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64 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6篇代谢
  • 26篇代谢组学
  • 16篇色谱
  • 11篇质谱
  • 10篇液相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细胞
  • 10篇相色谱
  • 9篇血清
  • 9篇肝癌
  • 8篇乙肝
  • 8篇肝细胞
  • 7篇梗死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磁共振
  • 5篇质谱分析
  • 5篇质谱分析法
  • 5篇色谱法
  • 5篇高效液相

机构

  • 64篇天津市第三中...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市人工细...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天津市第二中...
  • 1篇天津市津南区...

作者

  • 64篇张磊
  • 39篇刘树业
  • 18篇康华
  • 15篇范志娟
  • 13篇王宇凡
  • 10篇田亚琼
  • 8篇刘爽
  • 8篇杨剑
  • 8篇韩玉娟
  • 8篇温鹏
  • 7篇马亚楠
  • 4篇单忠强
  • 4篇吴静
  • 4篇李彤
  • 4篇张磊
  • 3篇张立
  • 3篇许宏敏
  • 3篇韩涛
  • 3篇谭兵
  • 3篇刘怀平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检验医学
  • 2篇实用检验医师...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特征代谢物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代谢轮廓进行比较分析,探寻在GDM的筛查诊断及干预治疗中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确诊GDM的病例29例(GDM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妇女29例为正常妊娠组,体检健康育龄妇女29例为对照组。基于UPLC-MS平台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检测所有样本,对所得数据预处理后,再构建PCA模型和OPLS-DA模型,基于GDM组和正常妊娠组初步筛选代谢物离子。再利用IBM SPSS 19.0对初筛代谢离子进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排除P>0.05的代谢物离子,筛选出GDM组和正常妊娠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特征代谢物离子,并进行鉴定。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特征代谢物对GDM的诊断效能。结果 (1)共筛选鉴定出了8种特征代谢物,其中,棕榈酸、植物鞘氨醇、神经鞘氨醇、棕榈酰胺以及植烷酸在GDM组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P<0.05);磷脂酸、孕烷三醇、二羟基丙酮磷酸盐在GDM组较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结果表明,棕榈酸、植物鞘氨醇、神经鞘氨醇、棕榈酰胺、植烷酸这5种特征代谢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9,对GDM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有8种特征代谢物在GDM患者和正常妊娠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代谢物都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有5种特征代谢物,对GDM的诊断效能较高,可将GDM患者和正常妊娠者良好地区分开来,有望成为GDM的临床筛查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为寻找GDM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谭兵张磊马亚楠顾春刚刘树业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生物标志物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清玻连蛋白,ɑ-1-B糖蛋白,抗凝血酶Ⅲ,甲胎蛋白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估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ɑ-1-B糖蛋白(alpha1 B glycoprotein,A1BG),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筛选最佳检测组合.方法利用ELISA方法检测160例HCC患者,70例慢性乙肝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患者,70例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health comparison,HC)人员的血清VTN,A1BG,AT-Ⅲ浓度,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AFP浓度,分别比较玻连蛋白(VTN),A1BG,AT-Ⅲ,AFP在HCC组,LC组,CH组,HC组中变化情况;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FP,HRG,A1BG和AT-Ⅲ单项及联合检测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以肝病状态(HCC组,非HCC组)为应变量,血清AFP,A1BG和AT-Ⅲ测定结果为自变量,建立HCC诊断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血清AFP,VTN,A1BG和AT-Ⅲ水平在HCC组,LC组,CH组和HC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98.93,51.68,84.00,115.34,P<0.05).(1)HCC组和其他组相比,VT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作为筛查指标相对效能较差;(2)单独检测时,AFP,HRG,A1BG和AT-Ⅲ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0.579,0.712,0.801,VTN的AUC效能最低,无诊断价值,综合预测模型AUC为0.923,与AFP,A1BG和AT-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FP,A1BG和AT-Ⅲ单独诊断HCC的敏感性分别为70.00%,64.37%和61.25%,特异性分别为91.05%,74.74%和83.68%,AUC分别为0.878,0.712,0.801.综合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5.00%和88.42%,AUC为0.923,与单独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预测HCC概率P=1/[1+exp(0.152-0.035 AFP-0.006 A1BG+0.021 AT-Ⅲ)],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AFP,A1BG,AT-Ⅲ联合检测效果优于AFP单独检测,能够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
范志娟刘爽张磊田亚琼刘树业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细胞肝癌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人体测量学、体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特点;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分子机制及筛选特征代谢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8至2015.6...
叶青张磊肖慧娟韩涛齐玉梅刘树业尹伟利钱宝鑫王凤梅
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诊断价值的代谢标志物.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HRMS)分析平台对38例MAP患者、26例胆石症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构建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DA)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筛选差异代谢物.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差异代谢物对MAP的诊断价值.同时对其中11例MAP患者入院时、治疗中期(治疗后第6天)、治愈出院前的血清代谢组学进行动态观察,筛选与MAP病程监测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从总共122个血清样本中提取出内源性代谢物432个.构建了“MAP-胆石症-健康对照”的PCA(R2X =77.1%,Q2=23.5%)及OPLS-DA模型(R2Y =84.0%,Q2=62.8%),通过验证筛选出49个差异代谢物.经非参数检验确定了在3组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的12个差异代谢物.由这12个差异代谢物分别构建MAP组与胆石症组、MAP组与对照组的二级SVM分类模型,两个模型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为100%,均无假阳性.12个差异代谢物的AUC均大于实验室常用的淀粉酶、脂肪酶的AUC.经过物质鉴定,结果可靠的有鞘氨醇、辛酰胆碱、甘氨胆酸、十四烷酸、癸酰基胆碱、十二烷醇、2-十四酮、L-甲状腺原氨酸8个差异代谢物,它们在MAP时的血清含量均较健康者升高.与胆石症患者比较,MAP患者血清鞘氨醇、辛酰胆碱、十四烷酸、癸酰基胆碱、十二烷醇、2-十四酮含量显著升高,而甘氨胆酸、L-甲状腺原氨酸含量显著下降.经动态观察,鞘氨酸、L-甲状腺原氨酸、甘氨胆酸及2-十四酮4种代谢物随着治疗进程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出院前的水平均较入院时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发现8个对MAP具有潜在诊断价
许宏敏张磊康华王宇凡吴静刘怀平周淑芬张凤美刘树业
关键词:胰腺炎代谢组学胆石色谱法质谱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代谢组学轮廓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AMI)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与未发生AHF患者血清代谢轮廓,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原因高度相关的特征代谢物,对精准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住院确诊AAMI后并发AHF患者21例和AAMI后未发生AHF患者23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5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研究平台筛选特征代谢产物,利用Graphpad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模型(R2X=42. 9%,Q2=9. 1%)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R2X=59. 2%,R2Y=91. 9%,Q2=70. 3%),并从中筛选鉴定了18种差异代谢物。结论利用代谢轮廓分析方法所找到的特征代谢物具有很好的预示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能力,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有较大的意义。
连烁李彤张磊许文轩稂与恒胡晓旻高文卿宁萌
关键词:质谱分析法
HPLC/MS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血清代谢轮廓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HPLC/MS平台探索血清代谢物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6例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包括27例乙肝DNA阴性乙肝肝炎患者、24例乙肝DNA阳性乙肝肝炎患者、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7例乙肝相关性HCC行手术/射频治疗患者以及24例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患者,另选取查体中心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将血清样本上机所得数据进行前处理,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基于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代谢物初筛。根据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最终筛选和鉴定特征代谢物。利用ROC分析这些特征代谢物的临床潜在应用价值。结果筛选并鉴定出25种特征代谢物,包括9种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种脂肪酸、17α-雌二醇、二氢神经鞘氨醇、5-甲基胞苷、维生素K2、溶血磷脂酸、甘氨胆酸以及报道较少的8种物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2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与乙肝肝硬化组相比,4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与乙肝相关性HCC行手术/射频治疗组相比,10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从正常对照组到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组,许多代谢物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基于LC/MS平台,本研究成功地构建疾病区分模型并筛选和鉴定出25种特征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对乙肝相关性HCC具有一定诊断和分期效能。有些特征代谢物呈连续性的变化预示着癌变的可能;有些代谢物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具有指导意义。
张磊张磊范志娟康华王宇凡刘树业
关键词:代谢组学乙肝病毒肝炎肝硬化
基于GEO数据库对胆管癌潜在分子靶点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胆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靶向治疗是胆管癌的重要研究方向,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对于胆管癌靶向治疗至关重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胆管癌的枢纽基因,为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潜在分子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2组胆管癌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胆管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作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枢纽基因.使用GEPIA数据库对枢纽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共得到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58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对锌离子反应、细胞增殖与粘附、代谢以及蛋白质聚合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存在外泌体、胞外区、弹性纤维等区域,主要分子功能与结合肝素、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化、受体结合及磷酸吡哆醛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矿物质吸收、代谢、PPAR信号通路及脂肪酸降解等过程.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Cytoscape软件CytoHubba插件筛选枢纽基因,皆为上调基因.GEPIA数据库验证枢纽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结论本研究获取了8个与胆管癌相关的枢纽基因,分别是NUSAP1,TOP2A,RAD51AP1,MCM4,KIAA0101,CDCA5,TYMS,ZWINT.这些基因为深入研究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成为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于珍吴静张磊刘树业
关键词:胆管癌生物信息学分子靶点差异表达基因
原发性肝癌个体化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原发性肝癌是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肿瘤疾病,通常相同病理类型、相同分期及同一治疗手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不同预后效果。目前强调和注重人体内在因素和个体差异在疾病诊疗上的影响为主导思想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成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趋势。代谢组学能反映在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个体生物体系、功能及状态的整体特征,通过对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理分级代谢轮廓的研究,找寻与癌细胞分化相关的标志物,准确的分期分级为治疗方向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张磊张磊单忠强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代谢组学个体化诊疗生物标志物
CXCR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类药物停药后临床复发的关联性
2022年
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类药物停药后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2017年2-10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12例符合停药标准自行停药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核苷(酸)类似物(NAs)方案治疗停药后是否发生临床复发分为复发组(n=36)和未复发组(n=76)。患者在停药后每12周接受一次随访,在复查时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CXCR5血清水平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模板DNA中CXCR5基因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后,收集反应产物送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停药时基线HBsAg、ALT和CXCR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复发组HBsAg、ALT和CXCR5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复发组CXCR5基因rs67692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61.11%、75.00%)高于未复发组,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11.11%、25.00%)低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NAs治疗前HBeAg状态和NA治疗年限后,血清CXCR5升高、CXCR5基因rs676925位点CC基因型、CXCR5基因rs676925位点C等位基因是NAs治疗CHB患者临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XCR5是预测CHB患者NAs治疗停药后临床复发的有价值因素,不同个体间临床复发情况的差异可能与CXCR5基因rs676925位点突变有关。
唐雪峰张蝶张磊张磊张淑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临床复发
肝硬化伴发原发性肝癌腹水代谢轮廓研究
本研究利用HPLC-LTQ Orbitrap XL MS平台,对肝硬化及肝硬化基础上伴发肝细胞肝癌患者腹水代谢轮廓进行分析,探究失代偿阶段肝硬化伴发肝细胞肝癌腹水代谢轮廓所反映的病理代谢机制,并从中寻找可用于诊断肝细胞肝...
刘树业张磊康华
关键词: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