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洪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通
  • 1篇造影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溶栓
  • 1篇尿激酶
  • 1篇介入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医...

作者

  • 3篇陈万强
  • 3篇薛成相
  • 3篇汤洪
  • 2篇唐礼丽
  • 2篇王菲
  • 1篇李永惠
  • 1篇李鸣
  • 1篇宋海波
  • 1篇于军
  • 1篇张红宾
  • 1篇李永慧
  • 1篇马慧
  • 1篇李洪田
  • 1篇王丽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 47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5 6只支架 ,其中置入前降支 2 9只 ,右冠状动脉 1 8只 ,左回旋支 9只。结果  40例全部置入成功 ,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即刻效果良好 ,由术前狭窄 ( 88.9± 8.1 ) %减至术后残余狭窄 ( 5 .6± 5 .1 ) %,支架置入成功率 1 0 0 %。术后低血压反应 2例 ,血肿 3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诊断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陈万强薛成相张红宾李洪田汤洪于军王菲唐礼丽李永慧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再通与死亡、溶栓时间、并发症、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尿激酶 15 0万U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10 0ml中于半小时内静脉滴入。结果  14 2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 80例 ( 5 6.3 4%) ,血管未通 62例 ( 4 3 .66%) ,死亡 9例 ( 6.3 4%) ,其中血管再通组和未通组死亡率分别为 2 .5 0 %和 11.2 9%(P <0 .0 1) ;再通组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通组 ,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未通组 ;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 6h内开始者其血管再通率明显 >6h以上者。结论 对有溶栓指征而无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开始溶栓治疗 ,可以减少并发症 ,改善心功能 。
陈万强薛成相宋海波马慧汤洪唐礼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并发症尿激酶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患者 5 2例 ,男性 3 8例 ,女性 14例 ,平均年龄为 68.1± 4.5岁 ( 65~ 81)岁 ,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15例 ,急性心肌梗死 7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3例 ,稳定性心绞痛 17例。结果  5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 9例、双支病变 19例、三支病变 2 4例。 5 8支血管接受介入治疗 ,共置入支架 75枚。其中置入前降支 43枚 ,回旋支 11枚 ,右冠状动脉 2 1枚 ,手术成功率 95 .9%。A型病变成功率 10 0 %,B型病变成功率 10 0 %,C型病变成功率 92 .6%。 2例失败患者均为C型病变 ,导丝或球囊不能通过病变处。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其中 1例术后 1月猝死 ,其余患者均存活。
陈万强薛成相李鸣汤洪李永惠王菲王丽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