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瑞祥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腺
  • 1篇胸腺上皮性肿...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性
  • 1篇上皮性肿瘤
  • 1篇肿瘤
  • 1篇转移瘤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分型
  • 1篇腺上皮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转移
  • 1篇脊柱转移瘤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 1篇CT影像
  • 1篇CT影像特点

机构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篇吴瑞祥
  • 1篇晋丹丹
  • 1篇盛茂
  • 1篇盛茂

传媒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例经病理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WHO 2015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然后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的TET CT特点。结果64例TET患者中,A型8例(12.5%)、AB型6例(9.4%)、B1型15例(23.4%)、B2型22例(34.4%)、B3型8例(12.5%)、胸腺癌5例(7.8%)。胸腺癌组病灶体积普遍大于低、高危组(P<0.05),高危组及胸腺癌组较低危组相比病灶形态更不规则(P<0.05),胸腺癌组较其他组比较边界多不清晰,且更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P<0.05),而低危组与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强化程度、囊变坏死率、钙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T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通过分析病灶大小、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转移情况来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组织学分型。
吴美红盛茂吴瑞祥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
脊柱转移瘤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52例有完整临床资料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52例脊柱转移瘤中,溶骨型26例(50%),成骨型20例(38.4%),混合型6例(11.5%),病变椎体147个,累及附件64个,椎管受累10处,椎旁软组织肿块21处,合并病理性骨折27处。结论不同类型的脊柱转移瘤其CT影像表现各有特点,肺癌是脊柱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脊柱转移瘤需与骨髓瘤、骨结核及淋巴瘤等鉴别。
盛茂李萍珍晋丹丹吴瑞祥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