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学更多>>
- 热采井硫化氢的治理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热采规模逐步扩大,热采区块采出液硫化氢含量不断升高,井口及套管气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严重威胁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安全隐患,研究了3种模式的硫化氢治理技术,包括井筒加药治理技术、套管抽吸治理技术和套管喷射治理技术,分别应用于正常生产期间产出液中硫化氢治理、套管气中硫化氢的治理和洗井时整个油井内硫化氢的治理。该治理技术在现场得到了应用,GDGB1-02井采用井筒加药治理技术,采出液伴生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的8 000 mg/m3降至20 mg/m3以下,低于安全生产规定的30 mg/m3以下;GD2-24P530井采用套管抽吸处理技术,套管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10 000 mg/m3降低到测不出;GD2-23X530井采用套管喷射处理技术,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3 200 mg/m3降低到检测不出,实现了热采井硫化氢的安全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 张守献王刚袁长忠徐闯徐鹏潘永强
- 关键词:稠油热采
- 堇青石负载Pd-Pt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烷燃烧性能
- 2024年
- 以Pt(NH_(3))_(4)Cl_(2)和Pd(NO_(3))_(2)·2H_(2)O为Pt和Pd的前驱体盐,堇青石(Crd)陶瓷蜂窝材料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Pt/Crd型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催化剂Pd-Pt/Crd-1[n(Pd):n(Pt)=1:2]和Pd-Pt/Crd-2[n(Pd):n(Pt)=2:1]。实验表明,2种催化剂均能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且Pt和Pd存在形式相同。其中,掺杂n(Pd):n(Pt)=2:1型催化剂的颗粒间空隙大于n(Pd):n(Pt)=1:2,其表面上负载的金属Pd/Pt的催化位点多于n(Pd):n(Pt)=1:2。此外,掺杂n(Pd):n(Pt)=2:1的催化剂的表面存在更加丰富的酸性位点,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稳定性。催化甲烷燃烧反应活性的实验显示,2种催化剂均能在450℃达到几乎100%的甲烷的完全转化效率,其中n(Pd):n(Pt)=2:1型催化剂在燃烧温度为410℃时能够达到68.43%的甲烷转化效率,是n(Pd):n(Pt)=1:2型催化剂(60.08%)的1.14倍,因此当金属Pd与Pt的掺杂摩尔比为2:1时,该催化剂在低温区域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
- 孙立梅谷丽梅王刚朱秀娟于滨王宏扬刘家磊史和昌
- 关键词:催化剂双金属甲烷燃烧
- 酸性水旋流-聚结除油脱固中试研究
- 2023年
- 酸性水的除油脱固预处理是后续汽提工艺稳定及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酸性水中乳化油和细微固体悬浮物杂质含量的提高,当前预处理系统普遍存在预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酸性水进入汽提塔前预处理流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旋流-聚结组合的除油脱固技术并开展了中试试验,该技术对酸性水除油率平均可达98.78%,悬浮物去除率平均可达89.87%,同时,试验设备可降低酸性水的化学需氧量。
- 王刚孙立梅谷丽梅于滨代品一吴和平卢浩
- 关键词:酸性水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