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建新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节律
  • 6篇近日节律
  • 5篇基因
  • 4篇细胞
  • 3篇时间生物学
  • 2篇蛋白
  • 2篇PMA
  • 2篇CLOCK基...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载体
  • 1篇抑制剂
  • 1篇预后
  • 1篇增殖
  • 1篇制剂
  • 1篇质粒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生物节律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妇产儿童...

作者

  • 8篇薛建新
  • 6篇王正荣
  • 6篇汪宇辉
  • 5篇刘延友
  • 4篇甘露
  • 4篇鲁芳
  • 1篇朱小云
  • 1篇刘书睿
  • 1篇张宇
  • 1篇肖静
  • 1篇刘彦友
  • 1篇赵京卉
  • 1篇胡丽娟
  • 1篇江舟
  • 1篇万朝敏
  • 1篇段志青
  • 1篇要然
  • 1篇刘德松
  • 1篇邹晏
  • 1篇付天明

传媒

  • 3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18例初治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0S)。结果218例患者中,腺癌占78.9%(172/218),中位OS为16个月(95%CI 13.257-18.7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一线治疗方案、二线治疗方案与OS明显相关(P<0.05)。亚组分析显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效率为75.0%,中位OS为16个月;二线TKI有效率为35.9%,中位OS为23个月;老年患者(≥65岁)二线化疗或口服TKI与OS明显相关(P<0.05)。病理类型、肝转移、放疗与否与治疗转归相关。结论女性晚期NSCLC患者以腺癌为主,一线、二线治疗方案效果是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一线TKI有效率较二线TKI有效率高,但OS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二线化疗或口服TKI均能改善OS。非腺癌、肿瘤负荷大是临床治疗不易获益患者的临床特点。
刘书睿薛建新
关键词:女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后
Gnb2l1基因表达的近日节律
目的: 前期研究发现Gnb2ll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与近日节律系统的核心元件PERIOD1蛋白相互作用。本文研究Gnb2ll基因及其蛋白在大鼠体内外的近日节律特征。包括二部分:1、体外研究:研究大鼠C6细胞...
薛建新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近日节律PMA
文献传递
PER1与RACK1蛋白作用位点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人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域内与PERIOD1(PER1)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研究RACK1与PER1的作用特点,明确其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得到人SCN区域内与PER1-PAS结构域相互作用的新蛋白,并构建5种表达不同长度RACK1片段的酵母文库质粒与PER1诱饵质粒共转染酵母AH109进行杂交,通过营养缺陷筛选、报告基因检测获得阳性克隆,并采用体外转录、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阳性克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人SCN区域内表达RACK1蛋白的克隆,重组RACK1表达质粒与PER-PAS诱饵质粒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后得到三个阳性克隆:RACK1(WD1-7)、RACK1(WD4-7)和RACK1(WD5-7),β-半乳糖苷酶测试阳性证实报告基因表达,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阳性克隆与PER1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RACK1与PER1存在直接相互作用,RACK1含有7个WD40结构域,本研究发现与PER1结合的最小区域位于、、三个WD40结构域,提示其碳端序列为其结合的关键部位。
鲁芳胡丽娟刘德松汪宇辉刘彦友甘露薛建新万朝敏王正荣
关键词:近日节律蛋白相互作用RACK1酵母双杂交
穿膜肽mCLOCK’s DNA-BIND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
2007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来源于节律蛋白mCLOCK's DNA结合域的穿膜肽mCLOCK's DNA-BIND(CDB)作为药物携带载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化学合成穿膜肽CDB。体外采用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NIH3T3细胞的近日节律。于诱导后不同时间点,CDB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共孵育,RT-PCR检测其对近日节律核心分子mPeriod1(mPer1)基因表达的影响。此外,培养的NIH3T3直接与CDB共孵育12h和24h后,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作用。结果CDB没有明显影响PMA诱导的mPer1节律基因表达。此外,CDB不干扰NIH3T3细胞增殖及生长周期,亦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CDB对细胞近日节律、细胞增殖、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均无明显毒副效应,可望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药物载体,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甘露薛建新刘延友汪宇辉鲁芳王正荣
关键词:近日节律穿膜肽CLOCK基因细胞周期
clock基因干扰质粒的构建及干扰效率测定
2009年
目的:构建clock基因的干扰质粒,为深入研究clock基因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M-folder生物软件选择2个clock基因干扰位点,并根据3个干扰片段及一个阴性对照片段,定向克隆到pGenesil-1干扰载体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NIH3T3细胞,并通过检测RT-PCR产物量以获得干扰效率。结果:RT-PCR产物检测结果显示干扰质粒pGenesil-1/clock-Ⅱ干扰效率最高,其clock表达量降低了74%,而pGenesil-1/clock-Ⅰ干扰组clock表达量只降低了2%。结论:成功构建了对clock基因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pGenesil-1/clock-Ⅱ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clock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付天明鲁芳刘延友汪宇辉江舟甘露薛建新邹晏王正荣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生物节律干扰质粒RNA干扰RT-PCRCLOCK基因
光线诱导下大鼠体内Gnb2l1基因及其蛋白节律性表达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Gnb2l1基因及其蛋白在大鼠体内是否存在节律性表达。方法:12D/12L光暗循环下,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及肝脏组织的Gnb2l1,Per1 mRNA的变化规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及肝脏组织中Gnb2l1编码蛋白、PER1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12D/12L光暗循环下,大鼠脑组织及肝脏组织中Gnb2l1 mRNA和节律基因Per1mRNA及其蛋白产物均呈近日节律。结论:在大鼠体内,Gnb2l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存在着近日振荡,其相位在节律基因Per1之前。由于Gnb2l1基因编码的蛋白RACK1是一种重要的接头分子,参与了PKC信号通路,而Per1基因的启动子又可以被PKC通路激活,加之前期试验证实RACK1能与PER1蛋白相互作用,因此RACK1蛋白很可能在有Per1参与的节律基因分子振荡环路的反馈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宇薛建新汪宇辉刘延友王正荣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近日节律
PMA诱导C6细胞rPer1,rDbp基因的近日节律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体外节律诱导剂以研究C6神经胶质瘤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MA(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100nmol/L)及50%的马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NIH-3T3细胞,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mPer1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两者的诱导效率;PMA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rPer1,rDb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MA及50%的马血清均能诱导NIH-3T3细胞mPer1的近日节律表达且诱导效率近似;并首次发现C6细胞的rPer1,rDbp基因存在着近日节律振荡。结论PMA是一种有效的体外节律诱导剂;经PMA诱导后,C6细胞的节律基因存在近日振荡,为体外研究授时因子对近日节律的导引机制提供依据。
薛建新甘露鲁芳刘延友肖静汪宇辉王正荣
关键词:近日节律PMA
肿瘤细胞节律基因对其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诱导节律基因表达,探讨肿瘤细胞节律基因对其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MA)诱导体外培养的EMT6乳腺癌细胞节律基因的表达;在不同时间点,以RT-PCR检测节律基因的代表mPer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mPer1基因表达的高峰与低谷分别给予阿霉素(ADM)处理。采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嗅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DM对EMT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MA诱导后,EMT6细胞的mPer1基因呈近日节律。在mPer1基因表达高峰时,ADM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其在低谷的抑制率。结论肿瘤细胞节律基因能够影响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段志青要然薛建新赵京卉朱小云汪宇辉刘延友王正荣
关键词:近日节律阿霉素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