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作品数:124 被引量:4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颗粒定量分离计数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小麦等播种用的颗粒定量分离计数器,包括面板和与面板贴紧的抽板,所述面板两侧设有平行的轨道槽,所述抽板的两侧边与面板的轨道槽滑动配合并实现上下滑动,所述面板和抽板表面对应设有若干行列对应并且便于单个...
- 程晓明张伯桥高德荣别同德张勇胡文静张晓强朱冬梅蒋正宁吴永林
- 弱筋小麦育种品质选择指标及亲本组配原则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差异极显著,其中硬度、SDS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效应值大,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效应值较小;不同品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除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蔗糖SRC和面筋指数无显著差异,其余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硬度、SDS沉淀值和SRC一般配合力远大于特殊配合力,以加性效应的遗传为主。弱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显著;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1.23%、82.66%、83.81%和83.96%,遗传力高,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其次是乳酸SRC和蔗糖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79%和75.26%;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0.72%、25.62%、32.62%和49.82%,遗传力较低。对不同组合高代品系品质分析表明,弱筋/弱筋小麦组合后代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SRC等品质指标最低,弱筋/强筋小麦组合居中,强筋/强筋小麦和中筋/强筋小麦组合最高。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是弱筋小麦品质育种的高效选择指标;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亲本组配,至少要有一个弱筋品质类型的亲本。
- 张晓陆成彬江伟张勇吕国锋吴宏亚王朝顺李曼吴素兰高德荣
- 关键词:弱筋小麦亲本组配配合力
- 小麦品种扬麦13粒重QTL定位被引量:6
- 2021年
- 粒重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要素,也是产量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CIMMYT引进种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系C615为母本,扬麦13(简称YM13)为父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并且结合4个环境下亲本和群体的千粒重表型结果,定位粒重QTL。共检测到2个与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BL和6AL上,QTGW.yaas-1BL仅能在1个环境下检测到,遗传位置在1BL的12.90 cM,表型贡献率为3.07%,加性效应为0.78,增效基因来源于C615。QTGW.yaas-6AL在4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遗传位置在6AL的112.70~116.00 cM区间,表型贡献率为7.63%~10.55%,加性效应为1.46~1.51,增效基因来源于扬麦13。利用已报道的粒重基因相应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标记检测亲本,C615和扬麦13共同携有6个粒重相关基因的增加粒重的等位变异,另有3个粒重基因的等位变异在亲本间呈现差异,群体定位中未检测到与这3个差异基因位点一致的QTL。本研究挖掘到的新的粒重位点可为进一步揭示扬麦13粒重的遗传基础和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奠定基础。
- 胡文静裔新高德荣高德荣陆成彬朱冬梅陆成彬
- 关键词:小麦粒重QTL标记辅助育种
- 小麦DNA去甲基化酶基因TaROS1基因编辑载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DNA去甲基化酶基因TaROS1基因编辑载体及其应用,属于作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设计引物从扬麦18幼穗cDNA中克隆TaROS1的编码区序列,TaROS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A、B、D同源染色体中的序列分...
- 蒋正宁高德荣张勇别同德刘大同吴旭江张晓江伟
- 簇毛麦6VL染色体上抗秆锈病基因连锁标记、引物对及用法
- 本发明公开了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6VL)特异性标记6VL-358的引物对序列及其用法,可用于小麦遗传背景中6VL染色体的追踪及其控制的抗小麦秆锈病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所述引物对中的一条引物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
- 别同德王春梅张勇张晓祥高德荣李海凤吕国锋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高效的小麦抗赤霉病分子设计育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小麦抗赤霉病分子设计育种方法,包括在小麦主栽品种背景下,选择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抗赤霉病/穗粒数增效位点QFhb/GNS.yaas‑Y5‑2D和抗赤霉病/粒重增效位点QFhb/GW.yaa...
- 胡文静高德荣程顺和张勇陆成彬吴宏亚王慧吕国锋张春梅张晓祥
- 江苏小麦品种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Vrn-B3及光周期基因Ppd-Al、Ppd-Bl和Ppd-Dl的STS分子标记对选自江苏境内的114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研究江苏小麦品种中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依次为Vrn-Dla(57.9%)、Vrn-D1b(15.8%)、Vrn-A1b(5.3%)、Vrn-Bl(2.6%)和Vrn-B3(0)。江苏淮南麦区中Vrn-Dla的分布频率最高(77.5%);江苏淮北麦区中Vrn-D1b的分布频率最高(38.2%)。江苏地区共存在6种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vrn-A1+vrn-B1+vrn-D1a(56.1%)、vrn-A1+vrn-B1+vrn-Dl(21.1%)、vrn-Al+vrn-Bl+Vrn-D1b(15.8%)、Vrn-Alb+vrn-Bl+vrn-Dl(2.6%)、vrn-A1+Vrn-B1+vrn-D1(2.6%)和Vrn-A1b+vrn-B1+Vrn-Dla(1.8%)。淮南麦区vrn-A1+vrn-B1+Vrn-D1a(75.0%)组合占主导地位;淮北麦区以vrn-A1+vrn-B1+vrn-D1(50.0%)和vrn-A1+vrn-B1+Vrn-D1b(38.2%)组合为主。所有品种(系)均含有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Alb和Ppd-Elb,有7个品种携带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Dlb,其余品种均携带光周期不敏感型基因Ppd-D1a,占93.9%。
- 朱雪成刘健程晓明胡文静陆成彬张勇吴荣林程顺和
-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
- 小麦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Lr16G216的KASP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Lr16G216的KASP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与小麦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Lr16G216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为Ax109403980和Ax950834...
- 赵仁慧别同德万文涛陈甜甜王玲高德荣张勇
- 扬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被引量:16
- 2019年
- 为了解扬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利用高通量KASP标记技术对30份扬麦系列品种(系)的株高、光周期、抗病虫、抗穗发芽、抗旱、籽粒及品质性状等相关功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6.7%的供试品种(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所有品种(系)携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A1a和Ppd-D1a,均聚合多个高千粒质量基因TaSus1-7A、TaSus2-2A、TaGS-D1和TaGW2-6B等;扬麦系列品种(系)主要含有TaPHS1、Vp-B1和TaSdr-B13个抗穗发芽基因,频率分别为73.3%、90.0%和73.3%;抗旱基因CWI-4A、CWI-5D、TaMoc-A1、TaSST-A2、TaSST-D1、Dreb-B1和1-feh-w3的频率分别为66.7%、100.0%、13.3%、100.0%、93.3%、20.0%和90.0%;抗赤霉病基因Fhb1在扬麦系列品种(系)中的比例不高,仅为16.7%;70%扬麦系列品种(系)含有抗叶锈病基因Lr14a;抗禾谷孢囊线虫病基因Cre8、抗眼斑病基因Pch1、抗秆锈病基因(Sr2和Sr36)、抗叶锈病基因(Lr21、Lr34、Lr47和Lr67)、抗褐斑病基因Tsn1在供试材料中均未发现,扬麦系列品种(系)多为弱筋小麦,50%的扬麦系列品种(系)Glu-A1位点为1,86.7%的Glu-D1位点为2+12,除扬麦3号外,供试品种Glu-B3位点都为c。本研究明确了扬麦系列品种(系)部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组成,为扬麦系列品种(系)在生产和育种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君婵吴旭江胡文静张晓张勇高德荣别同德张伯桥
- 关键词:小麦基因
- 一种面包面条兼用型红皮高硬度强筋小麦的育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包面条兼用型红皮高硬度强筋小麦育种方法,以携带高硬度基因(<I>Pin</I>)、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或<I>Wx</I>基因部分缺失材料为亲本,创制长江中下游麦区当前主栽红皮小麦品种...
- 张晓刘大同张晓祥李曼陆成彬高德荣江伟张勇寿路路王慧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