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莲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辉县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家系致病基因研究
- 伍文清李继梅易立肖玉莲
-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普通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 姚红霞肖玉莲
- 关键词:低剂量丙种球蛋白儿童过敏性紫癜
- 中国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家系调查和遗传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寻找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表型缺陷,并进行家系分析。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实地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神经系统检查3,例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检查。结果收集到一个5代53人的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家系1,7人患有该病症,其中男性13人,女性4人,发病年龄为10~2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和肌肉颤搐,受累肌群包括颈部、腹部、四肢和咽喉肌肉,无发作性共济失调和癫痫发作。家系分析表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该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受累肌肉广泛,包括极为罕见的咽喉肌。不能除外为新的致病基因所致。
- 伍文清陈伟李继梅曾长青吕贯廷易立仇叶萍肖玉莲
-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
- 一个中国神经性肌强直家系致病基因初步研究
- 2014年
- 目的对一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家系2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方法应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对家系患者的KCNA1基因和KCNQ2基因进行DNA测序。结果基因检测未发现KCNA1基因和KCNQ2基因外显子突变。结论该神经性肌强直家系的发病与KCNA1基因和KCNQ2基因无关。
- 伍文清陈伟李继梅曾长青易立肖玉莲
- 关键词:家系
- 鼻饲管固定方法的对照分析及护理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最佳的鼻饲管固定方法。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放置鼻饲管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用传统线绳固定鼻饲管,实验组使用3M医用专业胶带加压固定,比较2组患者固定鼻饲管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鼻饲管优于对照组固定鼻饲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医用胶带松紧度易于控制,固定牢固,不易滑脱,价格合理,家属易接受。
- 肖玉莲
- 关键词:鼻饲管固定方法护理
- 小针刀配合手法康复治疗髌股骨性关节炎120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康复治疗髌股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0.3 g/次,日2次,骨筋丸片,3片/次,日3次,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 g/次,日2次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康复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和3月后分别判定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康复治疗髌股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确切。
- 肖玉莲
- 关键词:针刀治疗手法治疗康复治疗
- 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门诊抑郁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使用不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去极化的伪线圈进行刺激。刺激部位: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为100%MT,单次刺激持续时间3 s,间隔20 s,共刺激80次,总刺激时间30 min 20 s。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再治疗5 d结束。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实验室检查的改变以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82.9%)(χ~2=4.27,P=0.039<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显著改善兴趣减退和睡眠,而对抑郁情绪、焦虑、有罪感和自杀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对照组2例,均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安全、有效。
- 陈葵肖玉莲李秀华齐冬曲媛
- 关键词:抑郁经颅磁刺激
-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98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术后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8周血清学指标[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变化。结果: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观察组血清IGF-1、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 ICAM-1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Mazur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 肖玉莲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复元活血汤
-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49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40例,再次复位成功9例;治疗优良率为91.84%(45/49);骨折愈合时间为(4.68±0.51)周,尺偏角为(17.49±2.64)°,掌倾角为(6.09±1.9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3/49),均较轻微,适当处理后完全消失,未对患儿康复带来较大影响,无骨折腕部畸形及慢性骨感染发生。治疗前VAS评分为(8.29±0.6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4.43±0.8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5±0.28)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效果显著,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快,疼痛程度低。
- 肖玉莲
- 关键词: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儿童夹板外固定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程度与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程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2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据狭窄程度分为≥50%组和<50%组,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狭窄及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狭窄组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12.87±4.15)mm Hg,1mm Hg=0.133 kPa]、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10.65±3.10)mm Hg]、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11.49±4.91)mm Hg]高于非狭窄组[(10.91±3.51)、(8.69±2.83)、(9.53±4.61)mm Hg](t=2.460,P=0.015;t=3.264,P=0.001;t=2.068,P=0.040),杓型节律者比例(18.9%)低于非狭窄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3,P=0.009)。②狭窄程度≥50%组dSSD[(14.23±4.35)mm Hg]、dDSD[(11.29±3.20)mm Hg]、nSSD[(12.60±5.06)mm Hg]高于狭窄程度<50%组[(11.74±3.90)、(9.87±3.12)、(10.59±4.91)mm Hg](t=4.081,P=0.000;t=2.993,P=0.003;t=2.695,P=0.008),杓型节律者比例(28.1%)低于狭窄程度<50%组(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2,P=0.041)。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和程度有关,血压变异大者易出现颈动脉狭窄并且程度较重。
- 李宝丽李秀丽李爱华肖玉莲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狭窄血压变异性