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朋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歧杆菌应用于早产新生大鼠安全性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早产新生大鼠中应用安全性的研究,以指导双歧杆菌在早产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窝别的早产新生大鼠(母鼠怀孕第19日行剖宫产)30只,称取新生大鼠出生时的体重并记录。将所有新生鼠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惠氏金装奶粉喂养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4 mg/g组)组给予惠氏金装奶粉喂养同时给予4 mg/g酪酸梭菌双联活菌散灌胃(主要有效成分为双歧杆菌),C(8 mg/g组)组给予惠氏金装奶粉喂养同时给予8 mg/g酪酸梭菌双联活菌散灌胃。连续喂养3天,第4天禁食1天,第5天称取体重并记录后断头取血,ELSA法检测血液中TNF-α的含量,同时解剖新生大鼠的小肠,并做石蜡切片、HE染色并观察。结果三组新生大鼠体重的变化为:A:(1.22±0.10)g,B:(1.15±0.10)g,C:(1.19±0.11)g,体重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TNF-α含量为:A:(248.95±9.26)pg/ml,B:(243.20±24.97)pg/ml,C:(236.53±23.38)pg/ml,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肠道石蜡切片显示部分新生大鼠出现轻微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改变,三组之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双歧杆菌灌胃的早产新生大鼠并未出现与空白对照有统计学差异的变化。
- 杨国朋朱明哲劳成军王芳芳
- 关键词:双歧杆菌早产新生大鼠安全性
- 双歧杆菌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用中剂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预防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应用剂量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A,正常对照组;B,NEC模型组;C,NEC模型组,每日给予0.4mg/g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主要有效成分为双歧杆菌)灌胃;D,NEC模型组,每日给予4mg/g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灌胃;E,NEC模型组,每日给予20mg/g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灌胃。每日记录体重;3d后禁食1d,处死所有新生鼠,取血检测TNF-α并对比;HE染色法观察肠道组织。结果体重变化均值为A>D>E>C>B,除B与C间,D与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评分均值为B>D>C>E>A,仅A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均值为B>C>D>E>A,除B与C间,D与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D、E的炎症程度低于B、C。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新生鼠NEC中应用的最佳预防剂量可能为4~20mg/g,相当于双歧杆菌4.0×10~3~20×10~3 CFU。
- 杨国朋朱明哲王芳芳劳成军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双歧杆菌新生鼠
- 双歧杆菌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用中剂量的研究
- 目的对双歧杆菌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应用的剂量进行相关的研究,为临床上双歧杆菌在此病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新生大鼠40个,将它们分为五个组,分配的方法为随机分配,其中A组是正常的标准组,都是正常新...
- 杨国朋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双歧杆菌新生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