溉方式稻麦轮作
双氰胺对冬闲稻田和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冬季的温室气体排放往往被忽视,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和冬季油菜地N_2O排放仍较大,研究相应的减排措施及减排机制对于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冬闲稻田和油菜地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设置添加和不添加双氰胺(DCD)处理,采用静态箱采集和气相色谱法结合监测N_2O排放动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结果表明,添加DCD后明显抑制了冬闲稻田和油菜地N_2O排放,分别减少了36.7%和23.6%.DCD施入抑制了冬闲稻田AOA和AOB的丰度但只改变AOA的群落结构,DCD使AOA和AOB丰度分别减少了59.3%和73.7%.与此相反,添加DCD只改变油菜地AOB的群落结构同时只抑制了AOB的丰度.本研究表明,施加DCD能有效减少冬闲稻田和冬季油菜地N_2O排放,但减排机制不一致.
伍延正张苗苗秦红灵陈春兰王娟魏文学李勇
关键词:冬闲稻田油菜地氧化亚氮排放
脱甲河水系CH_4关键产生途径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为明确脱甲河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明晰水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小流域CH_4排放估算和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估算了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研究了周年内脱甲河4级河段(S_1~S_4)水体CH_4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主控环境因子;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究了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分析了溶解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δ^(13)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pH均值为(7.27±0.03),各河段四季差异均显著;溶解氧(DO)在0.43~13.99 mg·L^(-1)内变化,S_1河段DO浓度最高且夏、秋季差异显著,其他河段均为冬与春、夏、秋季差异显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范围是0.34~8.32 mg·L^(-1),由S_1至S_4河段总体呈递增趋势;水体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范围分别是17~436μS·cm^(-1)和-52.30~674.10 mV,各河段差异明显;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浓度分别在0.30~1.35(平均0.90±0.10)mg·L^(-1)和0.82~2.45(平均1.62±0.16)mg·L^(-1)内变化.溶存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5.28(平均0.46±0.06)μmol·L^(-1)和-0.34~619.72(平均53.88±7.15)μg C·m^(-2)·h^(-1);均存在时空变化且变异规律相似,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S_2>S_3>S_4>S_1.通量与水体铵态氮和DOC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各级河段均以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为主导,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乙酸发酵途径产CH_4贡献率以S_1河段最高(87%),其次为S_4(81%),S_2、S_3分别达到78%和76%.溶存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均值分别为-41.64‰±1.91‰、-14.07‰±1.06‰和-26.20‰±1.02‰,溶存甲烷δ^(13)C与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传输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赵强吕成文秦晓波吴红宝万运帆廖育林鲁艳红王斌李勇
关键词:CH4扩散稳定碳同位素
亚热带丘陵区农业流域水稻种植影响河流水体养分浓度和输出通量
亚热带丘陵区农业流域饱受水体环境恶化之痛,该地区水体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地影响坡面径流过程、水土流失机制、土壤水文过程、以及养分和污染物迁移的规律,其在较大尺...
王毅李勇吴金水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土地利用方式
基于Landsat 8数据的亚热带小流域蒸散发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亚热带典型小流域——金井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Landsat 8遥感数据基于SEBS模型估算了不同季节4个典型日的蒸散发(ET)值。结果表明,春季(5月12日)、夏季(7月31日)、秋季(9月17日)和冬季(次年1月23日)典型日的日ET均值及90%分位数上界分别为2.69和4.14、2.73和5.41、2.75和5.78、1.33和3.25 mm·d^(-1)。为研究ET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性,统计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ET值,结果显示水体日ET值最高〔(4.21±2.63)mm·d^(-1)〕,稻田〔(2.67±1.49)mm·d^(-1)〕次之,再次是林地和茶园〔(2.06±1.35)mm·d^(-1)〕,公路和居民地最低〔(1.17±1.14)mm·d^(-1)〕。对所选4个典型日的E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为0.34~0.63,P<0.05)。将ET遥感估算值与Penman-Monteith公式经验值、涡度相关系统的野外观测值进行对比,3者结果较为一致,表明SEBS模型适用于研究区ET估算。
马秋梅刘新亮李勇李勇王毅
关键词:遥感估算蒸散发
亚热带稻田土壤反硝化动力学参数估算被引量:2
2019年
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对反硝化潜势的准确估算是农业精准施肥的必然要求.以亚热带典型红壤稻田土作为研究对象,足量添加外源氮进行室内淹水厌氧培养获取反硝化作用动态,并分别用米氏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其拟合,最后利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反硝化动力学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米氏方程更适合反硝化动力学拟合,最佳的米氏常数(Km)为35 mg/kg;米氏最大速率常数(vmax)与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96,P<0.05).土壤总氮,砂粒和粉粒以及土壤容重对vmax影响最大.利用总氮和粉粒含量作为输入参数估算了vmax,准确度达66%.所构建的参数方程既充分挖掘了土壤基础数据潜能,又能快速地获取土壤反硝化动力学曲线,省时省力.
邹刚华赵凤亮单颖李勇
关键词:反硝化作用酶动力学红壤传递函数
茶园氧化亚氮排放机制及减排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茶园因氧化亚氮(N2O)排放系数大、氮肥施用量高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农业重要的N2O排放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茶园N2O排放机理及有效的减排措施。目前,关于不同农学措施对茶园N2O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其N2O减排效果尚无定论,该研究综合分析不同农学措施对茶园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希望为进一步开展茶园N2O减排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通过综述发现:茶园排放的N2O主要源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其中反硝化作用引起的N2O排放更多;影响茶园N2O排放的因素主要有气象因子(温度、降雨)和土壤条件(pH、含水量、质地、温度、底物浓度);茶园有效的N2O减排措施主要为施用铵态氮肥、控释氮肥和石灰氮以及氮肥深施;施用有机肥、施用生物硝化抑制剂、添加碱性材料、添加生物质炭、间种豆科植物及施用生物肥料的N2O减排效果尚存在分歧,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张珂彬王毅王毅刘新亮沈健林沈健林
关键词:茶园N2O硝化抑制剂生物质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